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队伍角色融入与工作模式初探

作者: 张齐 张朝晖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队伍角色融入与工作模式初探0

[摘           要]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综合、便利的服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辅导员队伍发挥着思想引领者、学业指导者、生活关怀者等多重作用。目前,促进辅导员队伍角色融入需要强化专业培训、构建有效沟通机制以及优化评价激励体系。与此同时,个性化教育服务、协同育人、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模式的创新对提高学生社区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角色;专业培训;沟通机制;工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8-0093-04

在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学生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所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给学生提供集学习、生活、娱乐等多种环境的同时,还通过辅导员队伍多角色服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支持。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意义

学生社区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生活在完善的学生社区中的学生在学术表现、社交技巧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展现出积极的态势,学生社区的建设对他们的学业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正面的效果。另外,学生社区的存在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是有益的,学生社区所提供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此外,在学生社区,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参与社区活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队伍角色分析

(一)思想引领者角色

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辅导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和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选择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二)学业指导者角色

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面,经过辅导员辅导,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学业发展定位更加明确。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学生提升了学习效能,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迅速获得必要的帮助和解决策略。

(三)生活关怀者角色

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辅导员是生活的关怀者,肩负着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学生在辅导员的关心和支持下体验生活的温暖和慰藉,大多数学生在遇到生活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援助和心灵的慰藉。并且学生在辅导员的关心和支持下,形成了正面的生活观念,并自信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队伍角色融入策略

(一)加强专业培训与提升能力

1.定期开展学生心理辅导专项培训

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定期开展学生心理辅导专项培训显得尤为必要。据某高等教育机构近四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3年,前来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学生数量由原来的每年约1200人增加至约1620人,增长率达到了约35%。根据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反馈,参与培训的辅导员中,有92%的人认为培训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难题,而85%的辅导员在培训结束后有能力独立进行基础的心理辅导。另外,借助模拟咨询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辅导员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应对能力。

2.举办社区管理与服务技能研习班

为提升辅导员对学生社区“一站式”管理与服务能力,各高校定期开展社区管理与服务技能培训活动。社区管理要有效运作,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队伍。根据数据显示,从2021年起,某高等教育机构每年都会组织社区管理技能培训课程,这使得社区投诉率减少,同时学生的满意度也相应增加。这些研习班涉及社区管理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技能和应急事件处理。比如,研习班将邀请社区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并交流实际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安排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使辅导员通过互动、练习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把握。根据对培训成果的调查,90%的辅导员表示研习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而70%的辅导员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3.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课程

为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高校要定期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法课程。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契机,传统教育方式已很难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高校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与方式,并通过经常性的课程对辅导员进行培养,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包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剖析。课程形式可多样化,有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等。根据数据显示,参与过新课程的辅导员中,有80%的人表示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有所进步,而75%的辅导员在课堂中能够采纳新的教育观念和策略,从而提高了教学成果。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1.搭建辅导员与学生定期交流平台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建立辅导员、学生之间定期沟通平台,通过建立辅导员、学生月度交流会,可直接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表示,在定期的交流活动中,他们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得到迅速反馈,从而提高了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另外,学生更喜欢运用在线平台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方式更加方便和高效。同时辅导员还可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等搜集学生反馈。数据显示,在实施这项举措的第一年,该校辅导员收到了超过2000份有效问卷,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20%。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现,建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经常性的交流平台,既能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满意度以及学校管理水平。

2.构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沟通渠道

构建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沟通渠道是增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效的重点措施。定期举行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联席会议能保证学生教育管理中双方信息对称。某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表明,自从实施这一联席会议制度以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效能提升了30%。此外,搭建学生管理系统等共享信息平台,可使辅导员、专业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信息。根据统计资料,采用这一系统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高达80%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表示,这种方法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能。另外,还通过联合培训、工作坊等方式加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

