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青摘 要: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核心课程。在新文科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不能适应时代对培养具有较强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生的需求,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环节的良性改革,是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可行性探索之路。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美文学;超星学习通;课前准备;课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0-0146-04
Abstract: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s a compulsory core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constructing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no longer in line with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and learning ways of students, nor can it meet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must be reformed and innovated.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n "Chaoxing" can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making students be the active learners. It realizes the benign reform of before-class, during-class, and after-class activities, which is a feasible way to explor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haoxing; pre-class preparation; after-class evaluation
201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印发了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的政策性纲领文件。文件指出:“‘双一流’建设将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在整个国家发展的 ‘先发’和‘前驱’作用,进一步彰显人才和智力的双支撑作用。[1]”其关键在于培养具有较强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生。高校教育则承担着培养“全人”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始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英美文学课程作为专业体系内的一门学科核心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其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依托各类互联网学习平台及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翻转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必经之路。
英美文学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外的“自主学习课堂”,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在课前发布相关任务点,要采用教案、PPT课件和微课视频等多重教学方式将英美文学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在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和汇报形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学习;在课后,教师还要跟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学习情况、并建立多元评价系统。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协作、推动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进程。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概念源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又译为“颠倒课堂”,是指“把直接教学从集体学习空间转移到个人学习空间,从而把集体空间变成一种动态的、交互的学习环境,老师在学生运用概念和创造性地参与科目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2]”翻转课堂对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了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学习、更积极于完成课堂之外的学习挑战,从而在课前就获得对知识的基础了解。学生可以通过看视频、听音频、学习微课慕课资源和在学习平台上分享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前的学习任务,初步消化教学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单纯地讲授知识点,而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知识点的深入细化和拓展。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自行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强度,教师则可以采用讲授法、合作法等参与到学习环节中、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践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
翻转课堂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对教学环节进行颠倒。教师需要在课前完成基本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基于信息化手段,翻转课堂将知识以教学视频或音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的不同点在于其颠倒了学习环节、更新了知识学习的手段。学生在课堂之外有了更多的自由,因而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法进行课前学习。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和汇报学习成果等活动能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含义有所交叉,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更加灵活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环节中去。它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3],从而必然促成教师角色、课程模式、课堂管理等教学活动的变革。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当今“双一流”和“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全人”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三全育人”的关键角色。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好个人品质和文化修养的学生,这是与文学文化类课程密切相关的。要开展好文学文化类课程,特别是英美文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非常关键。
(一)英美文学课程的性质使翻转课堂成为必要
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体系内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人文性极高的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性课程。新时代要求下的高校教育面临着培养“全人”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三全育人”的关键角色。高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更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育人”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英美文学课程涉及到英语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等多方面,既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因此,高校可充分利用英美文学课程的性质及广泛的学习对象、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和人文素养。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在学习平台上自主学习课程相关知识,通过小组活动实现互动交流,通过课堂汇报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这有利于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全方位发展,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目标。
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审美性和较高批判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对某个文学作品或文学流派具有独特的见解并进行批判性阅读。翻转课堂模式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进行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的把握和解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的个性特点也得到了满足。教师也转变了角色,从唯一讲授者角色转变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和课堂的管理者等,这与“全人教育”理念是相契合的。
(二)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使翻转课
堂模式成为必要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快餐式”学习方式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用型英语人才备受欢迎。在高校,由于英美文学课程不够“实用”,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不够高,文学类课程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在某些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因为不能带来直接的“实用”效果而被削减,压缩了英美文学的课时和教学内容。外语教学的重点由文学转为语言教学、翻译教学与实践等内容。教育改革也加大了学生的课外实践部分,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英美文学课程就是被压缩的课程之一,因此其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面临着挑战。在严峻的改革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有效地完成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不能高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灵活性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英美文学课程走出“被边缘化”的困境提供了方向。
(三)翻转课堂是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在英美文学课程“被边缘化”且授课学时被压缩的情况下,改革教学模式成为关键性步骤、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回归高校教育“三全育人”的教学目标和人文精神、稳固英美文学课程的专业地位。
目前英美文学教师所面前的问题是怎样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完成广博的知识传授。有限的学时迫使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情绪、对课堂形成疲惫感、授课效果则大受影响。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做笔记的形式进行。考核方式以期末的笔试为主,教师根据教材知识点进行命题。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或50%的比例,期末考试成绩占60%或50%的比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下,学生往往采取在考试前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对考试,而未对知识点进行消化理解。这不符合英美文学课程的本质、也背离了高校教育的育人目标。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和履行学习职责。这要求教师主动地把课内课外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教师充当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之外的“业余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
三、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施
英美文学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利用学习平台作为载体。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翻转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是本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和必经之路。
(一)“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构建
“超星学习通”是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学习平台,有网页版和移动客户端版。教师可在下载软件并注册账号后,利用平台发布课件、教案、课前预习单、音频视频和测试题目等。通常,在新学期正式上课前,教师需要在“超星学习通”搭建好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章节的选取、小测与主题讨论的实施方案、评价与考核的预设,以及学期末课程考核形式等。学生可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超星学习通”软件,登录个人账号进入平台学习。“超星学习通”具有在课前发布资料、课中发布签到、主题讨论、小测、学生实时上传答案、显示答题情况统计和进行课堂分组讨论等功能。因此,基于此平台,教师在课前可发布知识点的预习单和学习资料,课中通过平台的资源库或习题库推送小测题目和讨论话题等,课后对学生的知识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反思,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考核。
(二)“超星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
“超星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几个设计步骤。
1. 课前准备
翻转课堂的实施使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更高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要在课堂之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前预习单或小测问题、分配小组任务、制作PPT课件和微课视频及相关阅读材料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问题主导教学的全过程。[4]”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或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并规划应对方法。以本校英美文学课程为例,要进行课堂的翻转,教师就需要在课前筛选出某一特定文学章节讲解的重点内容,针对作家及作品的介绍收集全面的文字资料和音频视频等。对于需要精读的文学选段,预先设置好包含问题或讨论主题的课前预习单,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提前发布给学生。如教师可以在课前24小时通过平台发布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对某个文学时期或某一作家作品的兴趣和初步了解。“超星学习通”平台具有编辑学习任务点的功能,教师可把视频的观看进度和时长设置为一个学习任务点,学生只有在完成了此任务点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学习。除音频视频外,教师还可在教学章节中编辑小测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单题和讨论题等。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任务点和小测题目的学习,对传统的以课本为主的学习方法进行革新,且不再受限于特定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进行小组讨论并准备汇报材料等,从而在课堂上能较为顺利地分享小组成果,并形成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