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窝里的“时髦”人

作者: 王力

山窝窝里的“时髦”人0
刘占祥,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汽镇学校化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等多学科教师,扎根山区教育30多载,曾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园丁、省卓越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黑河市化学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黑河市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

祖国的东北边陲有一座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城市———黑河,从黑河市区出城口算起,驱车130公里才能到达罕达汽镇。镇上有一所由四所山里学校合并而成的幼小初一贯制学校———罕达汽镇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刘占祥奉献了三十载年华,一直默默坚守的地方。

刘占祥是土生土长的罕达汽人,高中毕业后回乡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干就是30余年。从青丝到白发,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困难与挑战,刘占祥从不抱怨,总是默默付出,向阳生长,用爱心点亮孩子学习的明灯,更以行动引领身边同事共同进步。从他身上,学生学到了无尽的知识和逆境成长的坚韧品格;从他身上,同事学到了扎根奉献、终身学习的不屈精神。刘占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了扎根山区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他是黑龙江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宣讲团的重要成员。

“刘主播”的答疑直播间

罕达汽镇因矿而出名,很多外省打工者到这里务工,他们的子女便跟随父母在罕达汽镇学校上学。罕达汽镇学校是真正山里的学校,是黑河市爱辉区内学校中距市区最远的。为了让周围村屯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在这里安心上学并上好学,刘占祥始终坚守在这里,并竭尽所能为孩子们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让他们能享受到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山区学校经常缺老师,刘占祥主动承担过多种学科的教学工作,物理、化学、历史、综合实践……在30多年教学生涯中,他执教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大部分学科,并且教一科、爱一科、钻一科。学习是刘占祥一生的追求,他坚持函授、进修、培训,从书上学、从网上学、向身边同事学,他是学校里公认的“最努力的人”,因为他要紧跟教育教学潮流,不让自己及山里的孩子被时代所落下。

山区交通不便,信息资源也相对滞后,刘占祥人在这里,思想却没有被禁锢在这里,早已飞跃千里之外,去追寻最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他将目光瞄准了网络,觉得网络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甚至只要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将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到罕达汽镇,何乐而不为呢。从此,刘占祥成了“网络谜”,学校的办公桌、家里的书桌到处都是他的电脑、照相机、扫描仪、网络直播设备……打字慢,不影响他钻研的决心;年龄大了眼睛花,那就换大一些的电脑屏幕,继续搞钻研。

学校因师资不足无法从小学阶段就开设英语课,刘占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用他的话说:“我们的孩子比城里的娃娃差啥?”他积极在网络上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2018年,在他的提议下,学校和国内一个知名教育机构合作,由机构为罕达汽镇学校小学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网络英语授课,困扰学校的无英语授课教师的问题解决了。看着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刘占祥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

罕达汽镇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外出务工子女,也有很多单亲家庭,最远的孩子来上学甚至要22公里。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没有家教、没有辅导机构,学习上若有了不会的题怎么办?生活上若有了困难找谁?需要聊一聊心里话,和谁去聊?于是,刘占祥又想到了网络。他自费几万元陆续购买来直播所需要的设备,将家中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改造为直播间,每个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的18点30分,“刘主播”都会准时上线,在直播间里与学生们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解答他们的疑惑和困惑,还经常在网上与学生谈心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个自2016年就建立的“志愿帮扶山区教育直播间”为山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学习场所。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境界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当有家长提出感谢时,刘占祥总是谦虚地说:“我帮助孩子就是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大家不用客气,孩子成才了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在刘占祥的影响和感召下,一些志愿者纷纷加入到山区教育行列中,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也为山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中国教育网、东北网等多家媒体对刘占祥的爱心教育行动进行了报道和宣传,称赞他为“教育网红”,为山区教育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哪里需要去哪里

因整合等原因,罕达汽镇学校历经过四次搬迁,老师们大多都搬到城里居住了,但刘占祥始终坚持家随校迁,他说这样方便工作。老师上班得住校,夏天一周回家一次,冬天要是下大雪封道就得更长时间了。到了假期需要安全值班或处理一些临时事务时,为了能使其他老师与亲人团聚,刘占祥总是主动请缨,假期一人留守学校。近10年春节、元旦等节假日,他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也不记得加过多少班了,从未要过任何报酬。爱人重病住院,校领导说,这些年你加了那么多的班,多陪陪家人吧,可他只是陪护了几天,病情稍好,就将爱人托付给亲属照看,自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孩子考学、上学、去外地工作他都没有去送过。他不是不爱家人,但他总是说学生更需要他。

刘占祥爱校如家,因为他觉得,是学校给了他施展理想抱负的平台和机会。所以,他经常主动承担艰巨的任务。学校由柴火炉改为大型水锅炉时,缺少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他主动承担起了烧锅炉工作。他从小在山里长大,有大骨节病,劳动一多或阴天下雨腿脚都钻心地疼,就这样他还是一直坚持了几年,从没抱怨过,并且乐观地说:“烧锅炉这几年培养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没耽误我学习和帮助学生,干什么都一样。”刘占祥总是把不同的工作当做不同的学习机会,对他来说,只要是学习,就是乐趣所在。

乐业、奉献、有钻劲儿、终身学习……这些是学校领导和身边同事对刘占祥的评价。提起他,无人不夸赞,无人不竖大拇指。刘占祥不只是教学能手、多面手,积极将网络资源、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资源和手段带进义务教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山里学生的视野;作为学校副校长,他还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多次主持市级、区级的科研课题,并带领全校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能力。2018年教育信息化2.0启动,他苦心钻研,并认真指导全校教师,最终,罕达汽镇学校交上了所有教师考核全部优秀的成绩单。可以说,罕达汽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走在黑河市的前列,刘占祥功不可没。2022年新课标发布后,他又带领全校教师苦心钻研,力求在教学中让新课标落地落实。每周二和周四晚上18点都是刘占祥带领老师集体培训和教研的时间,大家畅所欲言,哪里不会学哪里,哪里不对探讨哪里。

刘占祥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色,他在省市级多种学科赛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是黑龙江省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评审专家库成员、黑河市化学名师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指导团队成员……在他的引领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校获得了黑河市线上教学先进集体,爱辉区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

刘占祥现在是学校里最“时髦”的网络达人,老师们则是他的“粉丝”,总是乐颠颠地向他请教各种问题,而他也是“来者不拒”,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他常说,一个人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远。

还有3年多刘占祥就达到退休年龄了,但他一直对工作从不懈怠,对学习从未放松。他常说:“国家给了我们农村老师很多照顾,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刘占祥扎根沃土,守望沃土,以一颗纯净的心投身教育,让祖国边境山区里的孩子共同沐浴教育的阳光。

编辑/杨馥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