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科技英语口译教材开发策略

作者: 刘中阳

数字化背景下科技英语口译教材开发策略0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前沿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全新的教学手段。该文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现有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特色、社会对人才需求及新时代口译教材必备元素等说明数字化背景下科技英语口译数字教材的开发理念、结构体系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立体化;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0-0117-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rontier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AI, big dataand VR, traditional paper textbooks are insufficient for the brand-new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extbooks through certain data, on basis of which combining the talent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social demands for talents as well as the necessary elements in the new-age interpreting textbooks, it explained the principles,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for exploring the English digital interpreting textbook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current digital background.

Keywords: digitizatio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pretation Textbook; three-dimension; interdiscipline

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其决定了课程该教什么及如何教等问题。教材的选取不仅影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开展,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专业化口译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知识与技能体系、教师、教材和学习者等多个因素,其中,口译教材是口译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口译课程建设的核心[2]。目前,市面上英语口译教材不计其数,内容划分主要围绕以下7个维度:工作模式(同传、交传等)、语言方向(英汉、汉英)、专题技能(笔记、听辨和数字等)、场景主题(医学、法律和科技等)、水平级别(基础、高级等)、考试复习(口译实务、CATTI三级等),以及口译研究(口译理论与教学、口译教学法等)[3]。

一、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现状及原因

科技英语口译教材作为英语口译教材的一个分支,主要用以实现在人才特色化培养的过程中,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对于口译课程的定位,从而满足社会对于科技口译人才的需求。但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口译教材,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现状不尽人意。

(一)出版现状

本文以“科技英语口译”为关键词,在当当网和亚马逊搜索相关教材,符合要求的只有4本(见表1),近十年以“英语口译”为关键词的教材有107本,另外还有部分教材个别章节涉及科技领域内容,常以《实用…语口译》《特色…语口译教程》或是《专题口译》等命名,这里不作讨论。从表1可以看出,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出版时间集中在近十年间,出版社以国家级和高校出版社为主,其中2本相对具体地划分了所属科技领域范畴,另外2本书名只出现笼统的“科技”字眼。查询知网同期“科技英语口译”主题期刊论文,共有37篇,而同期“英语口译”主题期刊论文5 080篇。

(二)内容现状

表1中4本教材主要按照两种内容模式编排。

第一种:凸显科技主题。《科技英语口译》《科技英语口译教程》均包含十个单元,每个单元涉及一个科技主题,比如“水利水电”“机械制造”“环境科学”等,每个单元内嵌相关领域词汇、语篇学习和口译技巧。

第二种:凸显口译技能。《冶金科技英语口译教程》《信息科技英语口译入门》按照“口译技能+口译训练”模式编排,科技英语素材主要出现在口译训练部分,《冶金科技英语口译教程》以“钢铁冶炼”“有色金属”“金属成型”等15个板块内容为章节标题;《信息科技英语口译入门》以“接待外宾”“宴请饮食”“礼仪致辞”等10个口译情景为题。

4本教材中,《科技英语口译教程》为纯纸质教材,其他采用“纸质+MP3音频”形式;《信息科技英语口译入门》作为北京邮电大学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的配套教材,更适用于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及信息科技人才,另外3本教材的使用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科技专业人才。

(三)使用现状

在前期的研究中,笔者通过问卷形式对陕西省内18所高校英语专业的口译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及口译教材使用情况做了调查。18所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培养方案,对口译课的定位都有明确阐述,其中12所理工院校均为“口译+科技行业”,有“土木工程类口译”“石油工程类口译”“水利水电工程口译”等,特色鲜明,避免了英语专业同质化发展。但是,这12所高校一线口译教师在回答“日常教学使用哪本口译教材”时,0所高校选用科技英语口译相关教材;6所高校为本科生选用了《口译教程》(杨柳燕,2014),5所高校为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用了《基础口译》(仲伟合,2009),其余高校选择了“自选材料”。在对上述高校中9位口译教师的微信访谈中,近九成的教师承认自己日常授课内容与培养方案明确的科技领域方向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素材不好找”(占100%)及“科技语料太难”(占67%);83%的教师认为“口译课配备的教材,多数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日常授课基本不用,至少不全用”。

(四)主要原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科技英语口译教材面临既没有编,也没人用的尴尬境地,研究成果也相对较为贫乏,这样的现状显然有悖于目前高校的培养方向、办学特色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

