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再认识

作者: 张策 徐晓飞 初佃辉等

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再认识0

关键词:MOOC;直播教学;录播教学;混合式教学;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6-0001-08

2020年春,一场意想不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肆虐,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给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带来严重威胁与影响,直接与高校既定教学计划形成正面冲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教育部在1月27日和2月4日先后发布延期开学的通知和关于高校做好在线教学的指导意见,动员高校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准备网络教学,并随后多批次组织动员课程资源平台和技术平台提供支持,为高校应对疫情影响做出了总体安排。各省级教育部门及时指导本地区高校开展网络在线教学预案设计,协调各方面力量与资源投入到准备之中。全国高校纷纷行动起来,迅速调整原定教学计划,统筹校内外各方优势资源,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网络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创造性地开展了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转变,有效保障了教与学的顺利进行,依靠良好的网络教学秩序稳定了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本文基于对疫情期间130余所高校开展多种形态的网络在线教学的调研与分析,对高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比优劣、总结成效,探讨网络教学互动、教学效果、教学变化、问题与建议等,以期为后续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方法和促进教与学共同进步提供参考借鉴,推动高校教学适应发展需要实现持续进步。

一、高校在线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高校部署在线开学与在线教学的基本形态

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号召,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理念与原则,以“延迟到校、网络开学、按时开课”为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制定网络在线教学预案,开辟多种形态的网络课堂,开展特色各异的网络教学,实现了大规模网络授课,有力地确保了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做到了学业不中断。

网络在线教学授课方式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技术与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2-6],学校帮助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指导教师制订教学方案,做到多种授课方式的有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网络教学。

(二)高校开展网络在线教学的典型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各高校多措并举、积极谋划,结合自身已有的网络信息化教学基础与平台,深挖资源潜能,大力度综合运用多种平台与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了多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7]的融合式创新。

1. 基本教学模式

广大教师利用MOOC等各类已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录制的教学视频和电子教学资料等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教学技术,先后探索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网络在线教学模式,实现了端对端、线连线的网络在线教学模式。这些网络在线教学模式总体上可以归纳为“MOOC、直播、录播、远程指导”等网络授课方式[8],通过多种课程资源中心、教学平台、直播工具、会议系统、智慧软件等,多模式地开展网络在线教学,成为实现应对疫情的现实举措。从教学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视角,构建出四种基本教学模式的示意过程,如图1所示。

这四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课前线上或线下自主性学习+课中线上直播或研讨式或翻转课堂教学+课后线上或线下复习”,形成网络教学的基本形态,相关概要比较见表1。

借助教学平台(MOOC平台为主,以及各类课程中心)、直播工具、会议系统和智慧软件等网络教学技术支持,教师对各种技术与教学模式进行组合,交织产生了多种在线教学形态,实现“人、技术、资源”三者的深度融合。

2. MOOC支持下或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

(1)“1+M+N”协同跨校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MOOC教学平台的1位名师开设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与多所高校(M 所)的教师以线上“MOOC+SPOC”及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来完成对于大规模学生(N个)的教学[9]。在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 联盟(简称“CMOOC 联盟”)十余个课程工作组的带领下,一批高校结成网络在线教学共同体,形成协同工作机制,以1组名师引领建设SPOC 课程,跨区域协同M所高校开展线上教学,使N个学生接受MOOC学习而受益,实现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高水平课程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共享应用。

(2)“MOOC+SPOC+线上翻转课堂”模式

众多MOOC主讲教师、SPOC课程教师结成“对子”,延续业已形成的网络教学关系,在疫情期间开展“MOOC+SPOC”线上教学。在研讨式互动教学模式创新上,老师们将实体课堂中的翻转课堂教学转移到网络空间内开展,为翻转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衍生出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3)“自建MOOC+线上指导与翻转”模式

为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批基本具备运行条件的课程迅速登录MOOC平台运行,首先开展MOOC教学服务于本校学生,借助多种线上工具或平台进行指导,重点实施线上翻转课堂。该模式下,教师基于自身所讲授课程直接建设MOOC,因而确保了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达到了教师对知识传授的预期。为了提升学习成效,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在网络空间或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翻转,达到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促进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4)“自建独立SPOC+短时直播+线上指导与翻转”模式

为了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学习到与实体课堂内容一致的课程,一批在课程教学上经验成熟、具有丰富课程资源的教师,自行拍摄和制作自身课程的MOOC教学视频,采用独立SPOC方式的形式运行在MOOC平台。与之相配合的是,教师在原定上课时间,可以将个别学习难度大的MOOC短视频进行短时直播,配以实时性讲解,重点在线上翻转课堂方面进行实施。这种模式难度大、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是对一线教师的重大挑战,但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克服不利因素实现了跨越。

