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联合作战“非打击目标选择”

作者: 廉利民

浅析美联合作战“非打击目标选择”0

非打击目标选择或称禁止打击目标选择,是在联合作战中依据武装冲突法和交战规则,对禁止打击的目标进行识别、描述、提名和分发等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它是美军“联合目标选择与打击”任务的关键环节,对联合作战司令部精准拟制方案、高效指挥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军长期重视非打击目标选择工作,基于对政治因素、军事风险、武装冲突法和交战规则的考虑,禁止或限制联合部队在未获得特别批准的情况下对特定目标实施打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选择机制。随着我军联合作战一体化指挥体制的不断深入推进,研究美军非打击目标选择对我军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非打击目标的相关概念

《美军联合目标条令》指出,非打击目标是指为避免违反国际法、条约、协议或破坏与联盟伙伴和当地居民的关系,由适当权力机构指定的禁止打击的实体。非打击目标享有国际法的受保护地位,免受军事行动的影响。美军认为,只要附带损伤没超过攻击中所获得的整体军事利益,这种损伤都是合法的。非打击目标清单是指未列入占领或摧毁计划的地理区域、综合性建筑物和设施的名单。非打击目标清单通常以各军种和职能部门提名的非打击目标为依据,根据特定的程序,最终由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批准产生,具体流程在本文第四部分详细论述。

同时,理解时要注意与限制打击目标区分开。限制打击目标是指为避免干扰军事行动,目标完成审查后拥有某种特定的限制性而无法下令对其实施打击。例如,不能在白天实施打击、不能使用致命性武器实施打击等。对限制目标打击的行动必须要在作战指挥部统一协调和批准后才能实施。

浅析美联合作战“非打击目标选择”1
1954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中明确规定了战时保护宗教文化设施

非打击目标的分类

根据目标实体的自然属性,美军将非打击目标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类。传统类是指位于作战行动地理区域内的工程设施、单位和其他物理实体,如堤坝、医院、学校、宗教和文化建筑等。非传统类是指性质较为抽象,通常与跨国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结构有关的对象,通常包括计算机网络、网站、IP地址和银行账户等,判断该对象是否属于非打击目标,主要取决于其服务支持的对象。另外,根据目标政治、舆论、法律等方面的敏感性,美军作战司令部将传统类非打击目标具体划分为两类:高敏感类(类别1)和低敏感类(类别2)。

类别1:高敏感类 是指武装冲突法、具体行动的交战规则及其他国际和国内法等所列举的非打击设施。这些目标是构成非打击目标清单的核心内容,美军将其区别为9类:①外交部、外国使领馆、责任区内其他国家主权的非军事财产;②宗教、文化、历史机构等的建筑和墓地;③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北约)和非政府组织(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特赦组织)的财产、装备和人员;④医疗设施(包括军用和民用);⑤公共教育设施,包括非军事学校、学院、大学、儿童/日托中心和教育机构;⑥难民营和集中营;⑦战俘营和政府拘留设施/监狱;⑧交战可能导致无法控制的污染的设施,包括对积水、溪流和河流的污染;⑨交战可能会导致平民地区发生洪水等灾害的大坝和堤坝。

类别2:低敏感类 是指除类别1之外,可能应纳入非打击目标清单的设施。主要包括6类:①非军用住所和财产,包括平民私人住房、家庭住房或政府财产;②民间集会场所,包括运动场、体育场、跑道、公园、市民和会议中心、剧院、游乐园、市场和娱乐设施;③公共事业单位和设施,包括生产分配运输民用电力、石油或水的设施、商业燃料服务站、民用公共交通设施、供水设施、废物处理设施、城市燃气供应设施、消防站、邮政设施、警察局、民防设施、金融机构;④生产、销售或分销民用食品的农业加工和储存设施;⑤会释放出污染空气、食品、土壤或水资源的有毒化学物质潜在风险的公用事业、工业设施和仓库;⑥功能和用途未知的设施或建筑。

根据相关规定,美国防部长或总统根据军事或政治局势的要求,可以对非打击目标的类别进行修改,其变化将反映在特定行动的交战规则或行动指挥的指导性文件中。

对非打击目标的保护规则

武装冲突法要求所有军事人员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只针对军事目标实施攻击,避免打击(袭击)平民、非战斗人员或物体,这是“区分原则”的核心要义。美军在作战行动中对待非打击目标的一般规则通常区分以下情况。

独立的非打击目标 通常情况下,这些目标与实现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和指挥官的意图无关,受国际法及特定交战规则的保护,因此不能对其实施打击。然而,当其被用于军事目的,服务于敌方军事行动时,将失去受保护地位,成为合法打击的军事目标。比如,医院建筑属于独立的非打击目标,但当其被用于储存武器时,使用目的发生了变化,经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或授权人员的批准,可对该实体进行打击。

紧邻或位于军事设施内的非打击目标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必须假定这些实体享有受保护地位,并列入附带损伤评估计划,采取“损伤减弱技术措施”。在计划打击军事设施时,指挥官必须对打击可能附带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其他负面影响作出预判,确保附带损伤不超过预期可获之军事利益。