3.设立辅导员与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工作机制

设立辅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工作机制,通过成立联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能够保证辅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学生管理的协调配合。自从实施这一联合工作机制,辅导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实效有了显著提升。另外,辅导员与社区工作人员还可通过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实时掌握学生动态与需求。根据数据分析,某高等教育机构在执行此项措施之后,学生对社区管理的满意程度增加了。同时开展社区文化节、心理健康讲座及其他联合活动,能加强辅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以及学生参与感。建立辅导员及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工作机制,既可以促进双方沟通协调,又可以提高学生满意度及学校管理水平。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队伍工作模式创新策略

(一)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

1.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专属教育计划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需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专属教育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需求。在实行个性化教育方案之后,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得到提升,而他们的学业表现也进步了。辅导员在充分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等,并制定相应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例如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辅导员鼓励其参加科研项目、竞赛活动等,并为学困生安排更多辅导课程及学习资源。

2.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一对一辅导

特殊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挑战更加复杂、多样。为此,辅导员需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如对学业困难生,由辅导员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安排专项辅导课程,定期跟踪学业;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由辅导员配合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及支持。根据某学校的数据显示,那些接受一对一指导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成绩提高显著;在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群体中,有7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提升,而60%的学生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模式。

3.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教育服务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学生实现精准教育服务。辅导员利用学习管理系统和心理健康平台对学生的资料进行采集与分析,发现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做好干预工作。比如,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辅导员就能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从学生心理问卷、健康记录等方面进行分析,辅导员能够尽早发现心理问题并安排专业心理辅导。另外,辅导员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并进行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经过大数据的分析,有80%的学生表示辅导员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更为精确和高效,而70%的学生在学术和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图2所示。

(二)协同育人工作模式

1.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展学术指导活动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联合开展学术指导活动是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例如,在某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组织了系列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参与学生达到1500人次,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5%。学生经过这些活动后,不但专业知识有所提高,而且科研方法、论文写作及学术规范也获益良多。另外,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一起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对不同学术水平、不同兴趣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术水平。受到联合学术指导的学生,他们的学术表现平均上升了15%,同时他们在科研成果上的示范作用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与实施前相比增长了20%。

2.联合学校各部门打造综合育人环境

在“一站式”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方面,结合校系创造综合育人环境,并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给予学生多层次支持和服务。各高校在教学、后勤、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多部门协作下,建立全方位育人体系。某高校通过创建学生服务中心,成功地整合了各个部门的资源和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一站式的事务处理和咨询服务。根据数据分析,自从建立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在事务处理上的效率提升了40%,同时学生的满意度也上升到了85%。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组织各种联合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心理健康周和文化节等,以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从2020年到2023年,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已经从30%增长到60%。

3.携手校外资源拓展育人途径

携手校外资源拓展育人途径,与校外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合作,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及社会服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就业竞争力的增强。某大学与几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其中实习实践并取得了不少经验。在参与校外实习的学生群体中,有75%的人表示他们的实习经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了正面的影响,而60%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成功获得正式的工作机会。为此,我校邀请校外专家、企业家经常到校举办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交流行业最新动向及实战经验,对学生进行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在某次企业家讲座中,参与的学生达到500人次,其中90%的学生表示通过讲座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职业规划能力。

五、结束语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队伍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与生活关怀。强化专业培训、构建有效沟通机制、优化评价激励体系等措施可显著提高辅导员队伍服务质量。与此同时,个性化教育服务、协同育人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建设更高效、和谐的高校学生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 何小媚.“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育人模式的构建[J].学园,2023,16(10):16-18.

[2] 赵永安,雒春生.高校辅导员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3(4):150-152.

[3] 周远,张振,岳娅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涵生成、结构要素和现实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22 (19):53-55.

[4] 武建斌,胡娜娜.高校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模式建设初探:以荆楚理工学院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2,37(4):1-4.

[5] 王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2):107-111.

[6] 史龙鳞.场域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基于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案例分析[J].高校辅导员,2021(3):57-61.

编辑 武建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