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活动”幼小衔接社会适应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高翠萍摘 要: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结合学生社会适应的发展目标,根据学生刚入学的社会适应现状,明确课程目标,建构“绘本+活动”幼小衔接社会适应课程“‘绘本时光驿站’寻宝记”。课程依托臻美园里的“小萌芽”、绘本城里的“探险者”、绘乐园里的“大玩家”、智绘树下的“外交官”四项主题活动展开实施,目的在于提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激发儿童热爱学校的热情,促进儿童不断提升自信心,在互助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缓解入学焦虑,丰富学习体验。
关键词:幼小衔接;社会适应;“绘本+活动”;“绘本时光驿站”寻宝记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学生社会适应的发展目标包括融入集体、人际交往、遵规守纪、品德养成。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结合上述发展目标,根据刚入学学生的社会适应现状,明确课程目标,建构“绘本+活动”幼小衔接社会适应课程,即“绘本时光驿站”寻宝记。课程依托臻美园里的“小萌芽”、绘本城里的“探险者”、绘乐园里的“大玩家”、智绘树下的“外交官”四项主题活动展开实施,目的在于提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激发儿童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儿童不断提升自信心,在互助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缓解入学焦虑,变幼小衔接的陡坡为缓坡,帮助儿童快速融入小学生活,让儿童在“学中玩”“玩中学”,丰富儿童的学习体验。
一、臻美园里的“小萌芽”:自然融入集体
入学初期,大多数学生能知道自己的班级,了解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也乐于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但也存在一些学生因为性格等原因,无法接受骤然的转变,出现哭闹、独自玩耍、我行我素等现象。因此,我们在“融入集体”维度确立了两个课程目标:一是能初步适应新环境,逐步融入班集体;二是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为了达成目标,我们设计了“臻美园里的‘小萌芽’”这一活动,该活动由“快来,牵牵手”“别怕,慢慢来”两个子活动组成,开展时间是在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快来,牵牵手”“别怕,慢慢来”活动引导一年级学生自然地融入学校环境,渐渐融入集体。
(一)“快来,牵牵手”:爱意温暖心灵
一年级新生进入小学的那一刻,教师的大手握住学生的小手,增加学生的安全感,消除学生来到陌生环境的“焦虑”。教师温暖的举动让学生放低防备,悦然融入新环境,主动地和教师对话。
此外,教师还引导一年级新生来到二年级对口班级,每个新生都有一位二年级的哥哥或姐姐作为“小向导”。两只稚嫩的小手牵在一起,暖暖的爱意在掌心间传递。在一年级学生的心中,年龄相近的哥哥姐姐是更易沟通的伙伴,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在一句句交谈中,在一场场游戏里,学生放下了“防备”,自然地适应了新环境,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轻松地融入了集体。
(二)“别怕,慢慢来”:勇敢融入集体
“别怕,慢慢来”是绘本时光驿站对一年级新生发出的鼓励式邀约。一年级新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就一幅“我用脚丫量校园”线路图,制作一张“绘本时光驿站勇气加油卡”,慢慢生发出对学校的归属感,产生安全感,勇敢跨出成长的一小步,渐渐走进这座“绘本城”里,慢慢激发了自我探索的勇气,更在探索中勇敢地融入了新集体,感受到小学生活的乐趣。
二、绘本城里的“探险者”:提升交往能力
我们发现,一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与同学、老师积极交流,但也有一些学生过于内向,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也有部分学生性格过于强势,缺少沟通能力,无法与他人和谐共处。在团队合作方面,一年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计较个人的利益,不肯为团队作出妥协与让步。基于此,我们设计了“绘本城里的‘探险者’”活动,包括“臻绘算”“臻绘读”“臻绘show”“臻绘创”等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搭建了立体的绘本场景,以多样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绘本城里尽情“探险”,实现在探索中发现,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学生在一个个场景中自由徜徉,在一次次挑战中勇往直前,不断促进社交与情感的发展,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人际交往力。
(一)臻绘算:趣游数学乐园
我们创设学校“臻美”列车启航情境,让学生在校园里探险,趣游数学乐园。在“智绘树”站,学生采摘“智慧果”。教师随机抽取10以内的加法卡片,让学生看口算卡片,直接说出得数。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获得“苹果章”。在“蘑菇亭”站,学生玩一玩趣味“对对碰”,从布袋中摸取教师规定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并说出物体的名称,就能获得“蘑菇章”。在“香樟树”站,学生玩转“魔力盒”,从“魔力盒”中抽取小纸条,按照纸条上的提示进行活动,比如,纸条上写着“向前跨一步”,学生就向前跨一步,纸条上写着“向左跨两步”,学生就向左跨两步……学生按指令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枚“大树章”。学生在游戏中勇敢挑战,积极合作,收获成功。
(二)臻绘读:乐逛绘本世界
“绘本时光驿站”处处有绘本,处处有语文。我们设计了“臻绘读”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玩“汉字树林”识汉字、在绘本书里捉迷藏。
教师组织二年级的学生设计游戏活动,准备游戏道具,并让他们带领一年级学生,以3人为一组,一起玩游戏。二年级学生在校园的一棵棵大树下挂了一张张汉字小卡片,带领一年级学生穿梭在“汉字树林”里,找自己认识的字,找满20个就能获得一枚印章。教师将学生读过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大脚丫跳芭蕾》《月亮的味道》《爱心树》等绘本做成巨型绘本,组成“绘本迷宫”,让一年级学生带上人物卡片,根据提示去迷宫中寻找匹配的绘本人物,与书中的人物玩捉迷藏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与伙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彼此团结友爱,发生矛盾时试着协商解决,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
