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导航 开创研培新纪元 深耕数据 助力质量再提升
作者: 木兰县教师进修学校摘要:监测结果运用是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木兰县构建“五方联动—五轮齐驱—五步接力”的五位一体研培新机制,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中小学校及各个教研团队携手并进,“科、研、培、信、测”协同驱动,机制构建、数据分析、专题培训、名师引领、质量分析,五步接力,以教研为矛,以接力之姿,逐步将新的运行机制落地生根。
关键词: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结果运用;五位一体研培机制
2021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修订版)》,提出了“强化结果运用,坚持问题诊断和示范引领并重,推动各地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充分说明,结果运用是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结果运用机制,形成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示例[1],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完整闭环中,木兰县教育工作者,协同发力,精准把脉,深耕数据,坚持以“监测数据的分析”为着力点,从“监测结果的运用”入手,努力“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五方联动—五轮齐驱—五步接力”的五位一体研培新机制,树立质量监测结果运用新标杆,引领学校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迈进。
一、五方联动,共绘研培新蓝图
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政策扶持如沐春风;教育行政部门领航掌舵,精心谋划布局;进修学校与基层学校并肩作战,研培融合共生;中小学校勇于担当,问题导向破冰前行;各个教研团队星光熠熠,共同绘制研培新生态。
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引领下,本县五方联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这场变革中,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中小学校及各个教研团队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了研培新纪元,为本县教学质量的飞跃注入了鲜活力量。
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政绩、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事业。全县教师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种扶持政策也保障了研培活动的稳步推进与深化。教育行政部门担当起领航者的角色,精心策划,紧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脉搏,立足实际,精准导航,对研培工作的方向、管理机制等如何调整,进行了具体的、可视化的全方位指导。进修学校与基层学校紧密合作,这种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模式,为研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小学校作为研培工作的主战场,直面挑战,他们立足学校实际,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痛点与难点,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研培活动。鲲鹏小语工作室等各个教研团队为其他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为教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五轮齐驱,激活教育新功能
督导与基础教育部门紧密合作,政策闭环无缝衔接;研培部门精准对接需求,靶向研修直击教育痛点;校际交流互鉴,他山之石攻玉;教研信息灵活应变,因地制宜展现智慧;学习监测深度融合,质量提升水到渠成。
以上五轮并转,基于“科研—培训—信息—交流—监测”的协同机制,打破孤立作战的壁垒,凝聚五方之力,共同推动教育教研乘风破浪,迈向新高度。
以督导室主任和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为统领的督教部门,不仅精心编织政策的经纬,更注重其反馈与调整,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后盾。研培部门结合监测数据,开展调研访谈,深入教学一线,倾听教师的困惑与学生的难题,对症下药,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活动。从2014年开始,本县初中、小学各成立了五个教研联盟、教研协作体学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启动后,结合全县学校特点,重新定位,扬长避短,将原本的五个教研联盟、教研协作体重新划分为三个,这样划分后的校际间交流,更有利于围绕各自“痛点”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注重结合本地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研信息,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CCtalk学习平台、各个学科微信群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交流机会,让教育教学在教研的引领下不断前行。学习监测不断深度融入,跟踪、评估、反馈、改进,注重实效与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五步接力,铸就实施新篇章
五步接力,每一步都承载着新的使命与期待。从机制构建到数据分析,从数据支撑到调研走访,从专题培训到教研发力,从名师引领到质量分析,每一步都立足数据的深耕,精准定位,全力推进。我们以教研为矛,以接力之姿,逐步将新的运行机制落地生根。
第一步,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机制。构建组织架构,此乃接力之始。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之初,本县教育部门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管理制度和有效教研管理机制,成立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领导组,以教育局长和业务副局长为组长,领导和管理全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施;集结教育学者和教学精英,成立了木兰县中小学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家指导组,设立了专项经费,对全县20所样本校进行全面规划和专业指导,统筹协调各个监测学科的研修与培训事宜。