(5)“异步/同步SPOC 教学+录播教学+线上指导”模式

该模式借助于已运行多期的MOOC,在MOOC 平台上建设异步SPOC 或同步SPOC,搭建网络课堂,开展SPOC 教学。考虑到SPOC 内容与自身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同步开展录播教学(即对原来实体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视频录制,并共享到课程的网络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习)与线上指导。疫情期间,在MOOC 平台的全力支持下,一大批高校教师迅速在多个MOOC 平台上建立起SPOC教学这种私有课程空间,开辟“第二课堂”,他们有的是已开设过多轮次SPOC 教学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但更多的教师则是克服困难,通过线上培训等方式尽快掌握SPOC 教学新方式,为帮助自己的学生按时学习到课程知识而“先学一步”。

以上5种有MOOC参与的教学模式,可以整体归纳为“线上自主式学习+网络研讨式教学”。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线上MOOC/SPOC的自主式学习、群学,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展示的研讨;课上,教师利用多种平台/工具软件(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会议、微信群、QQ群等)进行指导、答疑,开展网络研讨式教学。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全程实现了线上教学。

3. 基于各类教学视频的线上教学

(1)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线上指导

教育部前期建设了大批优质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长期进行开放共享,为此次疫情期间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可用的网络课程。教师组织学生登录课程网站进行自主性学习,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并定时组织进行集中线上指导、答疑释惑,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理解。

(2)基于校内网络课程资源或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部分高校自建有校内课程资源中心或者网络教学平台等系统,在此次疫情期间直接投入到网络在线教学服务中。配合其他信息化教学工具,这种私有化的教学模式完全延续学校部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便于师生接受。

4. 直播教学

直播教学是最为接近传统实体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师利用会议系统或在线教学工具开展实时网络教学,这其中如下两种子模式应用较多。

(1)腾讯会议/钉钉会议/ZOOM会议+雨课堂/云班课/微助教/学习通/智慧树翻转教学空间/课堂派等

这种子模式可以概括为“会议系统/直播工具+智慧教学(辅助)工具”,前者用以进行在线播放PPT等教学内容的在线教学,后者用以进行在线测验或考核,可以视作为传统线下实体课堂中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开展教学的网络实现,容易被教师所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在智慧教学(辅助)工具的混合式搭配使用上实现了创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研讨交流的贯通,是在没有MOOC参与下的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典型。

(2)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会议/ZOOM会议等直播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平台、工具和系统,以在线播放PPT等形式,开展课程内容的网络在线教学,实现与传统实体课堂教学中内容一致的授课。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借助会议类系统软件进行指导和答疑,并可以在课程共享空间开展对课程内容的远程指导学习。

5. 录播教学

考虑到疫情期间全国网络拥堵等问题,教师会提前将课程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并分享给学生供下载学习。按照原定教学计划上课时间,教师组织学生登录网络课堂类平台或会议软件类系统,开展在线指导与交流研讨,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吸收。由于录播做到了知识传授的可靠传播,因此这种模式具有“兜底”性功能,但需要提醒与督促学生提前做好自主性学习。

(1)录播+线上指导+短时直播

以录播作为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辅之以线上指导方式实现答疑解惑,根据网络情况或者内容需要开展短时直播,重点剖析难点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中,难点是按照原定教学计划上课时间如何进行线上指导,特别是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成为影响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效的关键。

(2)录播+远程指导

基于录播并通过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网络远程指导,对于尚未很好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在线教学情况较为适宜。对于理论课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创新性不足,并且存在着缺乏课程学习仪式感不强而导致的多方面问题,学生学习成效难以管理和掌握;但对于实践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和接受指导,学生可以对实践课程做到提前掌握必要知识,为后续开展在线实践或真实实践做好铺垫准备。

6. 基于非视频类资源共享下的远程指导教学

还存在着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学材料共享+QQ群/微信群等远程指导,教师将课程的电子版教学材料共享给学生进行下载学习,同时进行网络远程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对于网络条件不理想的情况,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弥补无法进行自主式学习的严重不足,成为普惠性做法。另外,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类教学中,这种方式成为学生掌握实践原理、内容、步骤与要求的基本形式,发挥了基础性的帮助作用。

以上几种网络在线教学模式中没有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形式的参与,整体上类似于将传统实体课堂教学转移到网络开展,虽然没有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但在疫情特殊时期实现了课程教学不中断,并且大大提升了广大教师们的网络教学工具运用与开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区别于MOOC具有要求学生进行登录学习的硬性约束,这一系列模式特别是含有录播的子模式需要加大有效督促力度,让学生做好自主性学习,为线上的指导与互动交流奠定基础。

(三)网络在线教学方法

MOOC与直播教学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开辟出网络课堂,师生在网络课堂中开展教与学,环境、方式、方法以及师生角色都在发生变化。高校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平台与技术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各具特色的网络课堂教学,悄然间完成了讲课教师到线上课堂“主播”兼“导演”的转换,实现了多种在线教学的模式创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