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

作者: 苏瑞霞

摘要:传统节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是中华文脉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是民族精神文化最具特色的展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程度代表的是下一代人们精神的高度和人格的厚度。本文主要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以及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现状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内涵  现状和问题

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时谈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不断更新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还应结合时代精神,“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中华民族有着不间断地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除了形成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还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节日是文化的节点, 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 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 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这些节日蕴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他们美好的愿望,还包括了人们对神秘自然界的猜想和探索,它们一代代被人们传承下来,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一些节日习俗被慢慢的淡化甚至是遗弃,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进行再现,对文化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与改进,以便传统节日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是由物质、精神和行为层面组成的,是相互依托和相互影响的,构成了我国独特的节日魅力。

(一)物质层面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角色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吃”文化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在某种意义上,“吃”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话题,例如春节包饺子,正月十五吃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并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由历史悠久的祭祀仪式发展来的,而祭祀必定少不了祭祀用的食物,这些食物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习俗性的东西,都承载了非常深厚的民俗情感。这不仅仅是为了后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打下基础,因为这些食物与祭祀有关,通常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百姓处理天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在春节等重要的节日来临之日,人们通常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小孩也会穿上新年衣服,各民族也有各自的民族服装,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节日里穿上的新衣服比起便装来看,更加典雅、庄重、讲究、更加注意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为我国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贵和尚美。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期望,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2)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我们每个节日几乎都是一个节气,原因归结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节日文化教育中的不足

正如我们采访一位老师时说的一样,现在的节日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变成了一场“吃”的盛宴,调查问卷中显示,对于吃粽子,月饼,元宵,饺子等习俗,有93%的人们了解,而对于节日的由来及意义,仅仅只有17%的人们能够比较清楚的说出,对家长的调查中显示出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没有向自己的孩子讲述过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年兽等与节日有关的故事;学生感受到的是传统节日越来越被边缘化和不被学校重视, 形成不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造成学生对节日文化不知道、了解不全面, 对和谐崇尚的降低、亲情诉求的淡化等现象。

传统节日文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 加强对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把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德育工作,用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去建构学生的优良素质。

三、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对于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喜爱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领导,比如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的语文老师除了向孩子们普及吃月饼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讲讲该节日的来历,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在节日中蕴含的中华精神,努力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结束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国已经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改革,当前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越来越忽视,趋于淡化,但是通过一系列措施,相信在以后的教育事业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要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在传统节日教育中的整体氛围的营造,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依托宣传、理论、新闻、出版等部门,在本团队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联系北京当地社区,以宣讲会的形式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并取得很好成果,所以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带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该论文为河南省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kjy242540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