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中的艺术教育活动组织与开展
作者: 邓萍 鲁婷婷 周萍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职院校在境外办学活动中组织和开展艺术教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国际交流,还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然而,高职院校在境外办学模式中面临合作基础薄弱、资源配置不均、质量监控不足及文化适应问题等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寻找可靠的国际合作伙伴、优化艺术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多维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多元文化适应性教育等对策,以提高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效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文化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推动艺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采用境外办学模式,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将本国的艺术教育资源和理念传播到国际上,还能通过与海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吸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精华,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艺术教育体系。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不仅加深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还为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新的可能。
一、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中艺术教育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意义
首先,促进艺术教育的交流。高职院校采用境外办学模式,可以将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带入不同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实现跨国界的教育资源和经验分享。这种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国家间艺术思想、教育方法、文化价值观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其次,拓展艺术教育的广度。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校或开展联合项目,高职院校能将本国艺术教育资源传播到更大的范围,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这不仅涉及艺术技能的传授,还包括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传播创造性思维、审美能力和文化认同感等内在价值。
再次,增强高职院校影响力。境外办学模式不仅是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体现,还是增强高职院校影响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高职院校的品牌和声誉将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推广,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合作伙伴。
最后,加快教育资源的共享。第一,教育资源共享不仅仅包括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更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及创新实践等方面。第二,通过与国际伙伴的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第三,促进教育公平,使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或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艺术教育。
二、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中艺术教育活动组织与开展的现状
首先,合作基础薄弱。第一,文化和教育体系的差异常导致理解和沟通障碍,使得推广本国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模式时,难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育机构接受;第二,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缺乏稳定、长期的国际合作伙伴,增加了合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其次,资源配置不均。经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某些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也是一个问题,优秀的教师和艺术家可能集中在少数项目或地区中,而其他地区则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
再次,质量监控不足。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制订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统一质量标准和监控机制极具挑战。境外办学点的管理和运营涉及多方协调,统一各方对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要求,进而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存在较大挑战。
最后,文化适应问题。艺术教育深受文化影响,在跨文化教学中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当地文化相适应成为主要挑战。教师和学生需克服语言障碍、教学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差异,以及对艺术表达和欣赏标准的不同理解等文化差异。
三、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中艺术教育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对策
(一)寻找可靠的国际合作伙伴
首先,高职院校应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和调研,深入了解潜在合作伙伴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文化背景,确保所选伙伴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文化相契合。例如,在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在与明知专门大学合作时,双方在艺术教育和创新理念上的共识,使得合作在学术交流和学生培训项目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在确定合作伙伴后,高职院校需要与合作伙伴共同制订合作目标、责任分配、质量监控机制、长期发展计划,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共同努力,实现艺术教育活动的高质量组织和开展。例如,在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与恰达河齐技术学院建立的合作中,双方设立了联合评估团队,定期对教育项目进行评审,确保教学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最后,高职院校应利用国际网络和平台,如国际教育组织、艺术教育协会等,增加合作机会。这种持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将为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中的艺术教育活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艺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例如,加入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学院能够定期参与国际研讨会和工作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优化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为了确保境外办学项目的艺术教育活动能够高效地组织与开展,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项目质量成为一项关键任务。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全面审视和评估现有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习材料、财务支持等,以确定资源配置的优先级和方向。高职院校还应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旨在平衡不同项目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分配,确保每个境外办学点都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维持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
其次,高职院校应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分享教育资源,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和虚拟实验室,有效突破地理限制,实现资源全球共享。这种资源共享还能丰富教育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与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合作中,明知专门大学共享了一套在线艺术历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选择。
最后,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更新对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的质量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确保有足够的财政支持用于教育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化,包括引进优秀师资、更新教学设施、提供丰富学习材料等。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教育项目的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艺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多维度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定义清晰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这些标准和指标应涵盖教学内容的丰富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师资力量的专业水平、学生满意度、学习成果等方面。此外,在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应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和特点,确保这些标准和指标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需求。
其次,建立一个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审核的全面监控机制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内部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观察、学生反馈、教师自评和同行评审等方式进行,以持续监控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实施情况;外部审核可以邀请国际教育专家或者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教育项目进行客观评审,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内部和外部视角相结合的监控机制,可以全面评估教育质量,及时制订改进措施。
最后,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机制是多维度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意味着高职院校不仅要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教师、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反馈信息,还要根据这些反馈制订并落实具体的改进计划。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持续进行专业学习,以提高其对教育质量监控的认识。通过“评估—反馈—改进—再评估”的循环过程,高职院校能够确保境外办学模式中的艺术教育活动始终保持高质量标准,满足国际教育市场的需求和期望。
(四)加强多元文化适应性教育
在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中强化多元文化适应性教育,对增强学生在多元环境中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首先,高职院校应将多元文化内容整合进课程体系,设计涵盖多种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教学计划。例如,在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一门课程,专注于比较不同国家的艺术历史和现代表达,让学生学习艺术技巧,加深对全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此外,高职教师应注重方法多样性和互动性。比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文化交流活动,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习并体验不同文化。在境外办学的高职院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多文化艺术工作坊活动,让学生亲自尝试并展示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创作。
其次,高职院校需创建一个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提供语言支持、文化适应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适应新环境,并减少文化冲突。同时,高职院校要定期举办多元文化节日庆典、艺术展览及国际研讨会,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最后,高职院校要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教学能力。培训包括教授教师不同文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处理文化差异和解决文化冲突。
通过这些对策,高职院校能够营造丰富多元、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学习效率,为他们成为未来国际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院校、教师、学生、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高职院校不仅可以提升艺术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为构建和谐的全球艺术教育生态系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彬.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4(7).
[2]王林琳.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研究[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4(2).
[3]刘一峰,宋刘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校艺术教育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4(1).
[4]谭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钢琴艺术教育创新实践:评《现代钢琴艺术与教学理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4(2).
[5]种雪慧.在学校课堂中融入音乐艺术教育:《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评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1).
[6]蒋卫军.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探析[J].高教论坛,2023(8).
[7]张舒,郭强.我国高职院校境外办学的实践路径分析:基于全国82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3).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江苏高职教育境外办学‘何为、难为、应为、创为’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1320。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