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目标、困境及策略研究
作者: 王雪莹[摘 要] 在数字经济迅猛崛起的大背景下,网络已悄然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网络媒介素养,即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获取、分析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具备卓越的网络媒介素养能够助力高职学生在网络的广阔天地中更加高效地汲取知识、拓宽视野,以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主要深入探讨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目标、困境及策略,旨在促进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 数字经济;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目标;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8-0049-04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媒介素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网络媒介素养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素养对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对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目标、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策略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目标
(一)掌握网络基本技能
网络媒介素养首要体现在对各类网络工具的运用自如,通过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能迅速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同时,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能与他人进行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此外,掌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在线教育平台等在线办公和学习工具的使用,将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学术素养。掌握网络基本技能,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还包括合理分配上网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在上网过程中,保持对时间和内容的自控,避免沉迷于不良信息;学会抵御网络诱惑,如网络赌博、色情信息等[1]。
(二)具备信息筛选与判断能力
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来源可谓是五花八门,既有官方权威部门发布的严谨数据,也有专家学者提供的专业知识,更有普通网友分享的见闻和观点等。要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关键在于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同时,网络中的某些信息可能存在逻辑漏洞或不合理之处,只有学会运用常识和逻辑去剖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常理,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因此,面对繁杂的网络信息,应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度思考和理性判断。
(三)培养网络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沟通与合作能力已逐渐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一方面,要在网络空间实现高效沟通与合作,需要熟练掌握语言表达艺术和沟通技巧,如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得体的词汇、适宜的语气以及表情符号等。同时,还应学会尊重对方的观点,理解对方的立场,在交流中寻找共同点,以实现共识;另一方面,网络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如保护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只有遵循这些规范,才能确保网络沟通与合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推动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2]。
(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涉及国家安全、民族经济、公民隐私与合法权益,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问题。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学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了解网络攻击的基本类型和手段,以及如何防范网络攻击和保护个人信息等。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督,敢于举报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处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在高职教育中,信息处理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阅读、写作、计算等能力,还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需要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认知、理解、应用和评价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量和信息流速度呈指数级增长,信息已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学生需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能够及时捕捉和利用信息,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高职学生需具备卓越的信息技术应用技巧。现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高职学生应精通各种应用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以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高职学生还需具备出色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高职学生应具备高效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困境
(一)网络技能教育不足
当前网络技能教育模式显得单一且缺乏实践性。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网络技能教育仍停滞在理论教学层面,学生所获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应用,使得他们在面临复杂网络环境时束手无策。
网络技能教育内容陈旧且更新滞后。受教学资源限制,许多高职院校的网络技能教育教材和课程仍停留在数年前的科技水平,这使得学生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无法掌握最新的网络技能。
教师队伍的网络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自身的网络技能水平有限,对学生提供有效指导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网络技能教育的研究和培训不足,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难以胜任。
学生对网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许多高职学生将网络技能视为生活中的娱乐工具,而非学习和工作的必备技能。这种观念使得他们对网络技能的学习动力和毅力严重不足。
(二)信息过载与真假难辨
在互联网世界中,各类信息纷至沓来,其中既有权威准确的信息,也有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高职学生往往会陷入“选择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选择,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认知负担。此外,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被表面的花哨信息所吸引,导致他们忽略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加剧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此外,网络媒介素养的匮乏使得高职学生在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时更容易受到误导。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涵盖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能力,还包括信息传播、沟通、协作能力。尽管近年来在我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总体而言,高职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仍相对较低,他们在面对网络信息时,难以分辨真伪,容易被错误观念所左右,甚至沦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三)网络沟通与合作能力不强
首先,诸多高职学生尚未充分领悟网络沟通的关键性,对于主动投身网络沟通的意愿较为匮乏。他们将网络沟通视为一种消遣方式而非高效的沟通工具。这种观念的误导使他们在网络沟通中显得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有效沟通与合作难以形成。
其次,高职学生在网络沟通方面往往缺乏必备的技能与经验。他们或许了解如何运用网络沟通工具,但对于如何进行高效沟通与合作却知之甚少。例如,不清楚如何通过网络沟通工具展开合作,如分配任务、协调工作进度等。这些技能与经验的缺失导致他们在网络沟通中效率与质量欠佳,难以实现有效合作。
最后,高职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易受情绪左右。由于网络沟通的匿名性和距离感,学生在网络沟通中易出现情绪化、冲动和攻击性的行为。例如,他们可能会因琐碎小事而发生争执,或对他人言论进行攻击与抨击。这种情绪化的举动不仅影响网络沟通的效率与质量,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在当下网络环境中,高职学生面临种种网络安全困扰,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干扰了他们的学习进程和生活质量,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网络病毒与木马的侵害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许多高职学生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时,往往忽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导致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更有甚者,一些恶意软件会乔装成正常的应用程序,诱使学生下载并安装,从而窃取他们的数据或控制他们的设备。这些网络病毒和木马不仅会威胁到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还可能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系统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网络欺诈同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随着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等电子商务的普及,高职学生成为网络欺诈的主要目标。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虚假的购物、招聘、投资等信息,诱导学生步入陷阱。这些诈骗行为不仅会给学生造成经济损失,还会让他们对网络产生恐惧和不信任,从而影响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网络暴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网络空间,一些高职学生可能会因为言论不当、行为出格等原因,遭到其他网民的恶意攻击和辱骂。这种网络暴力行为不仅会对受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让他们对网络环境产生恐惧,进而影响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3]。
(五)高职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容易陷入困境
在网络消费日益普及的当下,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其年龄、心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陷入网络消费的困境。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消费的诱惑。他们追求新鲜、刺激的消费体验,对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新兴消费方式充满好奇。然而,这种好奇往往使他们忽视了网络消费的风险,盲目跟风、攀比消费,导致生活负担加重,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高职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面对网络消费中种种诱惑,往往易过度消费。面对的商品,层出不穷的促销手段,他们难以抵挡,冲动消费也随之而来。网络消费的虚拟性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使得高职学生往往无法感知金钱的流失,从而缺乏节制,深陷消费主义的漩涡。
高职学生由于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容易陷入网络消费的陷阱之中。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他们或许会遭遇虚假广告的诱惑、钓鱼网站的欺诈,甚至个人信息的泄露。这些问题不仅会给他们的经济带来损失,更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对于网络消费维权方面的知识,高职学生普遍了解不足,因此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网络消费维权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要有证据意识,而这两点恰恰是高职学生所缺乏的。因此,一旦遇到网络消费纠纷,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承受损失。
三、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完善网络教育课程体系
在当前信息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完善网络教育课程体系入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包括网络基本技能培训、网络信息搜索与筛选、网络沟通与表达等内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网络媒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课程内容应该具有时代性。网络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内容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师可以引入热门的网络现象和话题,让学生了解网络媒介的最新发展动态,增强学生的网络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