“两用”目标 美军认为,两用目标是同时具有军事和民用(非战斗性质)双重目的或功能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是指与政府指挥和控制相关,为平民和军队提供支持的目标,如国家通信基础设施、媒体中心、国家电力等。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形是,当民用设施或建筑实际处于军事占领的状态,指挥官则需要基于当时的情报信息判定目标的性质。例如,敌方出于履行对占领区暂时行政管理或控制目的,则可能被判定为“两用”目标;但如被用于实现军事目的,服务敌方作战行动时,则可能被判定为合法的军事目标。美军在特定交战规则中对打击“两用”目标作出授权或禁止。对于“两用”目标物理边界内工作的平民,在附带损伤评估时,他们应被列入非战斗人员或平民伤亡评价指标。

人盾 人盾是战斗员为阻碍敌方对己方军事目标的攻击而在军事目标周围设置的平民或非战斗人员。如果平民或非战斗人员为支持交战一方而甘为人盾,其将失去受保护地位;如果他们是被交战一方迫使或欺骗作为人盾,则仍属于受保护人员。非自愿、不知情或者地位不明的人盾必须被列入附带损伤评估,人盾的存在直接将附带损伤评估提升到人员伤亡评估阶段进行考虑。

浅析美联合作战“非打击目标选择”2
2016年版美国防部《战争法手册》封面
浅析美联合作战“非打击目标选择”3
美国2013年版JP3-60《联合目标工作条令》封面

生成非打击目标清单的流程

将非打击目标清单、联合目标清单和限制打击目标清单进行对比与审核,将为联合作战指挥官最终批准建立联合一体化目标清单提供重要参考,这是确保拟打击目标能够合法的关键。美军对非打击目标的选择和非打击目标清单的生成阶段划分比较清楚,从计划准备到确认批准,再到清单的维护和分发执行都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基本流程,主要有以下五个阶段。

非打击目标识别、功能描述和提名。美军规定,所有与打击目标相关的主体,包括战斗支援局、军兵种、各组成部队、联合机构间协调小组、同盟伙伴及非国防部机构等,都有责任尽可能精确地识别和描述非打击目标的功能特征,并及时向负责的作战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美国政府部门或机构报告相关信息。美军通常鼓励提名主体定期通过GPS定位系统提供非打击目标设施的精确中心点和外部轮廓拐点,以此确定目标基本形态,为附带损伤评估和采取减弱措施提供有力数据。

拟制非打击目标清单。美军非打击目标清单通常包括国家代码、目标识别码、类别代码、目标名称、地理坐标等信息。针对传统类非打击目标,美军在现代综合数据库(MIDB)内根据其功能特性分别指定了相应的类别代码,提名主体通过访问现代综合数据库或将目标信息传递给相应协调员来获取非打击目标的类别代码、坐标位置、标识码等相应信息,也可以通过访问联合目标选择与打击工具箱自动获取。在数据库内没有相应类别目标时,可依据数据库变更请求(NOM-DCR)程序向国防情报局请求提出新的提名,并提供相应目标基本信息,以供国防情报局完成数据库的更新。针对非传统类非打击目标,美军目前主要依托在清单中手动录入(如IP、账户、计算机网络等),相应数据库也在逐步完善。

美军非打击目标清单的协调通常由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或联合部队指挥官参谋部的相应职能部门完成,比如军法参谋、联合机构间协调小组、盟军联络人、民政局或其他具体行动相应机构,协调失败可能导致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友军的损伤、财产的无意损坏或任务的失败。非打击清单确认后通常由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批准。

浅析美联合作战“非打击目标选择”4
美军联合目标攻击管制员对打击目标进行审核

非打击目标清单的生成和维护。美军非打击目标清单的生成和维护是一项指定的任务,由作战司令部非打击目标协调员经常、例行性的审查。在非打击目标功能性质发生变化,丧失战争法的保护地位,或者根据行动变化合法军事目标不再具备军事功能时,作战司令部可以与联合参谋部协调对清单进行删除或扩展。经常性的维护将确保为作战计划制定和作战管理系统提供最新的信息,以支持联合目标选择与打击的筹划和作战损伤评估。

非打击目标清单的分发。经批准后,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应确保非打击目标清单及时分发给所有下属部队、盟军和支援司令部。美军目前发布的主要手段是,运用现代综合数据库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复制清单,将清单副本通过联合全球情报通信系统、秘密互联协议路由网或其他共同决策战斗管理系统进行分发。对于盟军和其他没有连接到作战指挥系统的单位和组织,美军会依托网络、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进行,以确保最广泛地分发至组成部队、联合特遣部队及联合目标选择打击和战斗评估伙伴。

非打击目标清单在作战行动中的运用。在计划和实施打击前,美军作战司令部必须查对最新的非打击目标清单,确保其中的目标不在联合目标清单或限制打击目标清单上。前述任何一种清单的内容发生任何变化,美军作战司令部都会与其他清单对比找出差异。如果打击合法军事目标可能造成邻近非打击目标的损伤,美军作战司令部将进行附带损伤评估和采取损伤减弱措施,如果无法减弱非打击目标的附带损伤,则依据交战规则提高打击的审核和批准权限。

责任编辑:李 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