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器物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
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都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同时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如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州砚雕等对徽州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2006年,“徽州三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夏砖雕
临夏砖雕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砖雕成品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雕刻题材有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等的艺术形式融入砖雕手法,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特征。
临夏砖雕的工艺主要分为捏雕和刻雕两种。捏雕是先捏塑各种造型,后入窑焙烧,制作脊兽、套兽、宝瓶等多用此法;刻雕是在土窑绵砖上用刀雕刻,装饰建筑物的墙壁、台阶等多用此法。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装饰建筑、家具和祭祀器具,多以坚韧度适中的樟木为材质,镂刻形式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多种手法,雕出的成品玲珑剔透、层次丰富。
在一件雕刻上,潮州木雕常以“之”字形布局构图,利用山水亭阁将曲折、连续的故事巧妙地分割为不同画面,做到人物繁而不乱、情节生动有序。2006年,潮州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宁波朱金漆木雕
宁波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宁波地区的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性木雕,现存宁波阿育王寺建筑上的朱金木雕就是此类风格。
明清以来,朱金木雕广泛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如日用陈设、佛像雕刻、家具装饰等。另外,迎神赛会和灯会上使用的雕花木船、鼓亭、台阁等,也均以朱金木雕制成,皆是绝妙的民间工艺品。2006年,宁波朱金漆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