第二步,深耕监测数据,开展实地调研。数据解析与实地调研接棒前行,是开创研培新纪元,助力质量再提升的第二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学理性强、统计测量技术含量高、数据信息量大,分析监测数据,运用监测结果改进教育教学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2]。为了更好地看懂数据、用活数据,以各学科教研员为主的专家团队,广搜博采,开展当年数据的纵横分析和以往数据的对比分析,辅以实地走访、推门听课、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实地调研,深刻洞察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短板与提升空间。监测专家利用报告解读会对质量监测结果剖析、运用,为“精培训研修、扬名师效应、重质量分析”这后期三步接力奠定基础,推动了木兰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步,举办特色活动,开展定向研修。专题培训与特色项目并驾齐驱,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接力赛跑的中坚力量。针对2023年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上的相关数据和调研所揭示的问题,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缺乏阅读策略指导”等,专家团队精心策划,与线上线下的网络学习和省市级培训相结合,聚焦转化为教研主题,组织校长、教师成立了多个专题研究工作室,开展新课标竞赛、协作体主题教研、“双减”下的作业设计等教师间的特色活动。同时,依托小学语文之独特魅力,开展“读国学经典诵千古诗文”朗读比赛和学生“飞扬杯”作文大赛等特色项目,点燃学生学习之火,激发阅读潜能,营造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
第四步,发挥名师效应,促使教师成长。名师引领,则是接力赛跑的又一亮点,本县教育部门培育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师,像王首朋、杨春丽、郭淑杰等,都在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质量监测成果运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木兰县建设小学的鲲鹏小语工作室共有线下成员60人,有2位省级特级教师、4位省级骨干、11位市级骨干、1位县级教研员和18位县级骨干,这些教师遍布全县各个学校,真正实现全指导、全覆盖。而线上团队也不容小觑,工作室注册成员遍布全国各省市,总数近5万人,可谓汇聚四方人才。针对监测数据中的“短板”,工作室核心成员杨春丽、段莉莉、陈立国等先后四次开展主题送教下乡活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并组织所有成员向省内外专家学习,参与线上交流研讨几十次,在课堂大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大赛和新时代教师基本功修炼及信息技术2.0培训考核中,不断打磨教师技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第五步,重视质量互证,进行综合分析。质量对比与综合分析,犹如接力赛跑的冲刺阶段。这是继2023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分析解读、梳理问题清单、开展问题整改、实施成果运用后的一个再验证。通过“推门课”、课后访谈、小测等手段,全方位地对成果运用后的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个“再检测”。围绕监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着力观察点,然后从多个方面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调研情况,从真实性的角度进行验证,探寻成果运用是否具有可行性。以“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这一问题下的成果运用为例,从发现问题,分析归因,总结成果,运用成果中的课前前奏为观察点,发现教师的课堂前奏有了明显的转变,“古诗诵读”“古诗吟唱”“每日寓言”“成语小故事”等语文化的东西正在悄无声息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着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彰显了浓浓的语文味道。专项团队通过对比前后几个月的教学质量,结合学生学业与综合素质评价,对教育教学研修与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剖析,为后续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明确指引。
一分监测,九分运用;一分预警,九分改进;一分外推,九分内驱[3]。事实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显著增强,综合素养明显提升,教师教学理念逐步更新,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理念初见成效。未来,在哈市监测结果应用“五步法”的指导下,在木兰县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五方联动—五轮齐驱—五步接力”的五位一体研培新机制,一定会让质量监测真正成为木兰县教育工作长足发展的“助力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新征程,我们定会初心如磐提质量,蓄力赋能再启航。
参考文献:
[1] 李勉,张岳,张平平.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结果应用的经验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5).
[2] 邹良,章勇.长沙市、区、校三级联动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研究[J].考试研究,2021,17(4).
[3] 罗强.监测驱动:大数据时代评价改革的新走向: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思考与启示[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Z1).
(执笔人:王海燕)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