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张栋华 李全才

摘  要:依托高校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突破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显著区别于高校设置的教研室、实验室和研究所等传统科研机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党建工作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对于应时代需求和社会进步而生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来说,因其体制特殊、职能有别、任务繁重及人员多元,更需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与模式,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该文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例,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和行为引领作用,以期提速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党建;模式创新;协同发展;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6-0037-04

Abstract: The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built on the basi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eak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such as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s, laborator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set 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ha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rich connotation. Party construction determines the cohesion, combat effectiveness and creativity of a unit, for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orn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progress, due to their special system, different functions, heavy tasks and diverse personnel. They need to take party construction as the guide and innovate 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mode of party construction, strive 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arty building and business work. Taking Marine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Qingdao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gives full play to the political, ideological, cultural and behavioral leadership of party organizations by innovating the working mode of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Keywords: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party construction; model innov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orking mode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市场对创新模式和创新载体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一大批依托高校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部在201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及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新时代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1]。作为近年来新颖的创新载体,积极探索并创新依托高校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构建长效机制,对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及依托高校事业健康、快速及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及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要求基础上,剖析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存在的党建问题,并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例探讨适合新型研发机构党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也可为其他新型研发机构党建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基层党建意义及其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神圣使命。由于传统高校自身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短板和束缚,高校研发机构的很多成果不能有效地通过转化与产业化应用被市场所接受。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对社会的迫切需求,以突破传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汇集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显著特征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2]。依托高校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旨在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其人才团队优势和学科专业特长,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不断开展卓有成效的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是技术创新、工程开发、产业变革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建在单位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灯塔和航线的作用,为发展指引方向、汇聚力量,作用不可替代[3]。鉴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业务属性更强、目标更聚焦、考核更具体、任务更紧迫,更需要在创新发展中充分体现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监督和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4]”党建工作和业务中心工作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党建工作决定着业务工作的政治方向,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业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是检验党建成效的重要方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大量实践证明,一方面,业务工作的总体导向需要党建工作引领,有了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事业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党建工作进步要靠事业良好发展来团结力量,增强向心力,两者缺一不可。在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中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并与中心业务工作融合互促发展,既是促进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建工作更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党建问题探析

(一)党建与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的脱节问题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一般人员身份多样(既有高校体制内人员,也有大量编制外自聘人员)、工作背景及文化理念差异大(人员中既有严谨求实的学术科研思想,又有开放灵活的市场化意识及思维方式)、自负盈亏发展(没有类似高校的稳定投入,经济压力大)等原因,对党建工作定位不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观点认为抓业务是“硬指标”且见效快,抓党建是“软任务”且不容易出成绩,甚至错误地理解为党建工作就是发展壮大党员队伍规模,与业务工作没有太大的联系[5]。实际日常管理中,新型研发机构更多以行政管理和业务推进为主,党的领导相对弱化[6],缺乏与之相匹配或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部分党员甚至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普遍存在,甚至出现党建工作被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党建和业务工作不能有效互动互促发展,“两张皮”矛盾日益凸显。

(二)党建形式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一般都是独立法人单位,甚至与依托高校分隔两地运行,故其管理相对自成体系,导致其部分党建工作游离于高校系统之外或处于边缘,学校的党建资源也不便共享。此外,此类机构受发展规模和现实条件所限,很少设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领导一般由业务人员甚至是缺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年轻党员担任[6],使得党建工作得不到充分落实和专业性实施。再加上其日常研发任务繁重、人员归口管理部门不同、部分支部人数较多或岗位分散等原因导致活动较难开展,组织生活单一化,学习形式化、教条化严重。有限的组织生活中又疲于应付,党建形式更多是机械性学习文件,方式较为单一,往往“空对空”“就学习而学习”,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党建工作空洞乏味、言之无物、枯燥无趣,缺乏创造性和感染力[7],难以深度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活力,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作为的机制亟待创新。

(三)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往往采取市场化机制运行管理,且其业务内容相对单一,个人考核更多注重工作业绩和转化效益。由于工作压力大、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更由于个别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个人素质原因,造成部分党员的身份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党的宗旨意识、奉献精神认同不够,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不强。部分党员缺乏作为党员应有的政治敏锐度和洞察力,不能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观察、分析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缺乏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8],主动发挥作用的主观能动性不高,无法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甚至有的党员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甚至把党员责任看作是额外负担[7],很多工作只能由党支部书记及部分支部委员代劳代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够突出。这样使得党组织在党员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和地位明显淡化,导致党组织影响力不大、凝聚力不实、号召力不够、战斗力不强。

三、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党建工作创新举措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和地方政府共建、以独立法人运营的山东省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是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蓝色药库”计划的重要发起单位和承担单位,主要从事海洋药物及健康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研究院结合自身特征属性,积极探索创新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党建工作模式与机制,不断发挥党建提升素养、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和攻坚克难的重要力量。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并有效运行项目党小组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加强党的建设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4]”鉴于上述党建工作开展的现状和瓶颈,研究院领导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积极主动探索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新载体、新路径,准确把握党建与业务“一体两面”、相融共进的内在关系,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通过“价值融合、目标融合、责任融合、方法融合”及“合力互助、互为因果、技能互补”的深度融合[9],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项目是研究院的核心和重点协同攻关内容,因开发及转化业务需要,项目组成员平时工作生活在一起,思想交流充分,合作亲密无间。我们将历经历史检验的“支部建在连上”演化为“党组织建在项目团队上”,在党支部内成立跨平台和部门的项目党小组,作为连接党支部与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新药及健康产品开发的不竭动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标准,择优选任重点项目党小组组长,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将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聚焦打造“蓝色药库”的共同梦想,以跨部门协同工作的党小组成员为枢纽和桥梁,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二元一体、协同推进的理念,对二者同部署、同落实、同发展、同考核,不断形成“抓业务就是促党建、抓党建就是强业务”的良性互动局面,真正让党员党性在实战中得到锤炼、考验和提升,进而又汇聚起推动业务发展的强大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