(1)专业不对口。科技英语口译教材对于科技行业的划分太粗浅。在凸显科技主题的教材中,只是涵盖了几个大的科技领域,内容太宽泛,行业不细化,导致不管谁用起来,都觉得似是而非,不全面、不好用。以某教材的“水利水电”章节为例,下设背景知识、口译技能、口译实践、拓展训练和延伸阅读五个小节,但是细读下来,各节的内容本身没有什么关联性,用词表述侧重点也不同,更像是为了教材,临时拼凑起来的内容。事实上,水利水电本身是个相对大的概念,包括水利、水电和水工等若干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在口译中的具体表述、使用场景都存在差异,口译培训内容也应有所差异。凸显口译技能的教材,对行业内部、使用场景有所细分,但也仅限于在词句上贴近行业用语,对职业化场景中的口译实操帮助有限。刘和平教授曾在一次会议间隙感慨:“找遍全中国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做‘光纤’专业的口译员。”一句话点明现状——行业、社会有需求,口译培训、口译教材太滞后;行业需求已经细化到了专业内部,口译教材还在某个领域边缘徘徊。

(2)难度不匹配。大多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目标读者是英语专业本科、研究生,但由于英语专业学生本身不具备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学校与学校、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现有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难度普遍偏大,缺乏阶梯式过度。笔者曾随机把某科技英语口译教材中一篇300字左右的英文口译语料打印出来发给本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做笔译,并提前告知了部分专业术语含义,结果只有9%的学生可以基本理解原文并准确表述;58%的学生大致了解文本内容,但译语拗口,尤其是某些行业领域内的特定表达;还有15%的学生压根儿看不懂原文,剩余学生未参与调查。笔译尚且如此,如果用同样的语料做口译练习,结果更不敢奢望。

(3)更新不及时。口译语料要有一定的时效性,与时俱进。语言在不断更新中体现时代特色。比如去年的Grist网站发表署名Kate Yoder的文章,里面例举了2020年出现的一些新词汇,如covidiot(新冠愚昧),respiratory droplets(呼吸道飞沫),anthropause(人类),climate arsonist(气候纵火犯),net-zero(净零)…… 这些语言都是世界各领域诸多事件的渐变与突发的结果,口译教材需要不断更新信息,帮助学习者更新知识结构,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适应口译工作的要求。但纸质教材一经出版,内容基本不可变更,无法做到及时更新。

(4)表述不口语。相较于其他类型英语口译文本,科技口译表述相对正式,但仍属于口语表达范畴。目前科技英语口译教材中的语料,大多比较书面,配套的音频资料大多也是文字转录,缺少现场口头表达的真实场景,更没有现实场景中说话人的口音差异、表达重复和话语迂回等口头表达特点。此外,所附参考答案也类似于笔译参考译文,行文工整,逻辑严密,这也有违于现实口译员的口译产出。事实上,口译教材的编写是否需要配置参考译文,需要什么样的参考译文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4]。

二、数字化背景下教材新特征

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2019年全球数字化学习科技投资达到186.6亿美元。蔓延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则加速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数字化教育和学习,到2025年,在线数字化教育的整体市场预计将达到3 500亿美元。随之而来的传统纸质教材向数字教材的变革势不可挡。

数字教材,即数字化教材,不同于传统教材,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数字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有以下特征。

(1)容量大,涵盖面广。数字资源不受篇幅纸张限制,不但节约资源,还能最大程度的收录相关语料,并按不同需求、难易程度编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协助教师因材施教。

(2)再编辑性强。数字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可灵活地根据行业发展随时进行编辑、更新,教材成本相对较低[5]。

(3)受众面广。数字教材的数字资源具有开放性,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具有便携性,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4)形式立体灵活。数字化教材素材丰富,形式多元化,融合纸质书、电子书、音频、视频和动画等于一体。

(5)场景直观。数字化教材可以做到直观再现职业实操场景,尤其是口译中的会议、会谈、访谈和培训等真实场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实践实训真实度。

三、数字化背景下科技英语口译教材开发策略

口译职业、口译教育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技术性变革使得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变革不可避免,而科技英语口译教材的数字化是改善现阶段教材与人才需求不匹配、教材与教学需求不匹配的最佳途径。开发科技英语口译数字教材,需要打破之前的教材开发理念和模式,开辟全新的开发策略。

(一)教材开发理念

教材开发包括教材依据什么原理而编写,编写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主线,教材为谁服务等各方面问题,但不论是纸质教材还是数字教材,服务于教学这一大方向不会变,结合数字教材自身特点,科技英语口译数字教材的开发要遵循下面三点。

(1)内容丰富化。从容量上看,科技英语口译数字教材要做到对内容随时补充,随时更新;从内容上看,“口译技能+学科(如政经、商务、体育和科技等)”的基本模式既要纵向深挖学科方向,也要横向联合跨学科;从载体上看,有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等多种形式。

(2)资源共享化。科技英语口译数字教材资源会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教材资源由大家历时开发,教材成果共享于创建“数据库”的群体,或是某个相同学科背景的团队,亦或是虚拟教研室所有成员,教材内容在数据库、智能检索等技术的支撑下,既可以满足课堂学习,也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素材,也可以适应课堂外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实现各取所需,满足个性化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