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环节的探索

作者: 程娟 金璟

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环节的探索0

[摘           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学校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环节的设置,对职业本科学校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为例,通过对高职院校和职业本科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课程总体目标、课程课内实践内容、成绩评定标准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环节的设计原则并给出建议,对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环节的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课内实践;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1-0049-04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提“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同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它们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同时升格为本科院校,设置本科专业招生。职教学生跟普通本科生拥有了同样的学历起点,彻底打破了职业教育学历的“天花板”。2019年以来,国家又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从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到扩大招生规模,力挺职业本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也不断增加。据2023年6月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已有33所[1]。职业本科学校致力于培养的是处理现场问题、具备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普通本科或者研究型大学相比,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更注重‘理实一体’。”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特别提出,通过“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重大任务[2]。职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其课内实践的设置是职业本科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所在,专业基础课的课内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本科生要求50%的课时是实践课程。目前,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要求比例较高,但内容往往与高职相应课程完全一致。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师认为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更加突出。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实践课更多;和专科学校相比,理论更扎实。一般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师考虑到职业本科也是职业学校,对实践性的要求往往容易理解为与高职院校一致。

二、原因分析

高职和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有区别的。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高素质”到“高层次”,职业本科聚焦培养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所需人才,强化理论的教学和实践的分量,因而职业本科培养的人才满足了企业生产一线中“有技能、有技术、懂工艺、会操作、善管理、能创新”的用人需求。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职业本科学校与普通本科和专科学校各有侧重。《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职业本科不是高职专科的简单延伸,职业本科要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本科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一定高于高职专科,技术技能水平更是高于普通本科。

如果职业本科和高职的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项目设计完全一致,则无法在关键教学环节上体现二者人才培养方向的层次区别。即使课内实践项目选择一致,但设计环节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区别设计,以体现“高素质”到“高层次”的区别,形成培养“有技能、有技术、懂工艺、会操作、善管理、能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实现路径。专业、创新、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本科学生必须要锻造的三项能力[3]。

综上所述,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设计的原则一定要结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工程造价专业专业基础课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为例

本案例采用某职业本科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通过对高职和职业本科分别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课程总体目标、课程课内实践内容、成绩评定标准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

1.职业专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具有造价从业人员应有“诚信、守法、公平、公正、心细、严谨”的职业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定额、费用构成、预算文件的构成及编制概预(结)算的审查、招投标的标底及投标报价的编制、合同及索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招投标标书编制、成本分析及偏差调整、工程变更和索赔的技术技能,面向建设类企事业单位、工程造价咨询类单位的预决算、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咨询等职业岗位、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工艺设计、技术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胜任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较复杂问题、进行较复杂操作,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工程管理服务行业的项目策划与投资、全过程造价咨询与管控、招标代理职业群,从事全面数字造价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咨询型工程造价专门人才。

3.比较分析

职业本科在高职的基础上强调:培养胜任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较复杂问题、进行较复杂操作,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工程管理服务行业的项目策划与投资、全过程造价咨询与管控、招标代理职业群,从事全面数字造价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咨询型工程造价专门人才。在高职学生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性。

(二)课程总体目标

1.职业专科(高职)的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安装工程的图纸识读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能够解决安装工程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安装造价学习和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本科的课程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了解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物主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获得建筑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智能建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能根据各专业安装图纸进行较复杂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能够解决安装工程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3.比较分析

职业本科在高职的基础上强调:能根据各专业安装图纸进行较复杂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能够解决安装工程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难度、全过程性要求更高。

(三)课程课内实践内容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的课内实践主要包含两个项目,具体见文末表1。

(四)成绩评定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的成绩评定总分为两个实践项目的平均分(见图1),各项目评分比例等见表1。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方面,体现了高职和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不同方向,层次要求更高;在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课程总体目标方面,职业本科课程对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难度、全过程性要求更高;在课程课内实践内容方面,本次专业基础课的实训项目虽然相差不大,但是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训不仅在高职的基础上加量,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随着项目的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绩评定标准方面,职业本科加大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要求的分数比例,更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职业本科学校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基础课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是第一次上,在课内实训项目选择上以沿袭高职为主,在以后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实训项目的选择方面可以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实际案例为依托,还要结合企业高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不同起点生源实施个性化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专业课的课内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职业本科和高职的实训项目可以一致,但对实训项目的设计环节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根据培养学生目标层次性的不同设计对应环节,旨在体现“高素质”到“高层次”的区别,形成培养“有技能、有技术、懂工艺、会操作、善管理、能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实现路径,培养胜任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较复杂问题,进行较复杂操作,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工程管理服务行业的项目策划与投资、全过程造价咨询与管控、招标代理职业群,从事全面数字造价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咨询型工程造价专门人才。

四、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建设的对策

职业本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堂课,真正在学生身上发生化学反应、真正发生质量跃升的必须是 “金课”[4]。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要起到“金地”的作用,成色要足、实践要强,对职业本科学校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内实训环节的设置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层次

实训环节的设置要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体现职业本科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对于职业本科学生,专业、创新、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要锻造的三项能力。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能力的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通过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训、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着力锻造学生的三项核心能力。

(二)课内实践项目选择上体现因“需”开发和以“岗”定课

1.因“需”开发,有序推进职业本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坚持需求导向,把摸清专业教材缺口与长远规划建设相结合,分阶段开发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实际案例为依托,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岗课赛证”融通[4]。

2.以“岗”定课,校企重构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践。职业本科应瞄准高端岗位,并以此为依据开发课程。学校专业基础课教师在前期采集、分析海量岗位信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走访工程造价产业的高端企业,共同梳理企业高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与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密切相关的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和技能点,由校企专家基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基础条件等进行组合,生成模块化课程,为不同起点生源实施个性化培养奠定良好基础[5]。

(三)课内实训教师

课内实践能否顺利进行真正决定质量的是教师。因此,产教融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要把专业基础课教师变成“金师”,并做好实训课堂组织。

五、结束语

职业本科学校要实现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要紧密地结合产业发展而设立、推进。学校和企业捆绑在一起才能真正走得稳、走得好,实现“校企同行”,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跟到哪里,做到“教随产出”。建设“铜腰”一样的中坚力量的职业教育,需要苦练内功,使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基建[3]。让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课内实训这块“金地”去实践学习,期待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从职业本科院校中走出。

参考文献:

[1]全国第一所!该职业本科大学来了![EB/OL].(2023-09-22)[2023-10-1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98031.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J].财会学习,2023(21):3.

[3]高质量研制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N].中国教育报,2023-04-25.

[4]吴岩.让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铜腰”和脊梁[EB/OL].(2023-07-27)[2023-10-14].https://bai jiahao.baidu.com/s?id=1772525465631816765&wfr=spider &for=pc.

[5]“三个抓手”深化职业本科教学改革[EB/OL].(2023-05-30)[2023-10-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278255690919899&wfr=spider&for=pc.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