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精准化”安全管理机制 落实学校安全管理“1324模式”
作者: 刘家山 廉光岳东阿县教体系统健全“精准化”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学校安全管理“1324模式”。“1324模式”即一防、三重、两抓、四化,大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一防”是风险预防,以预防为主,强化师生防范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编制《东阿县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手册》系列4册,涵盖法律法规、日常安全管理流程、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典型案例等内容,对手册开展全员大培训、大推演、大演练工作,提升应急处置的意识和自救技能。
“三重”是重安全职责落实、重日常监管排查、重隐患整改,加强校园安全监管责任。首先,重安全职责落实。学校根据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切实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及其工作流程,特别是加强了上放学时段校门口值班警戒和日常带班值班巡校的职责落实。其次,重日常监管排查。东阿县教体局成立三个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巡查组,每月开展3-5天的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巡查,结合教职员工职责自查、学校自查、县教体局督学督导,建立“立体化”监管防控体系。再次,重隐患整改,围绕学校安全管理人的思想、安全意识、职责责任是否落实;制度、日常管理流程、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整改措施是否及时到位,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真正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两抓”是抓安全管控时间节点、抓专项整治防范。开齐开足安全课程和常规“1530”安全教育提醒,特别是学生上放学、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适时开展专题教育,以及高考、中考等各种大型考试、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操作规程的培训、应急方案制定与演练等。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要求契机,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安全管理台账,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点,把隐患“清零”、把风险“清底”,推动学校完善各项防范措施、着力消除盲区漏洞。
“四化”是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监督管理流程化、安全教育课时化、应急处置简约化。首先,安全管理规范化。通过建章立制,制定与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张贴安全疏散标识、日常安全管理、职责、应急预案及流程,确保学校各项安全工作都有章可循,做到全面、细致、便于操作。其次,日常监督管理流程化。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管安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业务及安全预防管理由规划—落实—排查—整改—维护五个流程全覆盖,既按照规范完成业务,又能达到关口前移,安全预防规划设计(每年度、每学期、每周或者每天),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师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再按照每天上学前、课间、课上、活动、放学后工作的时间顺序和流程要求,完成工作所涉及的安全提醒、安全措施、安全排查、隐患报告、整改、安全防范等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再次,安全教育课时化。创新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保证每周1课时,充分发挥课堂安全教育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教材、课时、师资、经费”四落实,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确保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系统、科学地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最后,应急处置简约化。通过在校园内适当位置规范张贴应急预案(含处置流程)和推演、培训,能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到“三个及时(及时救助,及时告知和及时报告)”和“四个关键环节(首遇责任人、班主任、学校医务人员、学校安全分管领导)”责任,明确应急处置各阶段的对应事项及相应责任人,简约明了说明应急处置内容、步骤,及时有效地进行伤害救助,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有效防范和避免相应法律风险。
下步,县教体局将持续开展大培训、大排查、大推演、大演练活动,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责任,时刻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推动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全面落实,打造教体系统安全、有序、和谐的育人环境!
(作者单位:东阿县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