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状调查与体系构建
作者: 刘应松[摘 要]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仅关乎学生网络素养整体培育,而且关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在整体掌握全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本然·实然·应然之间的张力,基于实证研究SPSS相关分析,整体研判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然状况,提出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子体系和网络空间失范行为治理子体系构想,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子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探讨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科学构建的应然理路,旨在培育高素质“数字公民”。
[关 键 词] 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状;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4-0017-04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这既给新时代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培育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空间失范行为治理构想新要求,又为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科学构建和验证完善带来了新的“生长点”,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调研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背景与研究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思想、心理与行为深受网络“双刃剑”影响,“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俨然成为学习生活新常态。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受自制力较弱、朋辈群体不良和自我监督约束能力较弱等综合因素影响,出现了网络文明意识薄弱、网络成瘾失范、网络话语失范、传播网络谣言、网络行为文明失范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
课题组以国家相关文件为政策依据,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入手,以本然·实然·应然之间张力为研究视域,在整体把握全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基础上,理清研究起点,整体研判本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然状况,对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不文明网络行为与网络心理进行总结归因,提出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子体系和网络空间失范行为治理子体系构想,采用CQR质性研究方法对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着眼于培育高素质“数字公民”,创建清朗网络空间,助力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调研设计模块维度与指标观测点
科学设计调研模块维度与指标观测点等是确保调研科学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课题组在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从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大模块维度针对本校各系部全日制在校学生、部分教师、辅导员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课题组将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级指标研究对象,将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作为二级指标要素研究。在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维度主要调查学校党政领导责任、主体类别、系部和职能部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及素养等三级指标情况。在客体维度,主要调查本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等三级指标整体情况。在介体维度,主要调查本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载体、技术等三级指标实际效果。在环体维度,主要调查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家庭、学校、社会四大环境等三级指标情况。
(三)调研抽样与方法
课题组立足于网络强国战略时代背景,在整体把握本校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基础上,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水利行业、水利特色和水利文化,科学编写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提纲,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强度抽样、典型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采取随机发放问卷为主、深度访谈为辅,将问卷、访谈、文献查阅、个案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检验体系效度,确保调研信度和效度。为进一步获得真实情况,课题组和学生助理团队对本校部分二级学院负责人、在校学生、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不同主体进行CQR访谈。同时,课题组将积极发挥学生助理团队科研助理作用,借助公共必修课覆盖全校各系部所有专业等特点,积极利用微信群、QQ群等向各系部专业同学发放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累计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55份,有效回收率95.69%,尽量准确选取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样本容量。
三、调研实然现状分析与结论
自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不少教育主管部门、网络社会组织和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素养培育工作,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争做新时代好网民等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本文在把握本然·实然·应然之间张力,基于实证研究相关分析,整体研判本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然状况,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科学构建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
根据问卷调查,KMO值为0.867,大于0.8,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3186.765,df为12,P值0.000,研究效度较好,意味着数据信息被有效提取。
(二)调研实然现状总体情况梳理与分析
基于实证研究相关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整体掌握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况。总体上看,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状况是良好的,相关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基于问卷调查与CQR访谈,调查对象中超过24%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9.28%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由此可见,调查对象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部分在校学生主要通过云班课、微信小程序、智慧水院、水院易班、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参与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中超过85%的学生通过云班课参与课堂点名考勤、理论教学、讨论互动、测试答题等活动。调查对象中超过40%的在校学生认为在网上与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聊天谈心比面对面交流更放松自然,超过60%的学生认为师生面对面交流比网络交流效果更好。对于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会认真作答。接近60%的学生对于专家学者、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发布有教育意义或正能量的文章、图片或短视频比较关注。40%的学生认为专家学者、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过网络方式(QQ、微博、微信等)分享的时政新闻、理论文章和正能量信息,对自己的网络思想、心理与行为很有帮助。调查对象中超过75%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领自己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素养、网络素养、法治素养方面有所收获。由此可见,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不少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扛起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其网络思政意识和实践行为较好。有的系部网络思政工作做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尝试,组织扎实,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
(三)我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置疑,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素养培育工作,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结合相关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釆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加以解决。
1.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一方面不重视或者重视不够。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调查对象中35%的学生认为我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或者一般重视。有的辅导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理念“虚知”。调查对象中接近30%的在校学生认为我校教师在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识及素养一般。接近15%的在校学生反馈所在系部没有开设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方面的课程、讲座和培训。超过25%的学生认为我校在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实际效果一般。课题组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有的系部领导、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虚知”。有的专业课教师一知半解,无法准确区别信息素养、网络素养和数字素养的关系。
2.有的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程度不高,网络空间失范行为较多
结合问卷调查和CQR访谈,课题组发现虽然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空间失范行为的基本含义、类型等有清醒认识,调查对象中超过70%的学生面对网络中不当或虚假信息传播时选择坚决抵制并举报,接近80%的学生坚决抵制网络侵权,接近90%的在校学生坚决抵制网络暴力,超过60%的学生当遇到自己喜爱的“偶像”在网络空间中遭受攻击谩骂时保持中立,理智对待。在使用频次方面,在校多数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不少学生存在网络过度依赖症,较多学生将网络用作消遣娱乐,“重娱乐轻学习”现象时有发生。
3.不少学生网络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淡化弱化,仅将网络用作娱乐消遣
课题组在问卷调查中询问“需要线上查阅学习资料时通常使用哪种方式”问题时,调查对象中超过92%的学生对CNKI、专业学术网站、期刊数据库“虚知”或者“冷落”。“00后”高职院校学生属于互联网原住居民,部分在校学生主要通过云班课、智慧水院、水院易班、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参与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层次比较低。有的学生既无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的意识,也无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行为。网络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开发意识与行为弱化。
四、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应然理路
结合问卷调查和CQR相关研究,课题组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子体系、高职院校学生空间失范行为治理子体系和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子体系都是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系的重要子体系。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怎样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如何确定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主体、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和结果反馈机制?如何基于水利行业、水利特色和水利文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从宏观战略、中观制度、微观机制构建子体系?课题组认为在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理念维度更新教育观念、在治理维度构建工作体系和在育人维度完善育人体系是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抓手,从而使水利类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子体系真正建起来、立起来和强起来。
(一)理念维度:更新教育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把牢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体系构建方向
精神成人和专业成才是新时代国家职教改革背景下水利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要面对和解答的时代课题。因此,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实际效果、体系构建等关乎“什么是立德树人”“为谁立德树人”“谁来树人”“如何树人”“所树什么人”等教育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基于此,要确保水利类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和有实际效果,必须更新观念,着力宏观战略、中观制度和微观机制,着眼当前与立足长远相统一。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培育高素质“数字公民”的重要职责。有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弱、朋辈群体不良等综合因素影响,出现了网络成瘾失范、传播网络谣言,甚至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因此,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根据目标要求、岗位职责、工作分工和考核程序等及时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跳出“网络素养不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我无关”“重技轻德”等短浅狭隘认识,破除“副科效应”和“侧卧心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既着眼当前学生网络空间失范行为治理,又立足长远高素质“数字公民”培育,平衡好“治理”和“育人”之间的张力,总结国内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办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开展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体系构建,切实增进工作时效性和实效性。同时,“00后”学生群体自身也应积极更新观念,加强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助力网络素养培育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