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作者: 徐海东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信息教学课程同其余学科的课程进行对比,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前者具备着教学中大量的信息资源、更新知识范围面速度很快、动手操作实践极强等优势特征。因此在教师呢进行教学环节时,由于其自身标准及知识内容积累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可避免会发生教学脉络具有区别、教学手段及方式具有不同、教学取得效果有所差异等诸多情形。通过总结归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述。
(一)教学方式与知识内容的单一、老化
信息技术在社会中不断快速的创新,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也应紧跟其发展创新的步伐,形成与时代的接轨。然而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时,大量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已经完全无法被现代设备运用的需求所充分满足,特别是现今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以往传统的模式中,教学整体质量与教学实际内容皆未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水平。造成这类种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主要体现未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早期信息技术教学并非非常普遍,因此,一般在教学时学习的都是简单的日常基础,同时,不同学生间也存在着对信息技术积累程度与适应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由此造成了及时开设了此学科而他们也仅仅是停留于表面假象,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得不到提高。但计算机现在已遍布到千家万户,因此在初中阶段开设学习以前,大多数学生对期基本的操作或简单知识已有了初步的认知,根据此现象如果一直按照以往的传统模式实施枯燥的课堂教学,而不做出有效的调整与更新,会让所追求的教学目标难以更好的实现。
第二方面,初中的大部分信息教学教师并不是毕业于专业学校,其对于所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也未达到透彻的了解,因此,教学时也仅仅围绕着课本教材为主,更不用说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充分了解了。
(二)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得到激发
初中生们普遍年龄较小,通常也都保留孩子气的活泼好动、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的天性。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开展,在学习知识前多数学生对其已有所基本的了解,但是教学时教师如果始终围绕着教材内容进行,将教学任务工作的完成作为主要重点,并未对学生基本操作运用的能力加以关注。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会慢慢让学生打消对其原有的学习热情,
感觉教学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枯燥、死气沉沉,从而让其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激发,从而逐渐产生厌烦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一)对教师提出综合素养加强的要求
教学与指导是教师工作中最主要的职责,提升教学整体质量的重点是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及其能力。在初中展开信息技术教学时,部分教师并非是毕业于此专业,计算机相关知识内容与其技术也只是略知一二,特别是存在着教学内容衔接布置上的极大落伍。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与教师所具备的计算机素养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让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提升。首先,教师应同时提升其自身的教学与专业技能的能力。相对学校而言,还应对此类教师实施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定期培训与考核机制等有关激励工作,让新老教师积极融入进来,拓宽视野充实自己,在学习中将最新进的技术与新时代俱进,将优质高效且广泛使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并通过其可以大量的吸收他人的专业技术与积累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教学等综合能力,同时调整更新其本身的日常教学形式,做出创新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更有效的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能够有助于教师更加优质地完成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核心,初中生对计算机学科能否具备学习热情的态度极为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多加重视对他们兴趣爱好与实际需求的观察,将其经过合理的设计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以此满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初中学生一般年纪不大,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计算机信息学习前都几乎很少甚至没有触碰过计算机。所以在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最初需要按照最简单、基础的知识内容来讲解,当学生对其提出有关知识问题时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帮助初中生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与探究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信息技术知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日常实践操作以及学生学习之中,解决人们生活或日后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理的构建课堂评价规范制度
每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针对本次教授的知识内容、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学生所提出问题及时归纳整理,如此也就更加需要教师所指定的课程评价制度一定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听课表现情况做出反馈性意见,真正有效地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水准展现出来。此类教学评价的构建应设立在学生们对学习认可的基础上,在当堂课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与表现状态形成认可,让学生自信心以及学习动力得到良好的提升。教学评价所包含的事项,不但要具有学生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习方面标准的测评,同时还应具有对于学生们在动手实践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按照本课时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给予学生提供学习状况的测评。同时也可将其融入到笔试与机试的结合形式:通过统一基本的机试测试操作,借助笔试测试方式开展。假设顺利通过了目标测试标准,则此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完成;同理若没有达到目标测试的标准,那么教师就赢对此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及时做出调整,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