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花开——班级工作之我见

作者: 沙百永

曾记得顾明远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背后的含义是:教育是师生双方相互成就的事业。要成为一名配享幸福的教师,不仅要拥有爱,更重要的是会如何爱,一位教师,缺的不是爱心,而是爱能。爱心是一种个人的事情,而爱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关系就意味着要双方都任可才算,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爱能。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时,不能只看问题的表面,务必要找到问题背后的核心影响因素,还有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切实可行的。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具体的解决方案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其中“三要”是指要心理建设,懂得如何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和挫折;要错题本,懂得“看见”自己的问题,以解决困惑;要自我审视,看见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三不要”是指不要只看结果,要看在取得结果的过程中做了什么;不要盲目学习,懂策略和方法,把握重点才是王道;不要自我封闭,要学会沟通,主动求教。

在德育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1、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德育素质……在与学生交往或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注重挖掘学生的“成功点”、 “闪光点”……多用亲切的语气鼓励学生克服不足,用一些漂亮的语言进行表扬、肯定,指明方向,提出希望。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力。让学生在经常性的评价活动之中受到激励、得到发展,建立应有的自信。

评价语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互相交流的一个纽带。教师在评语中,把对学生的爱心诉诸笔端,用清新、委婉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更易于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真正做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份爱心,几句评语,几句表扬的话……运用得好,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在日常某一次的行为表现就给孩子下判断,从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应付或敌对的情绪。教师的一句评语,将来可能会诞生一位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作家……

从许多家长那里了解到:今天孩子特别高兴,写作业速度快了,变得勤快了,老师的评语真有魔力呀!老师的评语真让人感动,我们家长没注意的一些细节,老师都关注到了。曾记得上学期,我班新转来一名学生,上课极不专心,东张西望.我在作业中给他写到:你愿意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吗?如果上课做到专心听讲,我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加油呀!没想到这个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只要上课一想东张西望,看到我,马上坐好了。真没想到,几句评语竟有这样大的魅力!

2. 倾听孩子的想法,做“关怀者”。通过与该学生沟通发现:(1)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认为人生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玩游戏,学习、工作也是为了玩游戏,家长把电脑没收了就是收了孩子唯一的希望;(2)和妈妈沟通困难,认为自己无法和家长交流。

3.分别站在该学生和家长的立场上,为学生分析原因,做“法官”。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寄语”,可引用了名人名言和温馨劝言。在评价的过程中,即要把期望渗透其中,又要语气中肯、平和,给予科学评价,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准确的行为标尺。使孩子们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

我将孩子们自评、互评的档案卡写上班主任评语,发到孩子们手里,请家长写上家长寄语。 我、孩子和家长们之间流动着小档案卡片,来共同督促和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

只有让家长积极、主动、经常地参与评价活动,才能克服学生校内外表现的“两面性”,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每当班主任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一想当初选择教师工作的初心,并且要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同时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寻找解决方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我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希望我和我的班级同学都能收获幸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