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辨能力培养为指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

作者: 张弘

摘  要:近年来,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思辨能力为指引的想法受到了各高校外语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以及转型的挑战。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更加重视单词和语法,而忽略教学过程中写作的地位,忽略在写作过程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全面的看待事物,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英语写作作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手段,更应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文章在研究大学生思辨能力强弱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改善方法,以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写作能力;高校外语;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4-0090-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dea of tak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s the guide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specially writing teaching,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transformation challenges. In the pas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fte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words and grammar, but ignored the position of wri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to look at things more ration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but also stimulate their innovative spirit.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English writing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strength of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Keywords: speculative ability;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思辨”一词最早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其表面意思来看,思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思考辨析能力,从以前的“慎思之、明辨之”到现在的“批判性思维”,无不彰显着人们对这种能力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各高校乃至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成为了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早在前几年,教育部门就曾发布相关文件,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年版)》到《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文件中都提到了着重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他们把思辨能力定义为学生们独立思考、创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认为在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在看待问题时更加的全面、具体,有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大学英语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写作是听、说、读、写、译中最考验基本功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其本身是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认真分析并加以总结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看出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低,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也是为什们各高校优先考虑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透过写作和思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知写作和思辨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因此以思辨能力培养为指引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目前,许多高校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进入了一个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对记忆和模仿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对思考和创新的重视程度,把应当突出学生们思考、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改成了针对学生语法、单词记忆的考验。针对以上问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当将如何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有机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

一、思辨能力研究现状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思辨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查阅各种文献可知,人们对思辨的定义也有所差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Paul & Elder 对思辨的表述,他们认为思辨指的是个人用于自我引导、约束、监督和矫正的思维,它离不开自我调节和自觉判断。进行思辨为的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并在一次又一次思辨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2]。思辨最常见的过程便是提出问题、加以论证、得出结果。有相关研究表明,思辨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而不是先天赋予。综上所述,我们可得知,思辨能力可以通过与英语作文教学相融合得以提升。

与思辨能力有关的理论有许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Paul& Elder所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即智力特征、思维元素以及智力标准。我国学者文秋芳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层级模型,认为思辨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三种关键技能,还包括清晰性、灵活性、深刻性、逻辑性、相关性五大认知标准。这些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如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指明了出路[3],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为以后在这个领域内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大学是学生们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大学课堂是帮助同学掌握社会所需基本技能的重要场所,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在知识获取和积累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反过来,思辨能力的提升又会加速我们知识的获取和积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思辨性写作能力是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并在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这样一个循环中不断发展。因此,对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加以改进,构建有利于学生思辨性写作能力发展的写作课堂教学结构,是学生思辨性写作能力发展所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虽然目前有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到了思辨性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上,但是实际上相关的研究还是较少,所能借鉴的研究结果也不多。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力求对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加以改进,尝试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辨性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

二、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必要性

(一)顺应国际环境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信息全球化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增长速度也日益加快,要想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就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英语作为目前所用区域最广的全球性语言,它不仅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涉及,而且在工作生活中也会用到。面对当前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们更加需要在课堂上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英语写作作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强有力手段,也应当得到重视,我们不应当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简单的互译上,而是应该提高他们对各种思想观点及其语言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他们具备适应新语境的能力[4]。

(二)促进通识教育发展

大学教育往往把思辨能力的培养当作首要目标,通识教育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环节。通识教育认为英语的本质是掌握语言的基本用法以及不同语境下语义的理解。正是由于语境存在的不同,这就使得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语境下的理解有所偏差。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相挂钩,要求以思辨能力为指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但是在学者中也不乏有些人持怀疑态度,这便要求我们高校准确地处理好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处理好大学英语、思辨能力以及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存问题

通过对学生们英语作文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们的作文句子结构十分简单,而且所运用的词汇十分匮乏,在句法结构不完善的基础上常常伴有许多语法错误。整体上看,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性较差,总体结构较为松散。与学生沟通得知,现在许多学生都会在网络上找一些万能作文模板,遇到需要写的英语作文时,往往只需要改动文章的一些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就可以得到一篇作文,这种文章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内容简单,与主题结合不紧密,千篇一律,学生对文章主题也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当代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只知道盲目地接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加以甄别,长时间这样下去,学生们会缺乏创新能力,对待事物很难有自己的见解。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5]。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观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大多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着眼于如何取得更高的分数,这种应试环境使得师生将获取较高的考试成绩当成学习的目的,学生学习的重点也就放在了如何快速提升卷面成绩之上,强调通过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机械记忆来进行学习,从而忽视了英语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在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风向标下, 学生们大多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仿写,并未对异国的有关历史背景和生活方式进行了解,这也使得学生的知识存储较少,不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独立思考的火花。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往往将知识的教学放在优先位置,更加重视语言的形式而不是语言背后的意义,在英语写作教学领域则显得尤为突出,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写作过程中与句子相关的词汇、句型、语法等,而对语言所在背景下的含义以及所表现的作者思想不够重视,这也就导致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只止于表面,缺乏对深度问题的思考,当涉及到较有深度的领域时则表现得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往往中心思想不够明确,且常常结构较为混乱,缺乏逻辑性。

所有事物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不例外,应试教育使得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结果的看待,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许多学生在此基础上将目标投向了万能模板,企图通过修改关键词来快速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英语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万能模板在形式上启发了学生们写作的逻辑,通常是文章首段解释现象、引出观点,中间段落分条概述观点,最后总结并再次强调观点。万能模板往往在谋篇布局上比较精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但是不要忘了,万能模板需要学生填充的部分才是学生自己真正的观点,是思辨能力真正的体现,所以万能模板在促进学生提升思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