果树修剪课程的思政要素及教育实践
作者: 郭大勇 蔡江摘 要:文章挖掘果树修剪课程的思政要素,联系社会实际,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该课程促进学生准确掌握果树修剪专业技术,深入理解哲学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哲学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取得教书育人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果树;修剪;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167-04
Abstract: This paper 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fruit tree pruning course, contact with social reality, establishes the teaching n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the course, and carries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ing. The course promotes students to accurately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of fruit tree pruning, deeply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improve students' philosophical literac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words: fruit tree; pru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deology and politic in course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等长效机制[2]。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3]。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依托,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高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和课程类型,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4]。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之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内在品德素养,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园艺专业由原来的果树、蔬菜和花卉三个专业合并而成的,因其各自的特异性,多数学校仍按照果树、蔬菜、花卉三个方向开展专业教学。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创办历史悠久,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点和国家级重点学科,所属园艺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满足新农科建设需求的卓越农林人才,我们开展了果树学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发掘果树修剪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促进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其哲学素养、全局观念、岗位意识、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塑造和引导,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知农爱农卓越农林人才。
一、果树修剪实践课程在果树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果树修剪是生产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根据果树生长结果特点和环境条件,对果树实施的系列外科手术式的技术手段。修剪调节果树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使果树形成特定的树形结构,合理布局结果枝组,并确定结果负载量,实现果树生产目标和最优效益。
果树修剪是园艺专业果树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果树栽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果树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果树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技能之一,因此果树修剪实践教学是果树学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历来重视实践教学,把修剪实践单列为一门实践课程,是果树方向学生必修的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习与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巩固了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该实践课程历来受到各学校果树专业教学的高度重视。
二、果树修剪实践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
(一)果树修剪中蕴含的丰富哲学道理有助于学生
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和建设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它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果树修剪知识包括修剪的目的、修剪的作用、修剪的依据、修剪的原则、各种修剪方法的功能及应用等知识点,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在果树修剪中有生动的特殊性表现。开展果树修剪课程思政,既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本质上把握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使哲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并可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1. 果树修剪知识的唯物主义
果树修剪的目的是获得丰产、稳产、优质的果实,最终给生产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果树修剪理论强调,修剪只是起调节作用,调节果树地上与地下的生长、果树的营养和生殖生长等各种矛盾关系。健康强壮的树体是修剪技术实施的物质基础和落脚点,有了物质基础,修剪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果树才能达到生产的目的。如果没有物质基础,修剪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修剪水平再高也将无用。而且,果树修剪后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满足其营养供应和健康生长。
在个人的发展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满足身体所需的饮食营养,形成强健的体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和创造,掌握先进文化和技术,增强自身能力,这是个人成功的基础。国家间的外交同样以国家实力为基础。2018年,一张叙利亚外交官怅然独坐的照片刷屏,引发众多网友感慨:弱国无外交。这样的情形在清朝后期的中国何其多。2021年,“晚舟归航”事件再次引起无数人关注,激起中国人的骄傲与自信。这次胜利,是党和政府努力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中国强大了,我们有能力、有实力对企图阻止我们的人说“不”,外交活动才有了效果。因此,无论时事如何变化,我们应该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建设强大的国家,国家才能成为人民的坚强后盾。
2. 果树修剪知识中关于事物发展动力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包括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果树的生长发育同样取决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果树修剪不能随意而为,修剪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必须依据其生长发育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即果树自身生长发育特点,由树种的基因决定,这些因素包括树的干性、萌芽率、成枝力、新梢生长量、花芽形成的特点以及对光照和肥水的喜好等,是决定性因素。外因即果树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者要求,包括果树生长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还包括生产技术水平、劳动操作的便利性、对果实品质的要求等。果树生长发育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修剪需要在对内外因素充分掌握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生长与结果的目标。
如同果树修剪一样,个人的发展也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国家可以给人们提供优良环境,促进人们的发展,这些对于个人而言只是外部因素,个人的意志和努力才是内部因素,对于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良好的社会环境,快速发展自己。
由此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观点运用到国际形势分析,并联系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以各种名义对我国进行抹黑和诬蔑,实质是为了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维持它们的经济霸权。我们坚持战略定力,根据我国国情,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持续努力发展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他们的节奏,使他们的遏制计划落空。
3. 果树修剪技术发展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果树修剪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表现。果树修剪技术是人在劳动中的认识积累,跟其他知识一样,有着共同的认识发展规律。随着人们对果树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修剪技术在不断发展。修剪技术起始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自然生长的果树受到伤害后生长发生了变化,人们加以模仿试验,逐渐总结出一些简单的修剪方法。随着对果树生长规律认识的加深,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及科学研究(如果树品种选育)成果的积累,修剪的方法逐渐科学和完善,果树修剪从简单的局部调节生长,发展到形成整套的理论和技术,包括树形的确定与培养、结果枝组的培养与更新等。果树修剪技术发展的同时,树形经历了由自然树形到复杂树形,再到简化树形的发展过程。
认识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人们对果树的认识还在不断加深,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程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加入到果树生产中。现代果业向智慧化发展,果树修剪技术不仅要遵循果树生长结果规律,还要与生产技术及生产机械相适应,即农艺与农机的结合。智慧园艺以数据为基础,以计算为核心,依靠机械执行果园管理。为了方便数据采集和机械操作,树形结构越轻简化、标准化越好,因此果树修剪技术还需要不断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解放生产力,服务于社会。
4. 果树修剪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修剪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枝修剪,随树做形。果树上每一根枝条都因为位置、角度、方向等原因造成生长差异,也因为生产者对它的下一步生长预期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的树,因为树种、年龄、生长条件等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要采取有差别的处理方法。比如短截,即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它能促进剪口下的芽旺盛生长,突破空间,打开新的天地,主要用于培养骨干枝,培养结果枝组。对于同一根枝条,修剪目的不同,短截的程度也不一样,培养骨干枝需要在枝条中上部饱满芽处中度短截,如果培养结果枝组就需要重短截或者极重短截。对于不同的枝条,由于长势和位置不同,在修剪目标相同时,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方法。
果树修剪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冬季修剪有四种基本方法,即短截、回缩、疏枝、甩放;夏季修剪还有更多的方法,如刻伤、摘心、抹芽、弯枝等,还可以创新修剪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仍然需要遵循树体本身的生长结果规律,考虑生长环境和生产技术的影响。修剪的目标仍然是丰产、稳产、优质、高效。
个人成功有多种途径,每个人成功的途径不一样,要根据自身能力和环境条件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同样需要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及其他条件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和制度,实现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果树修剪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果树修剪首先要对树体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它分为骨干枝和结果枝组两部分。骨干枝的布局称为树形,对果树各部分起到支撑、联系、协调和输导的作用,合理的树形有利于充分发挥果树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结果枝组相当于分布在骨干枝上生产单位,直接执行生产果实的功能。树体结构组成和生长结果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的组成和运行,在这个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岗位,有骨干枝、结果枝、叶片、花果,每一个岗位发挥不同的作用,虽然成绩有大小,显示度有高低,但都是树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强大的树体也是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个果的坚强后盾,支持它们生长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