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说视域下高职中兽医药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 纪丽莎 尹立红 高智华 齐雪茹

古文今说视域下高职中兽医药课程建设研究0

摘要:文章以中兽医药课程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欲与求知欲,通过引经据典导入新课,引入中兽医的辨症思维、哲学理论等思想,以现代金句对章节做归纳提炼,探索出中兽医药课程建设研究的思路与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兽医药;课程建设;中药;针灸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目标、思路、举措、要求四方面推进高校的课程工作落实,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举措,发挥每门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培育高质量人才。教师将中兽医药文化与现代时事教育有机融合,可以为思想教育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实效性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中兽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基因。推动中兽医药文化融入教学,既有利于拓展现代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为中兽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中兽医药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模式,对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兽医药课程的框架解析

中兽医药的基本思想是理、法、方、药,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动物与大环境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兽医学认为,天地为大宇宙,身体为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息息相关。中兽医药的阴阳、五行是物质,物质与气之间也是统一的关系,是一个整体。不论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还是脏腑经络,都是从整体出发,体现万物整体、联系、有序和动态的特点。因此,中兽医小可治病,大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在诊断过程中,中兽医不仅要注意局部病变,还要注重从宏观上、整体上去认识病证。例如,水火是在地球这个整体观下的阴阳辨证,心肾是在某一动物身体里面的辨证论治,且与大气候还要相一致。中药是对该中药用药部分的辨证,针灸是在整体环境下,对身体的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及近治远治的一种辨证。

二、中兽医药课程的学情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中兽医药的认知和兴趣情况,在2019级137个学生开始上中兽医药课程之前,笔者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对1本及以上中医书籍了解的学生有79人,另有58人不曾了解;以前有过接触中医经历的学生有23人,而未曾接触过中医的学生则有114人;对学习中兽医药抱有兴趣的有113人,尚有24人处于兴趣不确定状态;表示以后会从事中兽医工作的有74人,而对未来是否从事中兽医工作尚不确定的有63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中医书籍的了解较少,以前接触中医的机会也不多,但对学习中兽医药有较高的兴趣,且对未来是否从事中兽医工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当前,“00”后学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中长大,周边的一切都是电子设备,各种网络名词充斥着思想,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学习的积极性、认同感逐渐下降。

在此情形下,教师通过讲解中兽医药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辨证等方面,不仅能使学生获取专业的知识与概念,还能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培育人文关怀,从内心深处接纳中兽医药的浩瀚渊博,怀着敬畏之心投身于中医经典的研习,秉持严谨与传承的姿态,承接中医大家的经验和技能。学生因为好奇便会思考,因为不解便会探索。通过中兽医药理论,教师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中兽医药的理论、观念,增进文化自觉并稳固文化自信,让学生切实认同中兽医药文化、钟情于中兽医药文化,能够凭借一颗热忱之心为中兽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三、中兽医药课程的设计思路

在讲授中兽医药课程时,教师应按照开篇引经据典,以古典文学引入,以近阶段常用的金句归纳总结,用课程对比的方式开展,通过古典书籍里面的思想与现代思想相对照,用古典书籍开拓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用现代金句让学生掌握大政方针。同时,教师将时事完美融入课程,让每一章内容都能做到溯本求源、引经据典,让每一个结尾都能与时代脉搏相接近。

教师可以在中兽医药课程中加入现阶段发展的元素,通过典型案例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兽医药知识。例如,在讲解中药的功效和应用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中药在治疗动物疾病中的成功经验;在讲解针灸的原理和操作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针灸在动物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中兽医药课程中加入实验操作和实地考察,将教学内容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活学活用。教师还可以带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增加学生对中药的辨识度,扩充书本以外的知识。

四、中兽医药课程的章节总结

在中兽医药课程中,绪论加章节共有13个部分。绪论是对前人走到今天的一个脉络梳理,以及对全文的总结;前两章是将天地万物进行归纳,万事万物都有联系;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对身体的描述;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对病的辨症与诊断;第十一章是对药的讲解;第十二章是对针和灸的了解。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用中医的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它们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在每一章节中找到古文的出处,在结束时找到现代人的应用,起到前呼后应的作用。笔者对每一章节做的归纳如表1所示。

五、中兽医药课程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一)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引经据典和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进行讲授,既能让学生掌握中兽医药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又没有脱离实际,反而让理论与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在理论中找到实践的真谛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兽医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效果评估指标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这种讲解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三)评估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也有了积极的转变,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后主动学习的意愿增强。

六、结语

中兽医药这门课程为什么要引经据典?中兽医理、法、方、药的基本理念借助《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得以贯穿始终。推广中医书籍,让学生认识古典书籍,并对古典书籍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因为很多中兽医药知识往往都藏在经典古籍里面。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精神,多问一句为什么,有的时候反而为学生的创新创造了机遇,借此也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只有多思考才能产生新的认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中兽医药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中兽医的基本思想是理、法、方、药,这就是中医思维。用辨证的整体性思维去看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用阴阳的方法来看待现象与本质、内在与外在的关系;用五行的方法将事物进行归类,达到既对立又统一;用经络的方法看到事物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联系与分割的关系。在医学方面运用最原始的望闻问切、辨证识病打开中医思路;在处世方面运用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指导学生对事物的判断。

中兽医药这门课程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门特长。中药和针灸可以用在治疗方面,包括宠物的术后康复、老年动物的护理、瘫痪动物的治愈等。例如,制作可以佩戴的中药包,既时尚又可以预防寄生虫,还能增强免疫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中药加入动物饲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预防疾病。中药不仅包括植物,也包括动物和矿物质,中药生长在自然界,所以也服务于自然界,适用于任何大环境下的生物。

总之,中兽医药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文化,处处都体现了哲学的思想。教师不仅要传播中兽医药文化,还要继承与发扬中兽医药文化,在课前通过引经据典导入新课,课中用典型案例补充,课后以现代金句进行归纳提炼,探索出中兽医药课程建设研究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璐,张传勇.“德技并举,三延三研”模式的校地联动师生共进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2021(42).

[2]徐丽静,李卓娴,夏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15).

[3]傅晓晴.从八纲辨证的形成看八纲在中医辨证学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3).

[4]惠鑫,米新,王宽峰.蜜芽太极罐吸痧佐治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0(1).

[5]杨毅玲.中医四诊的延伸:隐症[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S1).

[6]郭新荣,马小卫.浅析杨继洲及《针灸大成》的学术思想[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5).

基金项目:2022年度廊坊市教育课题“十四五”规划课题“古文今说视域下高职《中兽医药》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1004。

(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