(三)臻绘show:合作表演共成长
在“臻绘show”活动中,二年级的“小小表演家们”邀请一年级学生进行《南瓜汤》《小黑鱼》《鸭子骑车记》《特别的晚餐》等绘本剧的排演活动。这些绘本剧是我校二年级学生参加市级绘本剧表演大赛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带有学校印记的保留剧目。一年级学生在阅读相关绘本的基础上,对绘本内容进行再理解,再加工,并将绘本内容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在表演的过程中,一年级学生与同伴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臻绘创:创改绘本长廊
“臻绘创”活动借助学校“绘本长廊”这一物型空间,由二年级的“小设计师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带领一年级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在绘本长廊中对那些绘本中的平面图画进行立体化改造,共同搭建五彩斑斓的绘本世界。学生在创作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沟通将创意变为现实。在与二年级学生的交流、合作中,一年级学生能具身感受小学生活,更自然地进行朋辈交往。二年级的学生耐心倾听一年级小朋友的想法与创意,有不明白或难以实现的地方,也能借助良好的沟通方式进行表达并适时引导,掌握了与不同年龄阶段的伙伴们进行沟通的技巧,在长程衔接中实现了社会适应。
三、绘乐园里的“大玩家”:学会遵规守纪
学校不断优化低年段儿童非正式学习空间。与以往大班幼儿一进入小学就得面对枯燥的课本、缺少温度的教室环境、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不同,我们在“绘本时光驿站”中为儿童打造了一个个“绘玩”集结地。这一活动包含三个小游戏:“绘”跳房子、“绘”抛骰子、“绘”奏乐曲,培养学生基本的规则意识。
(一)“绘”跳房子
学校在校园的空地上画了一些五颜六色的“跳房子”游戏的格子。二年级学生负责出题,一年级学生跳——说出一本进入小学后读的绘本就往前跳一格,说错就退后一格,看谁跳得又快又好。这种同伴之间的游戏让一年级学生既锻炼了体能,又温习了读过的绘本;既感到轻松,又习得了规矩。
(二)“绘”抛骰子
教师从数学主题绘本中寻找游戏素材,比如排列、数数、图形等,将相关内容写在巨大的泡沫骰子上。二年级学生负责组织游戏,一年级学生独立参与游戏,旁人不能随意告诉答案。玩的学生玩,看的学生看,各自遵守游戏纪律。游戏中,一、二年级学生一起合作想办法,借助立体骰子,自创了比大小、飞行棋、速算等一系列游戏方式。学生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愉悦了身心,学会了守纪。
(三)“绘”奏乐曲
学校在“1+40绘聚场”为学生安装了一个巨型的地面触控琴键。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二年级学生给出的演奏提示,可以在琴键上完成独奏,也可以两两合奏,更可以三五个一起合作演奏。悠扬的琴声让学生感到兴奋,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主动想办法创新演奏的形式,比一比,赛一赛,争做了不起的“大玩家”。在游戏中,学生遵循不同的游戏规则并有目的地玩,锻炼了规则意识,实现了与同伴的社会交往。
四、智绘树下的“外交官”:促进品德养成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年级新生多数能分辨是非,遇到错误能积极改正,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害怕失败、畏惧批评等原因,不愿意承认错误,一味地推脱责任,甚至说谎掩盖。大多数学生具有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感,部分学生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但也有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先,缺少班级责任感。校园是学生自由伸展的美好空间,更是学生品德养成的习得场。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智绘树下的‘外交官’”活动,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责任感、是非观,促进他们对班级生活的喜爱,形成班级责任感与荣誉感,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具体包括大象信箱传心意、校园植物大揭秘、班级Logo创意汇等三个子活动。
(一)大象信箱传心意
“大象信箱”设立在学校的“1+40绘聚场”。在“大象信箱传心意”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绘本《大象的信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当自己遇到烦恼和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写“爱心纸条”向校长、老师、二年级的哥哥姐姐求助;当遇到开心和快乐的事情时,也可以通过写“爱心纸条”与周围的人进行分享。活动中,学生既可以是倾诉者,也可以是倾听者。在倾诉与倾听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建立起了新的同伴关系,彼此互相合作、信任,从而对学校与班级产生亲近感,进而喜欢学校。
(二)校园植物大揭秘
首先,师生共读植物主题绘本,如:《奇妙的中国植物》、“一粒种子的旅程”系列绘本(《蒲公英》《牵牛花》《向日葵》)、《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科学知识,接受美学教育和艺术熏陶。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进行对口班级联合活动——校园绿化。学生合作种植与养护植物花卉,在此过程中,学会积极改正错误的行为,初步形成责任感、是非观。
(三)班级Logo创意汇
经观察发现,一年级新生大部分以个人利益为先,缺少班级责任感。基于此,“班级Logo创意汇”活动应运而生。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物型空间,在学校“1+40绘聚场”的“智绘树”下开展活动。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阅读绘本《我是彩虹鱼》,引导学生了解到:个人的美丽外表并不能带来幸福,与人分享才能收获快乐,对人付出友情、融入集体才能得到更多的爱。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智绘树”下团队合作设计班级Logo。学生集思广益,用一双双巧手画下了寓意丰富的班级Logo,并把班级Logo印刻在“智绘树”下的太阳灯上,班级文化在这“智绘树”下生根发芽。一年级学生在富有创意的团队活动中,对班级和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在“绘本时光驿站”真正体现了“我快乐、我探索、我成长”。
“绘本时光驿站”寻宝记课程,围绕融入集体、人际交往、遵规守纪、品德养成四个发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生沉浸其中,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友爱互助的“绘本时光驿站”里找到学习伙伴,一起结伴而行,快乐长大,完成社会适应,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