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动力专业综合演练的实战化设计与实施

作者: 丁泽民 余又红 贺星 刘永葆

摘  要:综合演练是院校舰船动力专业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可内化学员专业素养,有效提升岗位任职综合能力。文章针对舰船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课程的实战化设计与实施问题,结合燃气动力本科毕业学员综合演练的实际施训情况,阐述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实战化设计的目标和内涵,详细分析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模式的实战化设计实施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介绍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的保障条件,以探寻舰船动力人才岗位任职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舰船燃气动力;综合演练;实战化教学;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9-0082-04

Abstract: Combined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y for marine power engineering in military academy. It can internaliz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needed as a navy officer. Aiming at the combat-oriented training mod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bined training course for marine gas turbine power engineer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ractical design of the combined training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Marine Gas turbine Power Engineering. Moreover, the drill mod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ombined training of gas turbine power engineering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guarantee condition of combined training is further discussed. The major purpose is to explore a new mode for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osition holding for the students in marine power engineering.

Keywords: Marine Gas turbine Power Engineering; combined training; combat-oriented training; teaching mode design

动力系统是舰船的心脏,动力装备是舰船核心装备之一。舰船动力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军队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重要方面。新型装备的快速发展和我军使命任务的转型升级对院校舰船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员岗位任职之前,如何有效融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深化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结合部队作战和实战化训练的要求,构筑课堂与战场的桥梁,促进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跃升,打通岗位任职的最后环节,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亟待开展研究的课题。基于专业知识融合的综合演练是促进毕业学员的专业知识向岗位任职综合能力转变的重要手段[1-4]。通过贴近实战化训练的综合演练,可以促使参训学员加强理论知识与装备实操和指挥管理的有机融合,体验与舰船环境相似的作战氛围,有效培塑战斗精神、内化专业能力[5-9]。

军队院校舰船燃气动力专业通过实战化背景下的专业综合演练课程施训,对舰船动力工程专业学员的岗位任职综合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综合演练课程的演练对象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舰船机电指挥)专业本科毕业班学员,开课时间为本科学历教育第八学期。在开展综合演练之前,学员已经系统地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能力和开展综合演练必备专业技能。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受训学员了解水面舰艇机电部门的更勤设置、战位职责和技能要求,掌握机电部门的组织体系、指挥关系、装备作战使用流程和规范要求,强化燃气动力装置组训与管理能力,促进专业知识向岗位任职综合能力的转变,为毕业后的舰艇岗位任职奠定基础。

本文基于深度实战化教学改革的背景和需求,结合综合演练的实际实施情况,分析舰船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的实战化教学设计,探讨综合演练的演练模式和实施方法,以期为学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任职能力的塑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实战化设计目标和内涵

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实战化设计的目标是基于现有教学训练模式,推进软硬件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大量实战化科目和内容的训练实施,融合课程思政,强化思想引领,形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演练燃气动力专业施训模式,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促进参训学员装备操作及作战运筹能力的整体锻炼,提升学员岗位任职综合能力。

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实战化的内涵是通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贯彻“以学员为中心”和“以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的高度互动和深度翻转,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的积极性,实现“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有效转变;促进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融合,形成以专业知识传授、综合能力锻炼、实战化思维培养和奉献献身精神培塑为主线的一体化学习目标达成路径。

二、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模式的实战化设计和实施

(一)构筑实战化的内容体系,切合新大纲施训要求

以实战为导向设置演练方案和训练科目。瞄准新的军事训练大纲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全部演练科目和内容体系的实战化设计,形成规范、内容完善的综合演练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实现演练内容与任职岗位要求的精准对接。综合演练涉及的演练方案和训练科目全部来源于新的燃气动力舰船训练大纲,同时密切结合舰船动力系统在实际作战、战损、突发险情背景下的运行管理,明确学员在综合演练中的操作流程和担负的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学员岗位实装的操作能力和装备应急处置能力。以实装、实战化训练的标准来对模拟器训练演练的过程进行规范。

(二)模拟实战兵力部署,紧贴任职岗位职责

动力系统是舰船战斗力的核心支撑,动力系统的使命任务与舰船的使命任务密切相关。因此,动力系统的综合演练需要纳入到编队和单舰的任务部署体系之中。燃气动力专业的综合演练,模拟构建了多个层级的兵力组成。演练过程以编队的模拟战斗任务为牵引,确定单舰船使命任务,并细化为机电部门和动力系统使命任务和作战方案,以此为主线和背景开展动力系统实战化的综合演练。通过不同级别的部署明确了不同层级的作战指挥及动力装备保障岗位和战位的职责。在这一体系下,从各个指挥层级的指挥员到动力装备机旁战位的操作人员等一系列的战位及职责要求得以明确。学员通过岗位任职的锻炼,明确了岗位职责,熟悉了作战指挥流程和装备使用管理规范,锻炼了专业能力,在岗位需求和能力养成之间获得了良好衔接。

