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
作者: 张静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运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语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的方式,发展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及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在此,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教学活动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层次清晰,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能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成果和达成度,使得课后检测更具有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和可检测性。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促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活动更紧凑、更严谨、更有效。要立足于整节课的目标思考,不能仅仅关注某一个点或某一个环节,活动之间不能孤立,应相互联系,并且应该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为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教师无论采用几个教学活动,但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活动之间必须密切联系,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都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活动的设计由简到难,由初步运用到熟练掌握,最后落实到笔头上,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
二、贴近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
贴近学生实际地设计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学情,能使学生真切自然、轻松地进行实践语言活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英语学习,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心理学家指出,当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就可以使学生表现出愉悦的心境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单纯的知识讲解是引不起学生丝毫的学习兴趣的。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往往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画画和chant等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基数词时,大多数老师都采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说一、第二个学生说二依次类推或是说奇数词和偶数词),总之关于基数词教学千篇一律,学生一点都不感兴趣。而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模仿主持人李勇的一个游戏lucky number, 这样问:“Which is your lucky number?”让学生说,如果学生说的数字背后有奖品就说:It is your lucky number.学生兴趣盎然,个个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lucky number,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语言知识得以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还可以用于枯燥无味的年、月、日(序数词)的教学,用同样的方法问学生:“Which is your lucky day?”原本无聊的、乏味的年、月、日(序数词)的知识使学生在激烈地抢答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活动中完成任务,从而使学习英语的好奇和对活动的喜好转化为持久的、内在的学习需求,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得到逐步发展,最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具有灵动性
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会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存在,而且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是不可预设的。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动态地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小细节而又不至于违背文本设计的初衷。如一教师在教学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时,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掌握并运用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可根据初中学生爱挑战、好胜的心理,灵活地采用“Chain Story”进行组与组比赛。按座位分组,第一组的一个学生说一个句子由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第二组的一个学生接着第一组这个学生所说的并把原来的主句变为从句,看哪一组学生能接得下去,并能说出最多正确无误的句子,哪组就获胜从而得到奖品。如第一个学生说If I study hard, I’ll get a good grade.第二个学生接着说If I get a good grade, my parents will be happy.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更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通过以上这个活动的实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变,活动的形式从死板的问答变为“chain story”的竞赛形式,体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灵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