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作者: 白弋枫[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环节和组成。云南高职院校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强化使命担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供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制度保障引领等途径,更新高职育人范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实现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1-0045-04
西部地区涵盖六省五区一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2%,拥有全国27%的人口,其发展水平关乎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基地,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云南高职院校在服务经济发展、增进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云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探讨云南高职院校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云南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需要大量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云南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需求和发展特点,结合院校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语言教学和专业培养的协同育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大批具有较好语言沟通能力、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和文化、知晓我国产业优势并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跨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实现技术交流与合作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中,积累了一定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经验。云南高职院校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对共建共享的农业、交通、旅游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转让和培训,既可以将中国优势领域的技术和经验推广给沿线国家,也能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内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3.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合作的倡议,还是文化交流的倡议。云南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文化活动、招收外国学生等方式,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增进了对彼此国家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尊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又为后续云南高职院校的办学和学生实践教学走出国门奠定基础。
(二)推动云南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1.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立足地域和专业优势,更要以教育交流为纽带拓展各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为云南高职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通过与沿线国家的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等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升云南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同时,云南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项目不断推广到国际市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得以提升。
2.优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一个根据市场需求和办学优势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云南高职院校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云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的特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3]。
3.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云南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育人有方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云南高职院校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学习交流、培训进修,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合作研究等,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1.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云南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共生关系[4]。云南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加强培养适应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云南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培养大批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备国际沟通和业务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对外投资、贸易往来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
2.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尚有一定差距。从云南省内来看,云南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云南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交汇点,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用好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内教育资源和产业优势互补,强化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云南高职院校在加强与国内外地方政府、企业、院校合作的同时,多渠道发挥教育优势开展人才培养。一方面,结合云南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等针对性较强的社会服务,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发挥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开展合作,为其培养定制化的人才,帮助企业解决运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管理等问题,促进云南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逻辑
1.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5],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十多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6],合作区域从亚欧大陆延伸至非洲、拉美。
云南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南高职院校也应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需求[7]。一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云南高职院校可以依托院校专业优势培养大批道路桥梁、电力、自动化等专业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人才支持。二是在国际贸易方面,云南高职院校通过培养从事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运营等工作的专业人才,推动云南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深入。三是在人文交流方面,云南高职院校可通过培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外语等人才,助力文化旅游交流和跨文化沟通。
2.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9]。职业教育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担起新使命,在推动西部大开发、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彰显新担当,以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云南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于2024年印发了《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效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提质效“332工程”,更好地服务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云南高职院校立足云南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共谋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逻辑
1.明确云南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
一方面,要立足云南的区域特色,挖掘云南高职院校的地方产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特长,将自身发展定位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域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需求紧密结合,针对云南与周边国家在多领域的合作需求,培养技能强、视野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职业教育品牌;另一方面,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准学校人才培养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重点发展产业的切入点,分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技能要求,将其转化为云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真正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2.提升云南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首先,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专业设置及时反映国家布局和地方行业需求,不求专业多、范围广,力求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做精做强,锚定“一带一路”倡议,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材开发、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云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对教师专业基础、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以专业功底强、教学水平佳、国际视野广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赋能云南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最后,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的发展,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在向中国东部地区办学水平高的职业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正视云南高职院校办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
(一)优化教学资源供给,更新高职育人范式
首先,在把握好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适配度的基础上,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从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提高云南高职院校的供给水平,一是合理规划课程开设的内容和学段,专业课及时反映行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基础课铸牢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政课强化对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引领,同时针对专业定位,尤其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专业,开设跨文化交际、外语等课程,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二是用好信息化技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使云南高职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校学习、企业员工培训、跨境从业人员自我提升、国际学生在线学习的多元需求。其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高贯通、高本贯通、中高本贯通,厚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沃土,培育更多能工巧匠。最后,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岗位需求、课程教学、技能大赛和职业证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