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路径研究
作者: 钟雪
[摘 要] 以职场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大学英语实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路径。首先界定课程定位。其次,从英语与各学科专业在职场活动方面的融合角度对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进行设计。结果表明,项目式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跨学科融合;职业素养;职场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3-0081-04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和工程领域。它通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项目任务,将学生置身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深入分析、推理、综合与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协作技能,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多维度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随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外语教学也应该在国内外高校中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一、外语项目式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项目式教学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外语教学领域,学者们从不同层次和背景对学校的外语项目式教学进行了研究,尤其注重将其应用于教授各种ESL和EFL技能中,因此项目式教学被认为是基于内容的外语教育的最合适方法,并且能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和高阶性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外语言学者对项目式教学在外语教学领域的运用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总结和概括项目式教学的特征、不同阶段[1]。项目式教学一直被提倡作为促进有目的的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交、合作技能和团队凝聚力[2],使学生有机会在相对自然的语境中使用外语并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3]。它还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语言和内容学习目标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研究技能,为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服务提供学习机会[4]。2006年,在BECKETT主编的论文集中,汇集了各国学者对项目式教学的实证研究,并探讨了外语项目式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5]。
国内外语项目式教学的研究目前可分为以下几类:对某一课程或教材的项目式教学实施应用研究,如大学英语[6];基于项目式教学重构或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如多元互动模式、互联网+语料库模式等[7,8];教学设计研究,如融入课程思政的项目设计研究[9];从教师、学生角度进行的研究[10];以及成效评价研究[11]。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项目式外语教学研究主要着眼于“项目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学生最终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将所学专业与英语学习进行跨学科融合并应用到具体的岗位工作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不足。这种以完成教学项目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对外语应用的不同需求,也使学生无法满足不同岗位对学生外语水平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以职场英语课程为例,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的目标定位、方法路径与实践策略开展研究,以期从具体案例中发现解决普遍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二、职场英语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定位
职场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的高阶课程,是面向所有非英语专业中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所开设的必修课。其涵盖面广,实用性强,实施项目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影响重大,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职场英语”课程是一门连接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与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既具有英语课程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又融合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等要素。在设计该课程时,需充分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生源特点等,以英语为载体,通过与未来职场相关的各类场景和活动进行项目式教学设计,实现跨学科的知识联动、方法融通和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英语知识有机迁移和应用于各自专业领域的问题解决之中,在提高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未来深入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与国际业界同行进行交流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相互融合和整体提升。
三、职场英语课程项目式教学的目标
为适应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挑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重目标。
在此背景下,职场英语课程拟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职场活动要点。
(二)能力目标
1.实践能力。了解并熟悉职场相关活动内容和流程,掌握实用职场技能,为他们在未来职场中使用英语有效进行职场事务处理提供帮助。
2.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跨文化职场沟通能力,提升英语语言表达和交流协调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职场,增强团队协作效率,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3.思维能力。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逻辑推理、系统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等,能够解决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场问题。
(三)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态度,具备爱岗敬业、忠诚守信、奋斗奉献的品质;同时养成遵纪守法的职业规范,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项目式教学在实现上述目标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教师将职场英语课程知识进行项目式设计,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进入英语实际运用环境,创新性地将英语语言知识与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相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进行个人研究活动,从实践和解决问题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实现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产出,从而形成高阶学习能力;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合作能力,强化团队意识。
四、职场英语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制定课程内容体系
针对在校学生缺乏职场工作经验的特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职场常见场景和活动所需要运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实践技能——求职面试、电话沟通、会议、公司展示、产品展示、差旅——作为课程框架的六个组成章节。课程框架的搭建,具有下列特点:
1.基础性。从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模块全方位架构内容,培养学生英语沟通能力。
2.高阶性。内容涵盖学生尚未深入了解但迫切需要学习的职场英语高级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在职场中更加从容地应对复杂的沟通情境。
3.创新性。融入不同学科内容并结合社会焦点、热点内容,引入跨学科的思维和实践,结合专业前沿发展设计创新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挑战度。在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的范围内,适度增加挑战,增加跨学科交流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二)课程教学设计
在职场英语课程中,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学生专业方向,形成了三类课程项目(如表1所示)。
1.巩固项目。以巩固课内所学内容为主要目标,致力于深化学生对职场英语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拓展项目。旨在促使学生将职场英语知识应用到专业学科领域,能够用英语表达专业领域在职场中的常见用语,并对其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
3.实践项目。在模拟的职场情境中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尝试解决与专业领域相关的职场问题,使学生具备提出和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对于面向全校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大学英语必修课来说,“跨学科融合”是项目式教学设计的关键,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项目式教学设计的的目标。因此,在项目设计时,通过与不同专业教师、在读学生、已在该行业工作的毕业学生等交流,收集资料,结合时事热点,根据专业方向,与学生针对不同章节内容共同设计了相应的实践项目,试列部分专业的“会议”章节实践项目内容如表2所示。
针对全校各专业混合选课的情况,还可以设计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项目,以促进课程小组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共同合作解决职场中的常见问题。仍以“会议”实践项目内容为例,根据职场真实案例,设计如表3所示。
职场英语课程通过巩固项目、拓展项目和实践项目逐层递进,引导学生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探究职场活动的特点和规范,并将其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场交际能力、职业素养,为他们能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使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提供帮助,从而适应自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模式
为满足不同学习程度、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不同层级的项目任务,职场英语课程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翻转教学。
1.课前:学生了解本章节应完成的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在线上课程进行章节内容预习,通过线上讨论、观看微课、单词、课文预习等进行基本知识的输入,教师通过学习通收集学生课前学习数据,以学定教。
2.课中:教师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通过练习、测试、交流、反馈、口语练习等,完成巩固项目和拓展项目,把知识内化、互动交流、问题解决与反馈放在课内,激活课堂。
3.课后:学生在线上进行巩固练习和测试,通过完成实践项目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实践项目进行组间评价。
五、结束语
职场英语课程从跨学科融合的理念出发,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和专业本领的人才为目标进行项目式教学,其路径可为其他大学英语课程提供参考。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通过项目式教学提高大学英语的实用性,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全方位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应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风向。
参考文献:
[1] Eyring.J. L.. Experiential and Negotiated Language Learning[M]. Boston: Heinle,2001.
[2] Dornyei,Z.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Jere Brophy. 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M]. New York:Routledge,2004.
[4] James Perren, Nuray Grove, Julie Thornton. Three Empowering Curricular Innovations for Service-Learn-ing in ESL Programs[J]. Tesol Journal,2013,4(3):463-486.
[5] Beckett,G. H.,Miller,P. C.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M]. Charlotte: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6.
[6] 黄彩霞.项目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93.
[7] 王莹.基于“互联网+语料库”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75-77.
[8] 周一书,严厉,辛铜川.基于多元互动的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13):100-104.
[9] 彭思锐.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J].大学,2023(8):30-33.
[10] 左静妮.项目式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教材、教师、学生的要求[J].甘肃高师学报,2016(1):92-94.
[11] 郑占国,王国君.项目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6(5):88-9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