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中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

作者: 李嘉瑶

核心素养下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中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0

摘要: 几何画板是一个功能强大且实用广泛的辅助教学软件。 将几何画板运用到数学课堂, 不仅让难以理解、 枯燥乏味的数学探究过程“活” 起来, 还能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性质, 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此, 本文以七年级线段计算中的动点问题为例, 运用几何画板直观呈现动点变化过程, 分析点的运动对由点构成图形的影响,从而总结解题策略。

关键词: 几何画板, 核心素养, 解题策略, 动点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 “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1]。 ” 本文旨在将几何画板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 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呈现出线段中动点的变化, 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线段中的动点问题, 总结出该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一、 几何画板在七年级线段计算中的动点问题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中的动点问题通常是点在数轴上运动, 经过多少时间呈现对应线段关系,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绝对值、 线段中点等。 解题的关键是题目中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相等或者距离为 2 倍、 中点等关键词。

对于此类问题, 基本解题思路: (1) 审题。 通过读题判断出动点个数, 并明确题中所涉及到的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 找等量关系。 找出线段之间的联系(3)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在这一步, 可借助几何画板呈现动点的变化情况(4) 计算求解。

归纳提升: 对于双动点问题, 首先要明确这些动点在数轴上所表示数的表达式, 一般与该动点的起点位置、 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有关, 找到动点的临界时间点, 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呈现出动点的运动过程, 辅助学生在脑海构建动点运动模型。

二、 研究结论与思考

根据以上例题分析, 以下结论:

(1) 使用几何画板时要合理恰当, 要把握分寸[2]。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时需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时间, 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3]。

(2)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师需要与时俱进, 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的软件使用水平, 将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相融合, 力求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辅助作用[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曹梦唤.初中数学中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与教学设计研究[D].延安大学,2023.. [3]陈恒春.基于几何画板的初中生几何直观素养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22. [4]郭宇飞.几何画板在初中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