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唐卞
[摘 要] 近年来,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崭露头角,顺应了新时代教学的发展要求。随着信息时代高等院校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的兴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越来越成为各大高校愿意采纳并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起源、特点及应用价值,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指出了现阶段课程教学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运用的具体方式。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18-03
随着新时期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与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成为各大高校开设一流精品课程的重要举措。郑宏等(2020)通过对慕课联盟的44所高校调查研究发现,有76.5%的教师愿意采取线上线下这种混合教学授课的方式,45.9%的教师愿意采用线上教学,而不愿意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的教师只占到23.1%,说明线上线下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已深入高校教学课堂,得到教师的认同[1]。混合式教学是将网络教学与传统面授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起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并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将混合式教学列为未来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与定位,改变了传统以讲授和灌输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结构。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培养21世纪新时期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从基本学习技能、信息获取渠道、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实践锻炼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李敏和韩丰(2010)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融入教育领域,给混合式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2]。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国外的大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国内高等教育更多依赖的是传统课堂授课的方式,混合教学模式在国内的首倡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何克抗(1998)认为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由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处于被灌输知识的状态,而通过多媒体实现的混合式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与教师之间交互式学习的需要,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更好地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3]。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大力加强线上课程的建设,特别是随着中国大学MOOC的兴起,线上教学有了新的发展。但也有专家指出,过于依赖在线教学不能达到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效果,Fein和Logan(2003)指出在线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4]。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能更好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互动有机结合,如借助翻转课堂让学生事先预习与课程有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进行讨论与讲解,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能更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胡志金(2004)指出通过线上线下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实现网络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与优势互补,既能激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引领作用[5]。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全方位辅助精准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借助互联网的多种工具,能保证每个授课环节的精确性,如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来对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分析,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课程各知识点掌握的学情状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学。
2.实现了两种教学方式的互补
基于“线上+线下”特点的混合式教学能充分利用在线教学与课堂面对面授课各自的优点,充分挖掘两种教学方式的潜力,通过线上与学生的全方位讨论互动以及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知识点讲授方式,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间的融会贯通,实现了教与学真正意义上的相互补充,借助互补式、翻转式、合作式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并具备新的教学技能,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能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智能终端、云技术等新兴电子信息技术及设备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并且借助这些新兴工具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备课及教学效果,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宋鸿波(2007)认为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扩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教学的统治者变为对新事物学习的参与者[6]。Wang等(2008)也认为多媒体技术、在线网络资源、通信设备等都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知晓并掌握的技术,这些技术影响着混合式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开展[7]。
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前身是1979年开设的物资管理专业,2016年开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其中课堂教学共计2300学时,139个学分,集中实践教学共计982学时,31个学分。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集中实践课程。并与京东集团共同组建了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构建了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一)过度依赖传统讲授式教学
从现有教学情况来看,现阶段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以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很少有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当然,也有部分课程的教学利用了一定程度的线上教学资源,比如利用超星、智慧树、雨课堂等工具来辅助教学,但这些线上教学仅仅局限于签到、课堂点答、布置作业等简单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强大功能,诸如翻转课堂、互补教学、合作教学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经典模式都没有涉及。这种过度依赖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模式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培养,忽视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本质诉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有利于教学改革与创新。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教师学历、学位结构复杂,其中物流专业科班出身的只有2人,其他教师均来自经济或管理一级学科内的其他专业,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透彻,授课时往往浮于表面,无法系统深入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加之部分教师授课经验相对缺乏,对这种新兴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与尝试。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前期分析、内容设计、实施过程、教学评价,详情见图1。
前期分析是为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而做的相关准备,包括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线上线下设备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分析与评判;内容设计是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的核心,包括编排有效教学资源、拟定合理的教学策略、选定恰当的教学方法等,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过程需要根据线上线下教学的不同特点,设计合理的课时分配及教学内容安排,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完成混合式课程教学;教学评价是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价值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教与学过程实施效果的反映,良好的教学评估有助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二)示范性课程建设
根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才培养规定及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要求,可以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中选取几门与现实结合紧密实用性强的课程作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示范课程。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将课程教学分解成几项不同的任务,充分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参与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中,需要将学生、教师、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元素有效整合到一起,形成结合当下学生个性特征的全新教学体验。结合翻转课堂、微课演示、MOOC学习等在线教育资源,构建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实施效果。
(三)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摆脱传统的对课程知识单方面讲授的老范式。在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努力专研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根据课程特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做到合理把握,有效安排线上线下教学环节比例。课程设计应有足够的创意,在保证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讲授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在线工具让学生有效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此外,教师还应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跟踪掌控,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要做好线上的答疑与考核,还要兼顾线下的教学指导与学习反馈等方面。
四、结语
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追捧与青睐,特别是随着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的兴起,各大高校都争先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与尝试。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让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与在线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借助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形式,通过前期分析、内容设计、实施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根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加强示范性课程建设创建优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迎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54-64.
[2]李敏,韩丰.虚拟现实技术综述[J].软件导刊,2010(6):142-144.
[3]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998(3):130-132.
[4]Adam D. Fein,Mia C. Logan. Preparing Instructors for Online Instruction[J].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Wiley Periodicals.Inc,2003(100):45-48.
[5]胡志金.论混合学习设计的适配原则和定位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3):36-40.
[6]宋鸿波.在线学习互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SC. Wang,B. Cowie,A. Jones. Challenges of e-Learning for University Instructors in Taiwan[C].Taipei: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