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作者: 姜洪涛

高中政治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等。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索新的高效教学模式,以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定高中政治课高效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探索适合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新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旨在对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高中政治课高效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策略讨论,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建议,以期为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

一、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老师必需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革新以往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同学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教学过程,将政治学问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要采纳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政治课堂,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让同学能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结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要求,选择具有引导性、敏捷性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实行诸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等。通过分析贴近同学生活的案例,不仅能够引起同学的共鸣,而且也能引出消费观的内容,简洁明白,便利同学学习。

二、采用模块课程,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不少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质是一种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它使学生变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

所谓“模块”就是指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政治课模块整体教学以政治学科模块整体教与学资源的开发为手段,以开展多样化的政治教学方法为策略,以实现学生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教师应采用“模块”教学法进行教学,先研究本年度时政热点、社会焦点,进而确定本年度有价值的专题,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组,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要求每个小组从热点概览、命题风向、知识链接、例题分析等方面准备内容,学生完成后再进行课堂交流,师生共同完善相关内容,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专题复习。这种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益,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了乐学、善学、会学的新课改宗旨。

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环境

对同学的学习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要求老师必需结合实际生活,为同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同学放松心态,鼓舞同学主动参加学习。同时,在特别的环境下,也能使同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从而促进同学的全面进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同学身边的人和事,为同学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可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老师在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同学触手可及的.生活结合起来,将理论学问形象化、详细化。政治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等多个范畴。老师在日常授课中,要结合政治学科简单、多样性的特点,将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与政治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同学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学问的详细表象,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课本中的学问,同时也能将对学问的感知内化成自己的力量,从而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

四、提升学生政治学科素养

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话语权,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书本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培养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但目前的课堂讨论仅仅只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上作秀而已,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思想政治课认识不足。教师要站在教书和育人的双重高度,正确认识课堂讨论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堂讨论观;要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围绕教材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话题,让学生课前就讨论话题做好充分准备;要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控和辅导,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课堂讨论环境,适时巡视教室,不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提高纠错的艺术,能随机应变。最后,教师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总结,杜绝草草收场。当然,在整个课堂讨论中,教师自身的素养相当重要。

五、有效提问,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对课堂提问进行艺术性设计及有效性思考是当前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教师为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把提问作为启发式教学的唯一手段,所以课堂上问题成堆,但效果不佳。教学面临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认知水平,有自己特定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但有些教师设计问题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或问题特难,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或问题机械、古板,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高中政治课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和学校加强对政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创新空间,共同推动高中政治课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