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融合的对外汉语传统茶文化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 陈梅佳 余法红 陈玉蓉
[摘 要] 语言和文化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习俗的茶文化融入对外汉语课堂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点,以茶文化为例,探索虚实融合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为促进汉语交际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式。
[关 键 词] 虚实现实;对外汉语教育;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16-03
语言和文化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意将语言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传播融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减轻跨文化交际障碍。同时,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提高学习效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习俗的茶文化,极具中国特色,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茶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当前中国支持对外汉语教学和谐发展理念的实践方式[1]。传统茶文化展现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极为多样,将其融入对外汉语课堂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知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含义。
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茶文化教学过程大部分是以传授茶相关的知识为主,而体验与实践的环节较少。教学条件充足的教师会向学生演示泡茶程序,或让学生亲身体验泡茶过程,这样的茶文化教学也仅仅是体现在表面,学生只是把其看作一种饮食习惯,很难真正理解茶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2]。而中国茶文化内容丰富,极具民族特色[3]。有些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晦涩,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必须借助可视化、可感知的媒介进行体验与理解,如三茶六礼、古代礼仪、祭祀活动等文化内容。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模拟现实情境的强大功能,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中华传统茶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虚拟现实应用于对外汉语茶文化混合教学思想
对外汉语教学大部分是以语言内容教学为主。一般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以知识讲解为主,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并不多,对于提高学生感知和体验的空间有限。这种缺乏必要的文化融入环境会造成学生对异域文化的陌生感[4]。而学生汉语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这样才能合理正确地运用语言知识。缺乏语言环境正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难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点。对外汉语茶文化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逼真的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为留学生提供在线逼真的制茶、敬茶和品茶场景,有效弥补了现实教学和在线教学在对外汉语茶文化教学中的缺失。教师利用VR设备,线上定制教学场景,与学生同步进入真实却虚拟的环节,进行讲授、探讨及交流,创设实际语言交流环境,激发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热情,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一)情境再现,激发兴趣
通过编导三维的制茶虚拟场景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某些具体环节,学生能具体、形象、直接地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和思考,了解茶艺背后的文化。例如:选取《红楼梦》中一些侍候贾宝玉茶饮的相关内容编导成一段虚拟现实片段,用于讲解焙茗、引泉、扫花、挑云、伴鹤这五个人的名字所关联的含义及茶文化中采摘茶叶、注水和茶叶烹煮的各个细微环节等内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敬茶这一习俗时,采用VR设备展现三茶六礼的敬茶场景作为切入点导入中国的茶文化习俗,发挥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茶文化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孝”,更加了解中国。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三茶六礼应用语境及其在具体应用环境中的具体实际含义,通过这个成语的用法举一反三,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不仅学会语言知识,而且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更深层地认识并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注重创设具体环境,以视频辅助汉语文化教学的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视听效果,提高教学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利于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虚实结合,全面体验
教师充分利用VR,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实现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混合模式的课程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形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亲自演示泡茶程序,让学生亲身体验泡茶过程,然后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介绍制茶、饮茶的历史与发展。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学生通过VR眼镜与手柄置身于虚拟场景之中,在逼真的环境中体验与感受茶文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参与并完成虚拟世界的活动与任务。这种沉浸式的VR操作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体验饮茶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感受更加深刻。
(三)形式多样,重在感受
我国茶文化中有很多描写茶的诗词,在高级班中,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一些茶诗,可以让学生发现汉字精妙的用法及更深层的寓意,体会诗歌的美感,从新的视角感受茶的魅力,达到“除去巫山不见云”的效果。例如:教学诗句“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5]。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借助VR重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环境,就能更好地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态。诗中展示了一位红颜美女用纤纤玉手献上一杯韵味深厚的茶水,身着一席绿色的衣衫轻盈歌唱。诗中用“纤纤”比如年轻女子精巧的双手,而“酡颜”反映出该献茶女子的美丽,让人充满想象和思索。如此简单的诗句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进入意境。有关中华传统茶文化的诗词还有很多,其用词精准,思想丰富,立意雅致。品诗如同品茶,要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才能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茶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会自觉地与其母语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四)重复场景,加深理解
