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探索
作者: 江丹芝[摘 要] 为了使廉洁教育能深度融入高职教育之中,将廉洁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种必然且有效的手段。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创建,营造清廉社会风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引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指导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涯。将廉洁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寻找有效可行的路径、优化教育手段、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能保持清正廉洁,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关 键 词] 廉洁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4-0061-04
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为理论阐述,且研究对象多为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研究较少,研究载体较为广泛,多从全方位教学上探讨廉洁教育,所涉及范围较广,协调和实施的难度较大。本文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对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进行探索,增强了研究的时效性和实践性,且有利于推动廉洁教育进课堂的研究发展。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廉洁是道德修养的良好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廉洁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廉洁方面的教育,营造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目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生源类型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是极具变动性和可塑性的主体。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期,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又趋于成熟的阶段,此时开展廉洁教育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新时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廉洁教育的情况、综合素质水平,都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建设的质量。只有思想道德素质够高、廉洁思想过硬、综合素质够强、专业技能够精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为此,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需要积极投入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探索中,将廉洁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寻找有效的路径,优化教育手段,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引导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正确的“三观”,并指导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涯保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从而促进学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廉洁教育的研究背景、现状
廉洁教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反腐败要“积累和传播预防腐败的知识,提高公众对腐败的存在、根源、严重性及其所构成的威胁的认识;开展有助于不容忍腐败的公众宣传活动,以及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方案”[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廉洁教育,2005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都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供了制度保证,提升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战略地位,廉洁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也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益成果,主要包括: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研究、时代价值及发展脉络、教育现状、实施路径等。比如谢鑫建提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大学生与教师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建廉洁素养和廉洁行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与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不同,这种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任建明提出,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实践大体可以分为奠基阶段(2000年11月—2004年8月)、萌芽阶段(2004年8月—2005年6月)、起步阶段(2005年6月—2007年5月)、体系化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5月—2012年7月)以及规范与完善阶段(2012年7月至今)五个阶段[3]。林兴对广东省1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1466份调查问卷发现,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需供、高低、严宽和茫清四对矛盾[4]。张纪霞认为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廉洁法制教育、反腐败教育和权力责任教育方面不断丰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5],为深化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
从与廉洁教育相关的研究中可见,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多为理论阐述,少有实证研究,无法为研究成果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研究对象多为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研究较少,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地位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廉洁教育同样应该得到重视。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研究廉洁教育模式、现状问题以及实现廉洁教育的路径等方面。研究载体上,目前学界研究载体较为广泛,多从全方位教学上探讨廉洁教育,所涉及范围较广,协调和实施的难度较大,从而影响廉洁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通过调研分析和教学实践等,对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进行探索,以利于推动廉洁教育进课堂的研究。
二、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运用的价值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之一,是大学生的“第一课”,是大学的第一门思政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集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课程。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前瞻性工程,帮助学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系好成长成才道路上的第一粒扣子,使其步入社会后能更好地展现廉洁行为。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运用的价值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丰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廉洁教育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程中却没有廉洁教育的章节,导致廉洁教育往往被忽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廉洁教育,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完善廉洁教育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部分教师在实践课程中过于侧重理论说教,导致课程吸引力不强,影响教学效果。廉洁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渗透运用能拓宽该课程的教育路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主体活动更加多样化。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廉洁教育的相关调查研究或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有效地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逆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社会环境复杂,多因素冲击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价值观念,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加强廉洁教育,深化廉洁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时刻警醒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腐败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廉洁价值观,使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清正廉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崇尚廉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对官吏的选拔和人才的培养都以“廉洁”为标准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中,有着丰富且珍贵的廉洁文化遗产,而通过廉洁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可以对这些廉洁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解读中国传统的廉政思想和廉洁文化,将廉洁观念融入学生培养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营造清廉社会风气,创建良好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高职院校需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就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廉洁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运用,有效地增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廉洁意识,避免学生受到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有利于今后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共同营造清廉社会风气,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策略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等,正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可以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廉洁教育进行全方位、多途径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价值观念。廉洁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策略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挖掘廉洁教育资源整合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挖掘廉洁教育的丰富资源,整合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廉洁意识。
1.通过百年党史,感受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历史演进
百年党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廉洁元素,能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廉洁做事做人。正是因为有无数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付出,务实清廉,坚持和腐败行为抗争到底,才能促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2.廉洁教育融入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过程
坚持渗透马克思主义廉洁观,对腐败思想进行批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本质,明确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是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利国利民的事业,并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才能经受住社会中权力、金钱等的考验,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辨别是非曲直,自觉抵御不良风气。
3.廉洁教育渗透到理想信念教学中
从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出发,引导学生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拒腐防变,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廉洁教育,增强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是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一切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始终保持廉洁操守,坚定信仰信念,才能激发其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4.廉洁教育结合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和弘扬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所迸发出来的强大的民族聚集力。结合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和弘扬的中国精神进行廉洁教育,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以红色精神引导学生,让学生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