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教学法的应用要点分析
作者: 臧明霞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倘若一直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语文知识,语文的课堂氛围就会十分沉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合理地运用趣味教学法,让语文课堂极具趣味性,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但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旧有很多问题,给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带来了阻碍,可见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仍旧需加强探索,本文就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趣味教学法 应用要点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20.015
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要,但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难以得到提高。对此,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对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创新,加强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使用更多新颖趣味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得以弥补,以便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综合成绩与能力的发展。
一、趣味教学法的内涵
趣味教学法,指的是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情趣为出发点,同时加强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属于新型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往往对新颖事物感兴趣,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特点,不仅可以让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视野得到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趣味教学法的应用还同时提倡和注重实用性,除了需要关注趣味教学法的形式,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以便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可知,小学生往往对熟悉知识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尽管语文的学习多以母语知识讲述为主,但是若长期没有新鲜感内容,就无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而使用趣味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变成生动趣味的故事,课文教学也更加的生动形象,让课文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升。同时,猜字谜也是趣味教学法中的一种,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猜字谜游戏,这样可以让学习更加的轻松,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语文知识学习,绝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即可,更是实现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悟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其成为思想领域上的巨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打破教材的局限,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如在教学与童话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实施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来扮演其中的角色,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童话中人物的心理发展特点,也能对课文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大大提升。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很容易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不仅如此,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这种情况,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使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与语文知识学习有关的小游戏,如成语接龙、击鼓传花等,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自然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任何的教学活动都需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要致力于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这样小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应用趣味教学法也需要按照遵循学生主体的原则。在使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中,要综合地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以及认知等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趣味教学法的作用。
2.适宜性原则
所谓适宜性原则,指的是在使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保证合理进行取舍,选择对课堂教学有益的方法,避免趣味教学法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调味剂,对趣味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取舍,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趣味教学法的实质性作用,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
3.审美性原则
趣味教学法在应用期间,还需要遵守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的是发挥出趣味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出美的熏陶作用,来培养小学生对美的体悟和感悟能力,让语文知识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凸显。如此,不仅满足《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要求,也能赋予语文教学灵魂。要想真正地落实审美性原则,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与美有关的内容与教学进行结合,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趣味教学法的作用。
四、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如今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语文教学纷纷就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可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乐观,甚至在教学中依旧有不少问题。比如说,很多教师仅是表面重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未进行落实,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还有部分教师尽管落实课程改革要求,但是在创新和改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课程改革并未结合学生的爱好、性格和需求,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样的方式也难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趣味教学法与小学生的性格等方面是相符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应用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认知与学生的认知脱节。趣味教学法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同时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但是很多教师一直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判小学生的喜好,忽视了时代和社会因素对小学生认知的影响,导致在使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学认知与学生认知脱节的问题,趣味教学法的价值也无法展示出来;第二,趣味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偏离。在使用趣味教学法期间,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注重将趣味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联系,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导致趣味教学法也无法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对此,在使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仍旧需要加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掌握应用要点,才能显示出趣味教学法的价值。
五、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1.开展游戏趣味教学
如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兴趣,而且对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也有诸多益处。很多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一直使用死板的方式,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受到了影响,对此更加需要加强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趣味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游戏教学是趣味教学法中的一种,可以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内容时,为帮助学生对每个人物形象有更好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活动。首先,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文章人物的形象有初步认识,然后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人物;其次, 根据学生自己选择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对表演的内容有良好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当学生表演后,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合理的点评,及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良措施;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表演情况,深入地分析文章中的各个人物形象,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廉颇与蔺相如的爱国情怀。整个流程下来,学生不仅在快乐的氛围下对语文知识有了良好的学习和认识,而且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提升。
2.开展儿歌趣味教学
儿歌也是常见的趣味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会选择以儿歌为辅助工具,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儿歌为载体来开展趣味教学,借此来点燃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大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在正式开展教学前,就可以为小学生们播放《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让小学生学着唱这首儿歌。然后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下来,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第一,阅读完文章后,你们知道小小的船是什么吗?指的是圆月还是弯弯的月牙呢?第二,小女孩在月亮上看见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在此阅读文章,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将文中重复的字去除后,文章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当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趁机为学生讲解叠词的知识和形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大大地借助趣味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开展情境趣味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情境为载体开展趣味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部分知识时,在讲解文章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与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电影,在观看完电影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与抗日有关的资料,从而更好地理解五壮士自身的献身精神。在完成这些教学环节后,还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学习完文章后,你学习到了什么?整篇文章是紧紧围绕哪个字而进行的?你对哪句话的印象最深刻?能说一说理由吗?经过这些环节,来提高学生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最后,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其他的与抗日有关的英雄事迹,并趁机加强对小学生的爱国教育,这样不仅让语文教学更加有趣,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
4.开展生活化趣味教学
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增加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生活中与语文有关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上,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如在教学《影子》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其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影子,让学生纷纷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有趣的影子,并进行积极的讨论,然后将合理地引入文章中的内容,让学生对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影子有良好认识,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在整个教学期间,还可以与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为学生展示多个方位的影子,来提高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如此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大大提高。
5.开展互动趣味教学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课堂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甚至几乎没有,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就需要转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并注重在教学中增加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小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讨论,来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便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爬山虎”进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爬山虎的认识,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爬山虎?接下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爬山虎的脚有什么样的作用,经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就会得到答案:原来爬山虎是植物。自然就会对这个植物产生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共同的互动下来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且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强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顺应新课改发展趋势,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而且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对小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以及能力素质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玲《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知识文库》2022年第1期。
[2] 陈红霞《浅析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试题与研究》2022年第1期。
[3] 加达《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12期。
[4] 罗玲凤《趣味教学法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第29期。
[5] 慕亚妮《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学周刊》2021年第34期。
[6] 赵旭琴《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课外语文》202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