针对部分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相关操作了解不够清晰,而这些操作及各种细微情境又是必须琢磨和思考的环节[6],可以借助VR重现细节,帮助学生复现自己所需要的环节,使其有机会回到虚拟授课现场,再次进入授课场景,增强场景学习理解和操作的能力。学生课后通过VR复现教师教学现场和教师教学过程,细细品味、再次琢磨,增强对课堂知识和操作的理解。
将VR应用于对外汉语茶文化混合式教学,采用虚拟器具和设备模拟现实场景,极大地节省了器具和设备费,而且无需维护和保养,无需增加其他投入,可以供学生多次使用,没有相应的材料消耗。对外汉语茶文化混合教学模块中还可预设考核功能,将制茶、敬茶和品茶等操作步骤融入现实虚拟场景中,学生可以使用虚拟现实器材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场景,进行活动操作,得出考核结果。
二、VR场景下对外汉语茶文化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实例
对外汉语茶文化虚实融合混合式教学将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相结合,以传统茶文化背景制作视频。通过在线交流和对任务真实模拟创设虚拟情境,将制茶、敬茶和品茶等引入,促进文化认知体验,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参与,提高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茶文化认知的热度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能力。通过在线教学资源和VR场景教学,让学生对器具、操作方法及过程有更真实的感性认识;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利用VR设备重复观看三维茶文化相关场景,极大地弥补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极大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效率。
(一)教学案例
依据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教学活动过程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后拓展、综合测评等。以高水平的留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中国茶艺——功夫茶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结合虚拟现实场景体验,教师制作VR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前了解中国功夫茶制茶过程,线下依据教学大纲来组织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茶艺和泡茶步骤;
(2)掌握课程涉及的汉语相关知识,提高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语境交际能力。
2.课前预习
(1)教师依据功夫茶泡茶内容,发送预习信息和要求;
(2)学生观看视频并VR体验教师预制的泡茶过程,在线完成学习测试;
(3)学生按照制订的操作流程,进入虚拟三维混合式教学空间进行泡茶文化探索性操作。
3.课堂导学
(1)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精讲示范;
(2)课堂上提供一套功夫茶泡茶器具,以功夫茶泡茶正确操作为主线进行讲解示范;
(3)学生使用VR边体验边记录泡茶流程,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和答疑示范;
(4)选出两位学生进行功夫茶泡茶操作,一人操作一人讲解,并现场指导,审视学生操作过程,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课后拓展
学生对中国功夫茶泡茶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拓展到中国茶文化及相关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学习。
5.综合测评
虚实融合对外汉语茶文化混合教学采用以过程性测评60%与终结性测评40%综合的测评方式,着重体现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效果
1.学习者注意力更集中
通过茶文化视频播放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虚拟重构制茶、敬茶及品茶等故事场景,虚幻情节复现,达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2.丰富文化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茶文化的精髓。
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配以学生自己讲解,有利于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标。
笔者选取本校国际教育学院的两个高级班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一个为实验班,学生采用虚实融合对外汉语茶文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另一个为参考班,依旧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每两周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一次理论测试和汉语文化交际测试,总共测试了7次,其教学效果如表1所示。
上表测试结果明显,最初两个班学生理论和交际能力不相上下,慢慢地随着教学深入进行,两个班学生的理论和交际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尽管实验班学生的成绩中间因学习知识的难度不同偶尔会下降一点,但总体是逐步提高,实验班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比参考班学生学习效果要好,其成绩提高得也快,测试表明,虚实融合的茶文化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已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能力有积极的意义。通过了解学生在虚实融合茶文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质量的满意度表明,虚实融合茶文化混合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汉语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中实践和理解,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
三、结语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传统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打破固化的教学模式,更加自主地选择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课程和方法,并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化。新颖的教学方式也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极大地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徐凯琳.茶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交际,2017,4(7):91-93.
[2]侯宾.静与境:中国茶文化中人生境界的哲学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3):43-45.
[3]王同聚.虚拟和增强现实(VR/A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数字教育,2017,7(9):191-193.
[4]钟飞璐.VR技术辅助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浅析:第十一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澳门科技大学,2018:2214-2219.
[5]刘倩影.虚拟现实技术在汉语作为二语习得场景设计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8(9):271-278.
[6]黄坪,李红松.基于MOOC的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1(12):348-353.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