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变量及解困路径
作者: 王伟摘 要:红色文化是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融入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是传承理想信念,守正创新育新人的重要教育资源。文章首先分析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然后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接着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思想认同、内化变量及现实困境,并对成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解困路径以及对红色文化思想认同、传承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理想信念;新时代大学生;解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9-0165-05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the red gene which comes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with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ntegrates in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It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for inheriting ideals and beliefs, upholding integrity, innovating and educating new peopl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nd then expounds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Then it discusse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identity, internalized variables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red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d culture.
Keywords: Red Culture; ideals and beliefs;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solution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年一代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科学把握理想信念的本质内涵,补足“精神之钙”,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结合,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中国革命历史是理想信念教育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中国革命历史以红色基因的形式薪火相传,红色基因又以红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来。红色文化是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的重要资源[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永续发展必须注入永续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一代又一代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有为青年接续奋斗。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深入剖析这些变量和挑战,并探索红色文化有效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解困路径,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创新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长期积淀,以红色基因为精神内核,并由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精神和红色信仰所组成的文化谱系,是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在领导力量、指导思想、理想目标和实践主体等层面所建构的科学内涵,是区别于其他形态文化的本质所在。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在完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进程中,以红色基因为精神内核,传承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精神和红色信仰融合发展而长期积淀形成。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红色文化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尤其注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坚持用红色文化教育人、启发人和发展人。
红色文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结晶,并始终保持着科学性、革命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论先导,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不会有红色文化的积淀。
红色文化是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期目标相统一的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明确指出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实践证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需要有一代又一代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红色文化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主体地位,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即在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红色文化始终与历史同向同行,与人民同向同行,无不体现了其强大的实践主体性。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将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理想紧密相连,才能成就出彩人生[2]。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和险阻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新时代大学生用红色文化不断激励和鼓舞自身,构建个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展望未来,新时代大学生更需要继承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在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过程中,用红色文化和榜样人物激励自我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学习与传承,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强大生命力;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自觉做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二)助力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民族斗志、展示民族情怀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传承,有利于培养其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高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只有坚持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用红色文化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潮流,才会使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衍生出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才会使其萌发出更加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影响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到基础、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新时代大学生也要发挥“一个不能少”的重要作用,而红色文化教育中蕴含革命事件、革命人物和革命情怀,以及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红色资源,能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再现革命历史,进而有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感人英雄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其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深切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三)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应从革命传统教育中感受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在思想和心理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知。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引导学生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需要让学生经过实践的磨砺、思想认识的升华、心理的悦纳和认同,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红色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便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传承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和入心。高校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进而体验救国救民、独立解放的斗争精神,从中更好地领悟国家民主富强、个人价值实现、社会长足进步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3]。
(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首先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禀赋和精神追求。同时,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是红色文化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将红色文化的研习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光辉历程,诸多的红色故事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宝贵精神品质,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一旦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就会焕发出巨大的实践动能,不仅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且有助于在中国日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传播中国思想、观点、认知和价值,建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最终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三、红色文化内化变量与现实困境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剧了红色文化内化过程变量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国步入新时代,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多元文化思潮激荡交锋,在人们思想获得解放的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展态势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变量正在形成。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否定,以及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否定都极大扰乱了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知,也直接造成其对红色文化思想认同的混乱。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历史”为名,实质是篡改历史、颠覆中国革命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英雄人物,否定无数仁人志士、革命英雄用鲜血染红的中国红色文化,其本质就是将历史和虚构混为一谈,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如革命烈士董存瑞英雄形象被恶搞,会颠覆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英雄理想信念和革命坚定意志的认知;随意改编的抗日“雷剧”中,“弹弓打飞机”“石头砸飞机”“手撕鬼子”等剧情更是严重失实,这是对中国红色文化的严重亵渎,更是对红色文化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否定。这无疑混淆了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给历史虚无主义以可趁之机,进而在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内化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