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
作者: 周传松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课改条件下,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实践数学之利,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新人。在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必能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设地板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蜜蜂的蜂窝吗?见过人民广场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们也用磁砖铺设建造了很多雄伟美观的广场,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磁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磁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磁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本节课有了深刻的印象,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現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的联系,让我们的工作不在是个人的劳动,它可以让个人的智慧集体化。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当然包括科学)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科学)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
三、为学生学习开辟广阔的领域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任何一本教科书、任何一种课堂、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无法让学生一劳永逸。数学学习理应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直接面对数学,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其潜能。在教学“统计”时,如果只靠课本上的教学资源,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而且仅靠这些东西也容易造成学生的片面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自如地运用知识。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从网上寻找、下载各种所需资料,利用网络及时拓展,并让他们在网上试寻找一组数据并绘制出自己喜欢的统计图。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了解统计、概率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课堂与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闭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课堂教育体系。从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综合性学习,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开辟广阔的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收集生活素材,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时,教师有目的地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提取与数学有关的资料,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如:观察家里米袋或者面粉袋上面的重量标志,并说明其中“+2”表示什么意思?如果爸爸、妈妈有炒股的话,就可以帮忙观察一下当天的股票升降情况,并计算盈亏。在国庆放假前我布置了这么一道作业:某人有100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十年,请同学们到储蓄所调查一下,一年到十年存款的年利率得出的结论,按照要求设计出存款方案。①选择三种储蓄方法,计算10000元钱存入银行十年后的利息(假设利率不变)。②选一个最佳的存款方案,并说说这个方案有什么优点。要求:亲自到银行把利率表抄下来,并注明是哪个银行的。这道题中渗透了数学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设计方案,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