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主题语境培养高中生文化意识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贾瑞峰一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为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国家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更侧重单词、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对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实践操作却较少,本文将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为例,立足主题语境,探索教学实践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课例的内容选自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 Teenager Life的Reading and Thinking 板块,该板块以“比较不同地方的学校生活”为活动主题,了解同龄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立,树立乐观向上、阳光豁达的心态,积极迎接高中生活的挑战,以着眼于未来的胸怀,脚踏实地地过好高中生活的每一天。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入学的学生,会在各个层面遇到不同的挑战,因此学生自然而然会把自身情况与主人公“Adam”比较,更容易与语篇内容产生共鸣。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本板块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这对于日常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快速阅读使他们能够迅速抓住文本的主要思想,从而更高效地获取信息。此外,学生还将学会理解主要观点,这对于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他们将学会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以更高层次的方式理解和解释文本。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个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文本中呈现的情境和挑战。他们将学会识别问题,并在教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学生将学会不仅仅被动地接受信息,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教材板块中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境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尊重的能力。他们将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能够找到共通之处。这对于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拓宽国际视野和在全球化时代中成功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将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学习者,还是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全球公民。
二、教学实践
(一)培养阅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鼓励快速阅读: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首先进行快速阅读,以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和结构。例如,在探讨Adam的故事时,学生可以快速浏览全文,了解他在新高中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印象,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2. 利用上下文线索: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使用上下文线索来理解不熟悉的单词和短语。例如,在文章中出现了“make the team”这个短语,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推测出它的意思是“进入球队”,而不必查字典。
3.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背景和词汇,可以为他们提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额外阅读材料。例如,可以提供关于不同国家学校生活的报道或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全球青少年生活的信息。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色[2]。
(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情境和挑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首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习更加具体和有趣。例如,在讨论Adam在新学校面临的挑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者他们是否面临其他挑战。这激发了学生的个人参与和思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中的情景。
其次,组织小组讨论是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与同学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从他人的经验中受益。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Adam如何应对困难,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人们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方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并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入了关于美国高中学制和“soup kitchen”的跨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情境和挑战,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融入文化元素
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在教授《Unit 1 Teenage Life》中的阅读和思考板块"The Freshman Challenge"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融入文化元素:
1. 解释文本中的文化隐含含义: 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文化隐含含义,如习惯和价值观。例如,当课文提到Adam加入了志愿者俱乐部时,可以解释志愿服务在一些文化中是一种受欢迎的活动,有助于培养责任感和社区参与精神。这样的解释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2. 鼓励跨文化比较: 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比较他们自己的文化与教材中描述的文化。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他们自己的学校生活与Adam在故事中经历的学校生活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教育体系和学生生活方式[3]。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全面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景,同时也能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
结语:
通过分析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融入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这将有助于他们发展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
注:本文为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立足主题语境培养中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英语课例研究 ”(课题编号:2022NG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