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作者: 王培英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在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特别是新《课标》背景下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本文介绍了教学背景,并确定了教学目标,包括核心能力和知识的确定以及可衡量的教学目标的设定。然后,通过评估新《课标》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并解释了文本选择的理由和依据。接着,文章着重讨论了教学活动设计,包括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结合教材构建有效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及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技术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如课堂探究和合作学习,并强调了个性化教学和寓教于乐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总结和展望,强调了教学资源和环境、课外拓展与应用的重要性。本论文可为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大单元教学 文学类文本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2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调整与创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设计和实践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尤其是开展文学类文本的教学,成为教师们面临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在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重点关注新《课标》背景下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首先,我们确定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本单元中应达到的核心能力和知识,并设定了可衡量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实践性。接下来,我们评估新《课标》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文本资源,并解释了选择文本的理由和依据。通过细致的文本选择和组织,我们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我们还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确定学生在本单元中应获得的核心能力和知识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2.设定可衡量的教学目标并描述具体的学习结果
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具体的学习结果: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能够撰写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作文或故事;学生能够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并能够理性评价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文本选择
1.评估新《课标》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
为了选择适合教学的文学类文本,我们需要对新《课标》背景下的相关文本进行评估。评估文本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首先,我们将仔细阅读和分析新《课标》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通过了解文本的题材、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同时,我们还会评估文本的复杂程度和适应度,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其次,我们将研究文本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考虑它们是否具有文学价值。我们会关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对读者情感和思维的引导作用。最后,我们还将考虑文本与教材其他内容的衔接和呼应,以及文本在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意义。我们希望选取的文本能够与教材中其他单元和主题相互补充,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探索。
2.确定教学内容,包括文本的选择和组织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将综合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文学类文本,并进行组织,以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首先,我们将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应涵盖多种文学类型,如小说、诗歌、戏剧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我们将挑选既具有经典价值,又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我们将设计文本的顺序和结构,以建立起连贯的教学线索和主题。在组织上,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主题或文学流派进行分类,或者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需求进行排序。通过合理的组织,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培养其跨文本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后,我们将引入适当的辅助资料和资源,如文学评论、相关影视作品和文化背景知识等。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3.解释文本选择的理由和依据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选择文学类文本的理由和依据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我们注重选取具有代表性和经典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认可和赞赏。它们反映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题和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文化和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其次,我们重视文本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联性。教师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和成长经验相关的文学作品,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对作品内涵和主题的深入思考。另外,我们考虑文本的适应度和可理解性,确保文本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作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我们还会考虑文本之间的多样性和时代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我们也会选取一些当代作品,使学生对当代文学有所了解。
三、教学活动设计
1.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将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涵盖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技能,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我们将设计听力活动,通过播放录音或朗读文本来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这可以包括听取文学作品的语音朗读,理解情节、人物和意义,或者听取与文学相关的音乐、歌曲和戏曲,增强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其次,我们将进行口语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演讲或小组合作,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这包括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彼此之间的意见交流和分享,以及对角色和情节的口头表演。接下来,我们将设计阅读活动,包括独立阅读和合作阅读。此外,我们还将设计写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包括个人作文、续写故事、创作诗歌或戏剧场景等。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我们旨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2.结合教材建构有效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为了构建有效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我们将充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首先,我们会设计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活动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读文本。其次,我们会设置小组合作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以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和情感投入。接着,我们会设计写作任务,既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我们也会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项目研究和展示。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数字工具进行多媒体展示,探索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以及与当代社会、科技的联系。最后,我们会设计评估任务,用于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任务可以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演讲、小组展示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成长的机会。通过结合教材,我们将建构有效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我们将积极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技术,借助先进的工具和资源,以更生动、多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首先,我们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与文学作品有关的音频、视频和图像素材。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文学作品的电子版文本、插图、音频录音等,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和魅力。其次,我们将利用互动技术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通过使用电子投票器或学生点击器等设备,我们可以开展问答游戏、投票调查和互动答题等活动。这种互动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引入虚拟实境(VR)和增强实境(AR)技术,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文学体验。通过使用VR头显或AR应用程序,学生可以进入文学作品的虚拟场景。这样的体验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洞察能力。通过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技术,我们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灵活、丰富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1.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课堂探究、合作学习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支持,我们将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首先,我们将对学生进行差异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学习能力水平。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将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为每个学生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其次,我们将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我们将提供图像、示意图和视觉展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而对于听觉学习者,我们可以提供音频资源,如录音和讲解,以增强他们的听觉理解和记忆能力。接下来,我们将注重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提供额外的指导和支持,例如一对一辅导或小组交流互助。通过个性化教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支持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
2.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差异化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我们将实施个性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支持,以帮助他们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首先,我们将进行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的详细分析。通过观察和评估,我们会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学习能力水平。其次,我们将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偏好和学习风格,我们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探究活动、角色扮演等。接下来,我们将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目标设定。我们将与学生合作,让他们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学习计划。同时,我们将注重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提供个别指导和专门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通过个性化教学,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支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3.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我们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融入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技能。首先,我们将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课本角色扮演和书展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通过朗读、表演和书籍展示来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其次,我们将引入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绘本、漫画、报纸、杂志和电子书等。这些材料涵盖丰富的主题和风格,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广泛阅读兴趣。接下来,我们将运用技术工具和互动平台来增强阅读体验。此外,我们将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学会提问、分析和推理。通过引导学生识别文本中的重要信息、理解文学元素和主题,以及进行推理推断,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我们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为基础的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探讨,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文本,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借助多媒体和互动技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通过实践和探索,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应琳珺《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新课程》2022年41期。
[2] 孙秀丽《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年第5期。
[3] 师文瑞《初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策略》,《今天》2020年第14期。
[4] 王成容《探析初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课外语文》2019年第7期。
[5] 张一林《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困境与消解——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实践》,《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