(三)构建实战指挥体系,强化学员主体地位

指挥体系是实战化演练的核心纽带。通过指挥网络,燃气动力专业的综合演练构建了模拟舰船作战指挥体系。演练人员和岗位的职责通过指挥体系得到了强化和交互。在演练过程中,通过模拟舰船任务和指令,实现了主动力装置的全系统运行及多层级、多战位的联动。以舰船各个岗位实际兵力部署和岗位职责为牵引,开展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演练过程中,学员按照实船战位划分和兵力部署就位,实施全系统的指挥和操作。从各级指挥员到分队、战位、岗位的操作人员,全部由学员承担相应角色和岗位职责,按照实舰、实装、实战化的标准开展实兵训练和演练。学员是综合演练实施的主体,负责完成各战位和岗位具体训练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并进行训练过程的自主实施和处置。教员负责训练流程的导调控制,根据因势利导、严格规范的原则,对演练的过程进行总体把控,视情提出战术背景、作战任务,下达应急处置科目和想定情节。通过模拟实战指挥体系的实施和不同的岗位历练,有效锻炼了学员的综合能力。

(四)应用作战训练最新成果,桥接课堂与战场

新型动力装备在列装使用的过程中,舰船部队人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使用和训练组织经验,形成了大量宝贵的作战训练成果。演练过程中,结合演练的情节和岗位情况,在训练方案拟制、典型案例分析、战损和突发故障应急处置等项目训练中,紧紧瞄准新大纲要求,大量应用一线部队作战训练的最新思路方法和成果;同时,聘请部队专家作为外聘教员开展联教联训,及时介绍动力装备作战训练的最新方法,对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现场指导。上述措施搭建了课堂与战场之间的桥梁,拉近了院校与部队的距离,扩展了学员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演练实施模式,内化训练综合效果

一是以舰船任务和作战目标达成为牵引强化职责意识的培养。在实作演练的过程中,教员下达模拟舰船任务情节,学员根据部署和战位的职责要求,将舰船任务进一步细化为各个战位的指挥任务和机电部门的动力保障任务,并根据舰船任务自行制定动力装置使用和保障方案,同时按照方案进行模拟器的操作训练和演练。模拟的舰船各级指挥员在演练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态势,控制整个演练的进程。二是以战位的操作能力和多层级指挥培养为目标强化专业能力锻炼。教员重点指导各个战位的基础操作和指挥要领,确保演练的末端操作和练习环节的效果。从上级指挥岗位,到动力机舱各操作战位,学员的专业知识和指挥能力得到了综合检验,装备的实际使用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三是以战位的轮换来实现参训学员操作科目的全面覆盖。在完成了既定的训练科目之后,整个演练体系的学员进行分组和战位轮换。通过岗位战位的交流轮换,确保每名学员能够任职于不同的操作和指挥岗位,掌握不同装备的操作管理知识,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指挥管理能力。四是以多专业融合训练来促进岗位任职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不同演练科目的实施和一系列装备作战使用情节的设置,强化参训学员对于动力、电力、舱段、损害管制、组训管理、政治工作等多种细化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和交叉融合,全面锻炼学员的专业素养和岗位任职综合能力。

(六)积极融合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综合育人

课堂是院校育人的主阵地。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实施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路径,全面推进综合育人,实现思政元素与燃气动力专业元素的有机融合。基于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培养学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职业精神,锻造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的政治品质,激发学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练就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主要做法包括:通过实战化的氛围和严肃的演练纪律要求,锻炼学员的战斗精神和革命意志。演练过程模拟了大量实际舰舱环境、重大灾害、战损等情节,让学员能够充分认知并适应动力专业任职岗位的艰苦工作环境,同时激发学员的拼搏精神、战斗意志和奉献精神。通过大量装备经验案例,使学员树立“专业过硬,方能行稳致远”的思想意识。通过某舰成功处置燃气动力装置的险情等一系列案例,使学员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勉励学员在校期间打牢专业基础,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方能岗位建功、长远发展。

三、燃气动力专业综合演练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