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P-2G-3S-4E-5D”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郭尧

基于“1P-2G-3S-4E-5D”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0

摘要:在智慧实训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场景日益多元化,教学和学习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通过多样化设备接入个性化内容将成为未来教与学的重要形式。文章从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着重研究智慧实训过程中教师、学生、课程、教材、资源、策略、工具、环境等要素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建立智慧校园环境下符合当代教育理念,体现现代职教特色,具备“全时空、全要素、全功能、迭代发展”特征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智慧实训教学模式;师生成果画像;大数据分析

一、政策背景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文件指出,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的强大作用将有效助推教育大资源的形成,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学与实训新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智慧实训

智慧实训,是基于“云+端”应用的汇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加多维、高效、全面,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模式、教学资源、平台搭建、评价方式等元素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研究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是指以职业院校形态的系统变革为支撑,以智慧校园环境为基础,对实训过程、动作捕捉、数据分析、诊断改进等主流教育活动进行全新设计,实施以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智慧,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具有创新性、个性化、自主性、高效性、融通性、持续性等特征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

(二)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首先体现在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特点上。目前,大数据概念的主流定义为IBM公司提出的“5V”特征,即数据量大(Volume),待处理分析的数据规模大;速度快(Velocity),数据的增长速度快;类型多(Variety),数据类型可以归为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最终转化为数据流;价值(Value),大数据的处理成本大,分析数据其实是在分析有价值的过去,能体现一定的意义;真实性(Veracity),数据量大会带来数据失真的情况,所以在分析数据过程中还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

三、传统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生层面: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传统实训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授实训基础知识和具体操作的基础上,示范操作后让学生练习、对照、纠正、反复练习的模式。这种实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要求,难以收获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师层面: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不能促进教师进步和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在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绝对的主角。教师“填鸭式”教学方式、简单的实训操作示范,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训实际给予充分的指导、解惑,这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出现优秀的实训成果。长期付出的教师看不到学生具体的实训表现,容易产生落差感,进而产生职业倦怠,教学动力不足。

(三)学校层面: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

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不利于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不利于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不能满足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不能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无法为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等提供有效支持。

四、构建基于“1P-2G-3S-4E-5D”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行动研究、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概念内涵与变革取向、智慧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师发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探究职业院校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新型智慧实训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

(一)在理论学习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提高能力

笔者采用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网络搜索、学习专著、阅读刊物等方式,学习智慧校园、智慧实训、实训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实践智慧,用以指导团队。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持续推动创新实践

通过参观学习、深入调研、开展讨论、论证方案等方式,笔者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智慧实训建设,以及智慧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交流、研究,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通过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构建了交流平台。借助课题研究的契机,教师分别参与了多项市级、省级以上信息化和教学培训,获得了充足的、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拓展了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邀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江苏同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一同参与技术研究,融入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和技术,构建智慧实训建设的新模式。

(四)构建基于“1P-2G-3S-4E-5D”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

“1P-2G-3S-4E-5D”,即1个平台(Platform),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平台;2个目标(Goal),以实现智能实训和教学诊断与改进为目标;3个阶段(Stage),在智慧实训平台上,学生通过基础性学习和训练、提升性学习和训练,将训练成果形成技术标准;4个拓展(Extension),在智慧实训平台上可以实现技能竞赛、企业实岗、创新、创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并形成相应技术规范;5个维度(Dimension),通过智慧实训平台的使用,实现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学校五方面自我诊继与改进,如图1所示。

在动作捕捉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上,教师发布物流实训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平台对学生的实训步骤和过程进行定点动作捕捉、记录,形成数据。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系统接收学生的实训数据样本,对实训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后,大数据分析系统对该学生进行数据建立,形成该学生的实训成果画像。同时,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实训课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教学过程,判断教学成效,并对教师建立数据库,形成该教师的教学成果画像。大数据分析系统将画像数据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根据画像数据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

(五)建设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以“1P-2G-3S-4E-5D”的智慧实训教学模式为基础,建设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该中心以物流仓配一体化实训为主,包含物流仓储与配送实操实训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训两部分,二者是穿插进行的,密不可分,但各有侧重。物流实操实训重在通过真实业务掌握仓储的收、发、存、退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要领,并学习仓储运营管理方法。智慧物流实训重在让学生熟悉仓储管理系统的后台配置和系统策略规则,并通过各种复杂的仓库实操学习,提高系统使用能力和业务管理能力。

智慧物流实训中心配置仓库管理系统,沉淀了物流企业多年仓储物流管理经验,使用真实运用于生产的WMS系统并配合真实的物流设备,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仓储作业技能。实训基地总面积一千平方米,由收货作业区、天狼货到人拣货区、地狼货到人分拣区、流利货架拣货区等功能区域构成。

在智慧实训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平台的使用,经过学习、实训,大赛训练、企业实岗,不断完成自我诊断与改进。教师通过平台的使用,经过理论教学的实施、实操的培训、技能大赛指导、企业跟岗,不断完成自我诊断与改进。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物流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初步实践“1P-2G-3S-4E-5D”智慧实训教学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近几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获取率达100%,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成果显著,获得国赛金牌3枚,省赛金牌10余枚。

总而言之,在智慧实训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场景日益多元化,教学和学习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何孝容.“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J].财富时代,2020(9).

[2]曾旭婧.基于“SPOC+SS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助产基础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科技风,2020(30).

[3]何卫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物流科技,2020(9).

[4]许婧.VR 技术在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7).

[5]许本勇.基于学校虚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的产教融合实践案例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17).

[6]王苑.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6).

[7]林婷.基于移动微课的信息素养课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职业教育,2019(11).

[8]夏晓晨.基于企业微信的高等教育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J].传媒文化,2019(31).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