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的思考
作者: 陈玉兰内容提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究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同时,不丢课程教学主阵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设疑、探究、展示、评价、练习五步教学法应运而生。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适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自主探究,变教材为学本,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为顺应新课程的变化和要求,就必须实行课程改革,强调提高觉悟,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如下作法:
(1)把“重教”变为“重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教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弱化,但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背景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学生提供贴近的、典型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疑问,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开展各种活动,驾驭学生的课上课下活动,并在其间适时评价引导,为学生释疑解惑,特别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后所得的结论,要剖析清楚,指出易混易错的地方,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积极思考,获得体验,并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智慧。
(2)把“重记”变为“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是要求学生从具体事件中深入地思考问题,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逐渐培养起深刻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探究、展示环节就非常重要,要求学生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掌握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然后探究交流,互补互动,共同进步。教学中运用案例将会把所研究的问题引申,引导学生探其实质,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把“重灌”变为“重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运用电教多媒体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以“我知道的”、“我经历的”为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内容,能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较好的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4)把“抽象”变为“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合教科书内容,有针对性的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实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实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关注学生的差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实实在在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学习的兴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程序的方面各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去因材施教,重视差异,使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在设疑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多样、题目多变、难度适中和可供选择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做法。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的作法,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规范答题。如试卷订正法,让学生先订正一下试卷,订正选择题时,写出选与不选的理由,非选择题,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自己的得意处、失意处;如分组合作探究法: “四个一”(四人一组),每人选送一道题;知识树法,仿画一个主干知识结构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朗读展示法,坚持早晚两读,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及时练习做到懂、读、练的统一。
(2)教师积极创设探究情境,精心设计疑问,并使之具有启发性,能启迪思维和激发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学活动要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学,注意搜集学生的疑点,为下一步的讲解做好准备。学生根据问题结合教材自主学习,相邻同学之间可以合作探究,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境界。教学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资源与信息互动起来,学生、教师、媒体等相互启发、相互作用,有好的设疑,有必要的合作探究,有竞争评价,有针对性的必要的练习,教学才能得到最优化的结果。思想政治教学的天空无限广阔,在此,愿与同行们一起共同推动新课程改革,共同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走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