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案例:河道变形记
作者: 南婵娟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沙水区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乐园之一。虽然在常人看来沙水游戏只是做些玩沙子、玩水等简单的游戏,但它给幼儿带来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拥有丰富流动性的沙与水能够带给幼儿非凡的感官体验。在游戏中,有的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有的在玩挖河道游戏,有的在探索水的速度……沙水区这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园的沙区呈长方形,总面积90㎡,保证了每位幼儿都至少有1㎡的充足活动空间。沙区设置在背风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沙池的边缘用轮胎做隔离带,可供幼儿休息,旁边有4棵杨树,尤其是在夏天,能够为幼儿游戏时遮阴避阳。沙区的旁边设置了20㎡的水池、多孔板和不同高度的水龙头,方便幼儿探索沙水特性的同时,还可以供其洗手洗鞋,清洗材料。沙区的旁边是摆放成“L”型的9大柜子材料,有专业玩沙材料、管道材料、辅助材料和充足的雨衣雨鞋,同时还提供了桶、盆、小推车、玩具车等材料,供幼儿选择使用。
一、挖黄河
做计划时,霖霖说:“我昨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大禹渡,看到了好长好长的黄河,今天我想挖黄河。”“你一个人吗?”“我需要小朋友来帮助我。”“那快去寻找愿意和你一起游戏的小朋友吧。”在教师的引导下,霖霖大声喊道:“谁愿意和我一起来玩挖黄河?”霖霖的挖黄河游戏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道:“我也去过大禹渡,那儿旁边还有小岛、树和城堡。”
进入沙水区后,霖霖说:“鑫鑫、烨烨你们从轮胎这边开始挖,我和轩轩、恺恺从另一头挖,我们一起挖到柜子那里。”鑫鑫、烨烨每人拿一把大的铁铲子,开始挖河道。轩轩、恺恺和霖霖,拿着小铲子也不停地挖。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很快就挖好了一段河道。他们边挖河道边请旁边的小朋友往里倒水,水流向哪里他们便挖向哪里,最终挖出了一个小岛形状,一一在小岛上用模具做了两个小城堡,还在旁边放了两块大岩石。
二、河道引水
河道挖好后,贝贝用两个水瓢装满水倒进河道中。恺恺选择用方形的筐子装满水,双手端着倒进河道中。往返数次后,两人胸前的衣服都湿透了,他们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们的衣服湿了。”我了解了原因后,对贝贝和恺恺说:“怎样可以在保护自己衣服不湿的情况下将河道装满水呢?”霖霖这时候跑过来说:“我看到柜子里有一根很长的水管,我们可以将它连接在水龙头上,这样就不用来回跑了。”随后,他拉了一根长管子,将管子的一头包住水龙头准备给河道里放水。然后打开水龙头,“嘭”的一声,水管掉了,水哗哗地流着,他关掉水龙头,到材料柜里找到一根吸管,把吸管一头插进水龙头里,另一头插进水管里,他发现水没有从水管里流出来而是流在了地上。霖霖想了一会儿,想找小朋友帮忙抓住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小朋友不同意,教师看到后,主动提出帮他们抓住水龙头和水管,于是,水顺利地流出来了,幼儿们兴奋地大叫:“出水啦,出水啦!”
三、各种各样的河道
之后的游戏中,许多幼儿的计划都是挖黄河,有的三三两两一组,有的一个人一组。一一说:“我们今天挖到哪里呢?”霖霖:“我们一直挖到头。”蔡蔡用一个铲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图纸,轩轩沿着线开始挖了。恺恺和鑫鑫一组,他们在沙坑的中间开始挖河道,无意间两组的河道连接在了一起,霖霖说:“你们两个也加入我们吧,我们一起把黄河挖到柜子那边。”他们两人同意了。挖黄河的队伍变得壮大了。
人员增加后,幼儿分工合作,有的从左边开始挖,有的从右边开始挖,黄河的河道四通八达,在游戏后幼儿发现他们挖的黄河像迷宫一样。奇奇说:“我们的黄河是一个迷宫型的黄河。”可可说:“我要挖直线型的。”博博说:“我要挖一个雨伞形的。”轩轩说:“我要挖一个三角形的。”于是幼儿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再也没有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
户外活动结束了,各式各样的黄河河道连接在一起。幼儿的兴趣依旧不减,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流连忘返,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担心。“我们的黄河不会被别人破坏吧。”“老师,不要让门房爷爷给我们翻沙哦!”……
教师小结
1.游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游戏计划时霖霖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游戏之中,一个趣味的游戏主题就此产生了,它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参与。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开始发展,当霖霖说他需要小朋友的帮助时,教师没有介入,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寻找同伴。一是源于对霖霖社会交往能力的认可,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发现霖霖的领导能力,相信他能够领导小伙伴完成计划。
第二个阶段,在给河道引水的过程中,幼儿提出取水打湿了衣服,教师适时提问,引发幼儿观察和思考。在没有幼儿想抓水管时,教师主动帮助幼儿完成游戏意图。同时,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持了幼儿的自主探索,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体验成功。
第三个阶段,黄河无意间连接了起来,幼儿发现连接后的黄河更大更长,他们开始发散思维,创造和想象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看出幼儿的想象具有无目的性、创造性、再现性等特点。过程中教师努力给予幼儿材料、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支持,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和富有挑战的环境去操作和探索。
2.游戏中教师的感悟与支持
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爱与放手引领幼儿成长。在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幼儿,不干预、纠正和指责,在幼儿有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与其建立互信关系。幼儿游戏时,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制定挖黄河计划,选择材料,谈论材料是否合适,自主体验挖建过程,同时观察和欣赏幼儿的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自发、深度地投入到复杂的人际交往、解决问题之中,能体会到战胜自我的快乐和喜悦。
3.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1)在霖霖提出“挖黄河”的游戏计划后,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一起参与到计划中,霖霖给小伙伴们分配任务,大家欣然接受,体现出了霖霖的计划性和领导力,共同的游戏目的也为幼儿友好交往和分工合作等社会性品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为解决快速给河道注水的问题,霖霖想到用水管接水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他在解决问题、主动思考、大胆尝试等学习品质方面的发展,以及自信自主的个性品质。
(3)多种形状黄河的制作,不仅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在挖建的过程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得到发展,使用工具的能力得到提高,对沙水特征的感知更加充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
专业点评
(山西省学前教育中心 原燕)
这是一个中班幼儿在沙水区的探索案例。虽然比较简单,但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沙和水这样的天然材料为幼儿带来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其所具有的操作简便、探索多样、创造性强等特点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开放丰富的环境有效支持了幼儿的游戏。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环境材料的丰富度、开放度、支持度将影响幼儿的体验感、探究欲、想象力和成就感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设置了面积充足、背风防晒、材料多样的沙水游戏区,能够支持幼儿在这里玩沙、玩水或综合探索,支撑幼儿多种游戏意图的实现。
教师的放手与鼓励让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从案例的描述、教师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安吉游戏实验园的教师,不仅从书本中学习安吉游戏精神,从专家讲座中感悟安吉游戏理念,更多的是探索实践让安吉游戏精神和理念落地、符合本地本园实际的幼儿游戏活动。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亦不可或缺。游戏中,教师支持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做更详细的计划,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语言以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情况,并适时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支持幼儿实现了游戏想法,把成功感留给了幼儿。
(责任编辑:牛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