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黄俊贤
摘要: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高校将赛教融合模式应用到篮球俱乐部教学中,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能得到显著提高。文章从高校篮球俱乐部的教学作用及赛教融合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入手,对赛教融合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旨在为高校篮球俱乐部应用赛教融合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篮球俱乐部;赛教融合模式
一、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篮球综合素质
篮球俱乐部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促进篮球教学水平的提升。现阶段,多数学生对篮球运动有着一定的认识,所以高校篮球俱乐部在开展教学运动时难度相对较低。在一般情况下,为更好地开展篮球教学工作,高校篮球俱乐部会依据学生的篮球基础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促进学生篮球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学生的潜力能得到充分激发,而且对篮球教学的期待较高,教学效果能得到显著优化。
(二)推动高校篮球育人教育改革
在过去一段时间,高校多是采用学练模式进行篮球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及运动技巧,并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开展与学情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影响,有效提升篮球教学水平。
(三)促进学生篮球水平均衡发展
篮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参与篮球学习的学生较多,这为篮球俱乐部的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篮球运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运动,仅仅依靠热爱并不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篮球综合素质,而通过篮球俱乐部教学,学生能依靠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掌握更好的运动技巧,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篮球水平能实现均衡发展。
二、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以赛促教,革新传统学练体系
篮球俱乐部与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存在明显区别,强调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有效提高篮球教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的改革创新。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应用赛教融合模式,能实现以赛促教的目的,促进篮球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篮球教学中,比赛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在比赛中得到充分锻炼。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三分投篮、运球接力等比赛,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来提高篮球教学的趣味性,并优化、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赛教融合模式时应注意对考核指标进行完善,确保竞赛体系的科学性。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考核指标及权重如表1所示。
(二)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篮球运动水平
通过赛教融合模式,学生能在比赛中加强对篮球技巧的学习,显著提高应用篮球技巧的能力,教师也能在比赛中分析学生的表现,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通过参与篮球比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而且能发现自身与其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方便在后续学习中进行针对性练习。
(三)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理论知识及运动技巧的理解更加深刻,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参与篮球比赛,学生的耐力、灵敏度、速度、力量等均能得到明显改善,对后续的学习及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以赛促宣,扩大篮球俱乐部影响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篮球俱乐部仅仅是在讲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外界对篮球俱乐部教学工作的了解较少,难以掌握篮球教学的进度及效果,且篮球俱乐部缺乏足够的宣传,不利于长久发展。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外界对篮球俱乐部的认识更加深刻,校园篮球文化得到了广泛宣传,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篮球俱乐部。
(五)以赛代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赛教融合模式中,篮球俱乐部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并在比赛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改进后续教学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通过比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后续学习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能提高学生的篮球素质。
(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高校篮球俱乐部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学生能在比赛过程中加强与队友的沟通合作,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团队意识。此外,通过比赛,学生能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拓展交际圈。
三、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
(一)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
要想保证赛教融合模式在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高校应注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高校篮球俱乐部应注意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并对学生实施逐级选拔,通过梯队化的良性模式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篮球俱乐部还应注意强化内部管理,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另外,高校应注意对篮球俱乐部的决策机制进行调整,以建设高水平篮球运动队为目标,规范篮球俱乐部的招生,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而提升篮球教学的水平。
(二)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教学育人目标
在篮球俱乐部教学中应用赛教融合模式,高校应注意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教学育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注意组建篮球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并明确成员的分工,合理设置教研部、综合部、竞赛部等部门,要求各个部门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篮球比赛。此外,作为传统篮球教学模式的补充,篮球俱乐部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教学育人为目标,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三)坚持动态分层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体力、耐力、篮球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在工作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坚持“适当拔高”的原则,帮助学生选择适当层次的比赛,并依据学生在学习及比赛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四)优化篮球俱乐部赛事活动
高校应注意优化篮球俱乐部赛事活动,在工作中合理选择篮球比赛,确保学生能得到适当的锻炼。高校篮球俱乐部应依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并合理控制比赛的难度、频率,加强对学生竞技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通过优化篮球俱乐部赛事活动,学生的规则意识及团队意识明显增强,养成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实现“学、练、赛”的协调发展。
(五)提供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加大对篮球俱乐部的资金投入,积极鼓励社会资金的介入,为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并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及运动设备,为篮球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学生出现突发性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篮球俱乐部应注意医疗团队的建设,确保学生在受伤后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此外,高校篮球俱乐部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赛教融合模式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教师资源。
(六)控制比赛频率
高校篮球俱乐部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理论知识及技巧,还应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比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知识与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在赛教融合模式中,教学重点应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篮球技能知识。因此,高校篮球俱乐部应注意避免学生频繁参与篮球比赛,而是在合适的时机借助比赛来活跃教学氛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改进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重视赛后总结
通过进行赛后总结,高校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比赛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为依据改进后续教学工作。高校篮球俱乐部应通过书面总结、自由谈话等方式开展工作,鼓励学生总结比赛情况,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了解篮球运动的特质,确保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节奏及强度有着更加充分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篮球俱乐部应高度重视赛教融合模式的应用,明确传统学练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教学育人目标;坚持动态分层式教学;优化篮球俱乐部赛事活动;提供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控制比赛频率;重视赛后总结等方式,保障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赛教融合模式应有的作用,以此实现篮球教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仲伟波,颜炳国,万泳睿.“赛练结合”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9).
[2]李俊.高校篮球教学与拓展训练的有效融合分析[J].保健文汇,2018(4).
[3]孙月发,张语,吕炳君,等.“赛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的应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
[4]赵丽娜.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赛教融合现状及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4).
[5]安莹.比赛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5(10).
[6]魏文婷,房纹萱.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0).
[7]王沁林.高校篮球赛事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13).
[8]景会锋,王淼,杨子鸣.体教融合背景下陕北高校篮球运动队管理系统的设计研[J].当代体育科技,2024(15).
[9]余国江,莫金锐.高校篮球文化产业的价值与功能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8).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