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翻转课堂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 翟萍 陆慧
摘 要: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够极大地将课堂知识进行扩展,将无趣的课本教学转变为趣味横生的网络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讲述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课堂的聆听者和接受者,而是通过这种反转教学变为探索者,变成研究者。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可以有效地实现线上学习资源与线下教师授课的结合,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翻转课堂;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6-0060-05
Abstract: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ers can greatly expand the knowledge by th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transform the boring textbook teaching into the interesting network teaching, so it innovates the teaching mode. By the flipped education, teachers become the explorers instead of the narrator of textbook knowledge, and students become the researchers instead of listeners and receivers of knowled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practice research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resources and offline teaching, upd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procedures, methods and means. It comprehens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level,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ith strong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appli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odel; learning effect; teachers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形式,给现代教育教学开创了一种新的局面,在现阶段的高校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高等教育。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而是让教师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指导下的自助在线学习,实现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重在“应用”二字,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可以有效地实现线上学习资源与线下教师授课的结合,教师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模式[2]。教师从教学的“主体”转变为“主导者”“组织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自主学习。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翻转课堂实施的现状调查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去选择学习的科目及某个科目中的具体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均不再受到限制。这种授课模式反映了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和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优越性[3]。2020年1月—2020年7月间作者对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进行了一次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5%,样本的性别构成情况为男生180人,占总人数的50.85%;女生174人,占总人数的49.15%。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受教育方向上的差别及关注角度的不同,笔者在调查时特意选取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调查:管理类学生37人(占10.45%),理工类学生228人(占64.41%),文艺类学生60人(占16.95%),其他类学生29人(占8.19%),调查对象的学科构成比率比较理想。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调查
互联网通信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效率及广度,同时也降低了教育成本,使教育资源跨越时空限制,使共同享用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学校也一直在努力发展课堂教学的多模式应用,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和因生制宜,集结一线教师的优质教学资源及教学特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我们研究制订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问卷调查,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课程教学理念。是否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升软件应用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形成适应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2)课程知识点。授课教师有没有对课程知识点重新梳理归纳总结,使之既符合“碎片化”的学习特点,又能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学习本质,对知识点的选择既要精选又要有侧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和杂乱无章。(3)课程资源。授课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有没有保证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及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是否积极吸取国内外特别是同类型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4)课程呈现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应用微视频+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多种技术手段,体现课程的独特性、趣味性。(5)课程学习操作。学生是否能很快熟悉课程的结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课程使用方法的掌握。(6)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仅仅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加入教师的混合性评估及学生的自我评估等[4]。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每周课下投入翻转课堂学习的时间是:23.16%在2小时以下,59.32%在2~5小时,10.17%在5~10小时,7.35%大于10小时。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每周对于翻转课堂课下时间控制在5小时之内,平均每天40分钟左右。4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比较恰当的,学生既能够自主学习,又不会给自己平时其他课程的学习增加负担。在调查老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微视频、电子课件、作品案例和相关学习网站等)是否丰富的问题上,90%的同学认为学习资源比较丰富;老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和内容安排,以及学习目标的强度安排是否合理,76.27%左右的同学对老师的教学设计表示了肯定。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效果调查
对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细了解该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增进对教学和学习的深层次理解,推荐学习内容,优化学习和练习的针对性,为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使教育向精准的个性化教育方向发展。同时在翻转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分析归纳学生的行为特点,揭示学生的行为及如何促进其学习进展,知道学生们具体的学习收获[5]。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的学习效率确实有所提高,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1)。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挖掘了学生的主动性、兴趣点,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考验。例如,学生线上自学,考验着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自律能力差的学生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无法保障,教师督促和提醒效果不明显;线下及时查验,以及针对性查漏补缺,需要教师付出精力大;考虑吸引恰当的助教力量,但需要学校政策配合。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如图1所示。
(一)教室硬件环境有待加强
某些教室网络环境不好,外网不通,只有校园无线网覆盖。教师和学生只能通过手机学习通APP互动,无法实现“一平三端”之间的互动,比如无法将课件投屏;加上教室是长条形,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PPT,听不清楚汇报学生的声音;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的教室不到位,面积狭小,不利于学生分组讨论。
(二)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
虽然从总体来说,每个班每个小组都按照任课教师要求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汇报和讨论,但是班级之间、小组之间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的现象。网络视频、PPT显示有学习时长,但是学习的效果不容易直接把握,甚至存在视频在播放,人不在学的情况。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学习讨论时,部分学生有依赖心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拓展部分均依靠同组个别同学,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三)任课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化教学手段及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和易于获取,是翻转课堂得以新兴的技术基础。有些任课教师是第一次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网络教学平台不熟悉,开课时间紧,任课教师未能把教学资源及时上传至网络平台,而是采用建立QQ群下发教学有关资料这样的传统方式,既没有效率,也不便于数据采集。还有些任课教师对学习通等移动端教学软件缺乏了解,课前考勤签到仍是采用传统的纸质签到方式,讨论分组采用按学号排序,课堂讨论采用教师人工记录这种低效的方法。
(四)团队教师的配合度有待提高
翻转课堂教学中团队教师的作用发挥不显著。由于学校制度的局限,有的团队教师认为课程建设就是负责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课程负责人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全盘掌控翻转课堂的实施,这需要整体团队教师的配合与积极投入。
四、对策研究
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知识的学习与传播越来越依靠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优秀的课程将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与实践,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与学习资源,这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为师生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学习资源[6]。
(一)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
为了积极推动基于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课堂革命,促进教师建好、用好在线课程,更多学生学好课程,学校制定了《金陵科技学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建设标准》,对课程建设基本要求、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给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改革热情。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每学期都会经课程负责人申报、学院推荐和专家审议,评审选出优秀课程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
在优秀证书的荣誉激励和工作量补贴的物质激励下,教师们热情高涨,申报翻转课堂的课程门数不断递增,课程团队的负责教师和团队老师之间配合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们也自觉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不断努力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优化学习资源
1. 优化学习平台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学习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当下学习平台太多,例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优课联盟、学校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和智慧树等,众多的平台使学习资源不集中,同时学习需要下载多个软件,而教师和学生精力有限,学习起来十分不便,建议优化学习平台,选择一到两种教师和学生点击率高的平台作为主要学习平台。
2. 优化视频资料
优化学习资源应更加注重平台上学习内容的优化。首先,改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不能仅是部分知识点的视频化,也不能是知识点的简单讲解,而应是利用网络平台更加系统地讲解知识点,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应讲究技巧,环环深入,具有逻辑性,努力使学生在对着视频学习后能基本掌握知识点。其次,进一步丰富课程网站上的辅助性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某些教学视频由于录播教室破旧影响录播效果,那就必须重新录制教学视频。提高线上视频的质量,缩短单个视频时长,以知识点或案例为驱动,采取微课的形式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