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教师的自我修炼
作者: 李莉
2002年,乔慧踏进了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大门,那时她并不知道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当假期回家,她把自己的迷茫讲给曾经的恩师时,恩师只说了一句话:“要想成才先成人,争取早日入党。”入党对于当时的乔慧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不仅要求有较好的专业课成绩,还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养。踏实努力肯定不会错,乔慧一方面抓专业课,只要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与自习室里,另一方面,她积极地申请加入学校的电台。乔慧做事细致踏实,加入电台后不久就被推选为电台的台长,后来在全校学生会竞选中,又被选为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处理材料,召集学生会干部开会,发布通知等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乔慧总能处理得有条不紊,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认可,在毕业前夕正式成为预备党员,这段学生会的经历也让乔慧知道,党员意味着要有担当意识,要敢于挑战自己,勇于迎接困难,她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与党同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毕业后,乔老师怀着为家乡教育添砖加瓦的理想,考入绥芬河市第三小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经过考核正式成为党员后,乔老师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重视党史理论学习,利用休息时间积累相关知识,在市党史知识竞赛中通过了层层选拨,以优异的成绩代表市里去牡丹江参加比赛。为了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她和孩子们约定一起去绥芬河国旗班看升旗,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国门,仰望巍峨青山映衬下冉冉升起的国旗,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她还带领孩子们来到边境线,一边擦拭与保养界碑,一边认识与了解界碑,让边境小城的孩子深深地体会到界碑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10岁成长的意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三年级学生举行“红扣子工程”之少年军旅梦国防教育体验周十岁成长礼活动。乔老师也会带着孩子走出学校,参观军品馆、嘎丽娅和平天使纪念馆、中东铁路纪念馆……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除了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乔老师还会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刻,组织全班学生分享“爱”的蛋糕,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开心的瞬间,并把这些影像分享给他们在外地忙碌的父母。家长们纷纷送上祝福,表达感谢,有的还在现场发来视频通话,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孩子们这边分享着活动的体验,诉说着自己的快乐,那边的父母眼含泪水,心情激动。孩子们还不忘提醒父母放心,不要惦念家里,自己会照顾好年迈的爷爷奶奶。看到这么懂事的孩子,乔老师忍不住上前拥抱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开始理解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乔老师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她努力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她从不以学习成绩好坏评价学生,班里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最喜欢品行端正、真诚善良的孩子。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奏好追求进步的“人生三部曲”:在品行上要自立自强,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严于律己;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待人宽厚。
学习之余,她还鼓励学生努力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2023年,乔老师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网信办主办的“弘扬网络正能量争做口岸好网民”主题活动,还组织、指导班级多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遵循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养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鼓励他们自觉传播正能量,争做家乡代言人。乔老师还自愿加入了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自媒体协会,自发地拍摄家乡的美景美食与好人好事,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家乡的变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绥芬河小城。
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大家
乔老师的爱人是一名军人,那时常年生活在部队,平时忙于带兵,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乔老师给了爱人莫大的支持。作为一名军官,其爱人平时对待战士非常严厉,乔老师去部队时就劝他不要发脾气,多讲道理,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士们缝缝补补,收拾卫生,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半个指导员。乔老师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义务帮助考军校的战士们补习文化课,仅2011—2012年间,在她的辅导下,就有6名战士顺利考入军校。2013年,乔老师的爱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乔老师深知维和任务的危险,有的维和警察牺牲在了异国他乡,虽然当时他们的女儿才3岁,但她和爱人说:“国家需要,我无条件支持!”
丈夫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的8个多月里,她一直报喜不报忧,以瘦弱的肩膀独自扛起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作为小学班主任、年轻的教学骨干,工作繁忙而琐碎,事业心、责任心很重的她,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她日渐消瘦。学校为了照顾她,安排她暂时离开班主任岗位,但她却执意不肯。她离不开孩子们,孩子们也需要她。那段时间,白天她在学校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晚上回家做完家务,将女儿哄睡后,还常常挑灯备课、批改作业……她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从没有请过一天假,喊过一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乔老师的两个孩子都特别自立,女儿10岁就会做饭,儿子8岁也学会了做饭,两个孩子曾经因为做饭被烫伤过,也曾经因为做不出好吃的饭菜哭泣过,但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父母,因为在他们心中,父母就是英雄,以有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这样一个互相理解、彼此支持的家庭也无愧于黑龙江省“最美家庭”的称号。
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
班里的孩子课下都喜欢找乔老师聊天,相处久了,孩子们发现她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严肃,其实人特别温柔。乔老师把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看成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班级里有几个学生书法写得特别好,每次看到他们的书法作品,她都忍不住地夸赞,在学生的带动下,她也拿起了毛笔,和孩子们一起练习书法。看到书法带给学生的改变,乔老师不仅给儿子报了一个书法班,自己也交了份学费,和儿子一起学习。这样的学习经历,无疑是特别与珍贵的,乔老师在家认真练习书法,儿子看到妈妈虽然身为老师,仍旧努力的样子,也就踏实地练习起来。通过向专业老师请教,她的书法水平也不断提高,她又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学生们。
乔老师从小就是一个内向腼腆的人,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初次见面的人会误以为她很高冷,其实不然,她的内心很热情,只不过有时候她并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每当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侃侃而谈,乔老师也很羡慕,她深刻地认识到积极表达情感的重要性。乔老师说:“其实我这性格基因遗传与家庭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我父母就是朴实不善表达的人,另外我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这方面的指导,现在大了定型后,更难改变。我其实一直在努力地接纳自己,但我也希望那些和我一样内敛的孩子,在我的指导下,多少有一些改变,毕竟良好的表达能力能让他们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所以平时我不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他们情感表达的培养,并借助网络、书籍,边学习边应用。”
教一年级时,班里有个叫小雯的女孩儿,一天下课,她又来到乔老师身边,双手递上一张小纸条,上面画了三个特别幼稚但十分可爱的小人儿,还用拼音标注了每个小人的名字。原来中间的高个子是乔老师,其他两个是小雯和她的好朋友,还在下面用拼音写上“qiáo lǎo shīnǐzhēn bàng”。看到这张小纸条,乔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和喜悦,随手拿起笔在下面用拼音给她回了信。当时小雯高兴地看着回信,一句一句地拼读着,还把回信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都羡慕不已。这时乔老师抓住机会,鼓励所有学生:“拼音我们快学完了,现在你们可以像小雯这样给老师写一封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那时开始,一下课就有学生高兴地将自己用拼音写的句子拿给乔老师看,并期待着老师的回信。
“qiáo lǎo shī,tiān qìzhuǎn liáng le,nín duōchuān yīfu,biégǎn mào le。”
“qiáo lǎo shī,jīn tiān wǒmāmāɡuòshēng rì,nín lái wǒjiāba。”
“qiáo lǎo shī,děng wǒbìyèle,hái huìlái xuéxiào kàn nín。”
…………
看着一封封发自肺腑的来信,她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答复着每一名学生,借机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帮他们建立自信,懂得感恩……让每个孩子学会表达,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幸福的价值观,这是乔老师一直追求的教育目标。
乔老师是无数党员教师的缩影,他们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己任。他们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同时,持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秉持着坚定的信念,满怀着对教育工作的赤诚与热爱,在教育之路上一路前行!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