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课程混合式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方法研究

作者: 张培培 李蓉 张小玉 胡玲 侯雯清 李云飞

药物分析课程混合式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方法研究0

摘  要:目的 探索高职药学药物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的方法;方法 以2017级高职药学班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班,2018级高职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实验班,采用线上先行-线下验证对照、虚实互补、具体操作视频衔接、线上线下区分侧重点、阶梯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线上实践经验线下转化应用的能力,同时提升体现衔接方式模块的成绩占比,进一步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有效衔接,通过问卷调查及对典型实践操作项目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混合式实践教学衔接效果;结果 通过t检验统计分析,混合式实践教学班3个项目操作成绩均提高明显,p<0.05,仪器操作项目的成绩提高最为显著,学生操作规范性和规范意识均增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平台;结论 线上、线下教学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具体学情,可采用线上先行-线下验证对照、虚实互补、具体操作视频衔接、线上线下区分侧重点、阶梯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药物分析混合式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规范性,同时为相近学科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分析;混合式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5-0085-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hesion methods of connecting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practice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 level 2017 as the control class,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for level 2018 as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 use online first-offline ver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virtual and actual complementation, specific operation video connection to distinguish the emphasis between online and online, stepped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transform onlin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o offline applications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achievements in the modules that reflect the cohesion method, and further help the effective cohes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practice teaching. We evaluate the cohesive effect of mixed practice teaching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typical practical operation project scores. Results through t-test statistical analysis,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three projects in the mixed practice teaching clas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5, especially in the instrument operation project,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awareness of students' operation have been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has been improved, various learning resources and platforms are effectively used. Conclusion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specific learning conditions, online first-offline ver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virtual and real complementation, specific operation video connection, distinguish the emphasis between online and online, stepped teaching, etc. Various methods are used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mixed practice teaching of drug analysis,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mixed teaching of similar disciplines.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mixed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ive connection

药物分析是高职药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高职药学生强烈的药品质量全面控制的观念,能够熟练进行药物分析检测技术操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从而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及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药物分析主要以《中国药典》为核心,围绕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及制剂分析4个主要方面进行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理论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微课准备,实验内容主要按照“一点,两线”(药物的化学结构为出发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分析方法为主线,药物检测工作流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为侧线)的逻辑关系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和融会贯通,旨在培养学生能够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的操作能力。

结合培养目标、学情分析和药物分析课程特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分析岗位-学习技能-应用提高为设计原则,按照“原理,应用”(方法的原理为出发点,理解原理,操作应用为落脚点,学会操作使用)的逻辑关系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设计[1-4]。线上实践教学以基础操作视频和虚拟仿真为主,基础操作视频在前期分析化学课程中电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仪器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以药物分析为重点的比色管、旋光度计、水分测定仪、pH计、片剂四用测定仪等操作视频。药物分析中仪器分析为最常用的检测技术手段,为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素养为主线的原则,分析检测技能人才培养以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为核心,而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多数高职院校仪器设备较落后,与当前药检岗位分析检测实际情况差距较大,通过混合式教学中虚拟仿真平台[5-6]中各精密大型分析仪器的人机互动独立操作,将文字、音视频等信息有机结合,通过动画、图像展示将抽象的形态和过程直观化,学生可自由模拟实验,操作过程随时评价,增强学习的竞技乐趣,解决了高校实验教学“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难题,使药物分析检测中常用的价格昂贵分析仪器的操作实现可行,虚拟仿真的引入,人人、时时、处处均可登录操作,提高了过程评价的有效性。

一、药物分析课程混合式实践教学的问题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药物分析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实验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个人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仪器原理视频、教辅学习,后在虚拟仿真操作平台进行操作练习,分小组查阅《中国药典》等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上传,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并完善各小组实验方案,各小组根据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对于大型分析仪器预约使用,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虽然虚拟仿真使人人进行仪器操作成为可能,但有些操作细节及操作步骤的规范在虚拟仿真里却无法准确体现,如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使用中,流动相的抽滤中滤膜的正确选择、抽滤前和结束后真空泵开关和真空管连接先后顺序,容量分析法中滴定终点前半滴操作及终点颜色判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吸收池的捉持方式,崩解时限检查中崩解状态的判断等此类细节,在虚拟仿真平台很难体现,还需借助线下实际操作进行验证、强化补充。

现实中的分析检测工作毕竟在虚拟空间不完全,通过键盘、鼠标和屏幕的触觉和视觉感受不能取代玻璃器材、仪器设备的真实触感,且缺乏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师生、生生交流,缺乏教学温度。由于远程操作,缺乏教师的约束和监管,需要学生具备学习自觉性,有良好学习习惯,能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高职学生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教师随时在线给予交流和引导,否则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

线下实际操作需要小组成员间协作互助,需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准备实验器材,操作过程中时间的合理安排、废液的处理、实验数据的计算等,培养团队合作、实验计划和数据处理能力、实验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这些均是分析检测工作岗位中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但是线下实验中,教师示范操作细节和关键之处,由于无法重复观看,导致学生实验后无法准确回顾规范操作细节,无法准确直观找到实验过程中问题的所在,老师也无法对每名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

二、混合式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方法探索

随着混合式教学的深入开展,发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要么重复、要么脱节,学生前期虽然已经使用虚拟仿真进行熟练操作练习,但线下真实操作和仪器使用仍无从下手、无法使用,学生无法将虚拟仿真操作经验直接用在实操中,操作细节掌握不到位,比较细致的操作步骤难以准确把握,线上与线下实验教学如何实现有效衔接,是摆在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效衔接[7-9],实现混合式教学优势互补,迫在眉睫,现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索,为实践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线上先行,线下验证对照

教师提前发布实验目标及要求,学生借助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操作,根据操作情况与小组同学讨论,总结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与实验目标差距。每小组选派代表在直播平台分享操作小结,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错误率较高的步骤进行分析讲解、操作关键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线下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尽量开展虚拟仿真平台相同实验项目,线下操作着重强调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通过线上、线下验证对比,便于学生体会总结虚拟人机互动与真实操作之间的差异,此类经验总结便于其他虚拟平台实验的类比总结。

(二)可视化、规范化操作平台实现虚实互补

选拔优秀教师针对药物分析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操作、仪器设备的标准规范操作,如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电子天平、熔点测定仪、pH计、旋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撰写SOP,后根据SOP以操作重点及细节为主录制操作短视频,对比弥补虚拟仿真操作细节,制作成二维码贴在相应仪器上,便于学生随时扫码学习,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将涉及到的关键操作于实验课堂教学中循环播放,便于学生随时自我纠正、虚实对照,将虚拟仿真操作经验进行实际操作有效迁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