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思路探析

作者: 刘晓辉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初二阶段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大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解读单元导语为基础,精心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

采用横向视角,反复揣摩教材编排意图。依托统编语文教材的“双线组元”结构,对一个单元的不同教学板块进行横向串联概述,抓住教学重点,突出不同板块之间的关系,为提炼大单元学习主题奠定基础。将教学主题与学生学情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审美和情感需求,让他们在掌握基础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领会古诗文中的审美元素和情感意蕴。结合以上内容,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依据单元导语中“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获得美的感受”“陶冶情操”“诗文的意境”等关键词和关键句,提炼出“寻山水之美、悟山水之意”学习主题。以宏观的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古人山水情怀,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山水文化意蕴。

二、以探索重点知识为核心,全面创设大单元学习情境

建立网格式、分级式、树状式等不同形式的重点知识网络,对整个单元知识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梳理串联,构建一个系统化、连贯性的学习框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语文核心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创设大单元学习情境。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创设大单元学习情境。

“山水寻梦”旅行社发布了一则征集帖——亲爱的同学们:“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本旅行社推出了“跟着古文去旅行”系列旅行活动,诚邀大家共赴三峡、茅山、承天寺、富春江四地,领略山川之美。现在,旅行社以制作明信片为主线设计三个任务,绘画师描绘景物、配音师朗诵音频、演员角色扮演作者,同学们合作完成山水单元明信片制作。期待大家参与!

任务一为吟诵山水。声情并茂吟诵四篇文章,在明信片上使用二维码,读者扫一扫就能听到优美的朗读音频。

任务二为描绘山水。请选择你最受触动的景致,为其绘图。

任务三为寻意山水。明信片背后,尝试模仿陶弘景或吴均的口吻,写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寄给友人。

三个任务以大情境为主题,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并读出文章骈散特点和音韵美;通过图画设计,借助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通过寄情友人,学生对山水之景、山水之情获得更深的理解,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怀。学生不仅在阅读中积累基础知识,还能在思想和情感层面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灵秀之美。

三、以总结单元知识为抓手,全面推进大单元学习深度

大单元学习强调以单元为整体,从宏观视角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单元知识总结作为关键环节,犹如一条主线贯穿大单元学习的始终,能够有效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习评价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使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真正落地生根。

例如,运用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推进单元总结与复习,组织学生开展 “走进自然,描绘美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公园或郊外观察自然景色,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自己看到的美景,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将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说明,制作成电子相册或手抄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绘画作品,创作一篇写景短文或诗歌。在展示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从文言字词、句式、写景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加以传统单元综合测试,针对单元重点知识进行考察,全面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精炼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情境、深挖单元总结等多个途径,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大单元整合教学思路,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与进步。

(作者单位: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