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本土文化 培养鳌乡学子

作者: 简根姬

摘 要:沙涌村是广东省首批进入民俗民间艺术之乡的乡村。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立足于厚重的本土文化底蕴,以鳌鱼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定位,在教学中渗透开展德育活动,积极将学科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以培养笃志、奋发、合作、感恩的阳光少年为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校本德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本土文化;鳌鱼文化;德育研究

一、聚焦课题研究,找准德育新定位

学校抓住创建学校特色品牌这一契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学校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科性课程为基础,以艺术特色课程和体育特色课程为两翼的“课程体系”,开发了鳌鱼文化特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鳌鱼文化思想,让师生勇立鳌头,奋勇争先。通过活动课程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素质多元发展。近年来,我校共有三个区级德育课题立项并成功结题,分别是《基于核心素养鳌鱼文化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鳌鱼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小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关系与规律,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情操。

二、发挥多元策略,力促德育新发展

(一)顶层设计,稳步发展

学校邀请了专家重新设计了《沙涌小学特色发展规划》。此规划包含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一训三风、德育课程构建策略等。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笃志、奋发、合作、感恩的阳光少年。学校根据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稳步发展。

(二)分层推进,有效落实

1. 传承传统文化,将鳌鱼舞引进课堂

我校作为鳌鱼文化传承基地,肩负着传承与发扬鳌鱼文化的责任。为此,我校将鳌鱼舞引进课堂,把鳌鱼舞的精神作为激励我校小学生的座右铭,充分利用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活动。近年来,我校围绕鳌鱼舞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成立了学校鳌鱼舞队。为了在队员中推广普及,了解鳌鱼故乡、了解鳌鱼舞的由来,组织学生参加了社区文化风情大寻根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学校鳌鱼舞队先后参加了番禺区展示文化德育成果舞台剧演、番禺区第八届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留住记忆·记住乡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成果大汇展、广州电视台节目《民族同心圆》节目录制、广东卫视举办的龙腾虎跃大湾区春晚节目录制、番禺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活”当下  禺山永传承——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非遗进校园成果演等。

二是邀请了村中传承人传授技艺。学校利用每周社团活动时间聘请村里德高望重的江先生指导学生,把传统的鳌鱼舞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不断创新。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鳌鱼舞的灵动。

三是利用鳌鱼舞学习机会渗透思想教育,如写日记,讲述参与训练与表演的感受与体会,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他们的意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与此同时,鳌鱼舞队的学生经常有外出表演和展示的机会,为他们展示个人才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是将鳌鱼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鳌鱼的制作、舞蹈的编排、动作的改进、音乐的创作、着色加工等方面既保留古老民间艺术特色,又彰显现代艺术和科技元素。其创新之处在于在原有基础上创编适合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在恢复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行故事创编、创新制件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情操。为此,学校把这些作为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让学生亲身参与,在学习中发展能力。

2. 开展艺术活动,将乐器引进课堂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让学生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养成多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品质,我们把葫芦丝作为艺术发展普及项目,探索乐器进课堂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求学生做到人手一乐器,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的训练,三至六年级进行吹奏乐器的训练。近年来,我校在三到六年级的音乐课上引进了课堂乐器——葫芦丝的教学,并把其作为期末检测的重要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在常规教学的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社团,鼓励学习能力强和有天分的学生参与,旨在为学生提高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着积极的作用。

3. 开展探究型活动课程

课程内容:沙涌村成功人士故事、历代少年成长典型案例、沙涌村善心善行故事、沙涌小学好人好事、教育戏剧等。学校在对探究型课程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中,采取不同的方式:(1)主题系列型:所有学生围绕共同主题,并在规定主题的范围内开展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2)分层递进型:根据各年级的分层目标及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身心特点,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与操作技能。(3)自主开放型:适用于高年段。学生依据自主自愿的原则,自行组成课题小组,学会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参观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和同学讨论交流信息,并学会记录自己学习活动过程的方法。

4.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以鳌鱼传说和鳌鱼舞的传承为主要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走访村中老人、寻找最美的舞者等,进一步从感性认识上接受鳌鱼文化熏陶。配合沙涌村每年举行的鳌鱼节,大力开展鳌鱼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节日和大型公益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表演,进行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通过活动体验、感悟成功与快乐。

通过鳌鱼舞学习渗透思想教育,如写日记,讲述参加鳌鱼舞训练与表演的感受,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记日记,使他们产生爱鳌鱼舞、学鳌鱼舞的兴趣与动力。

开展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生认识自己、树立目标、直面困难、相互信任、换位思考等。

(三)课程推动,特色发展

校本课程是落实办学理念、形成学校德育特色的主要途径。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我们着力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发展活动课程。目前,学校开发了《舞动的鳌鱼》等校本课程,努力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做法。另外,学校还以“三融入”方式推进学校文化在活动课程的开展。一是融入“体艺2+1”活动;二是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三是融入学校的经典活动。

三、凝聚励志共识,散发德育新魅力

(一)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我校重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注重开展德育活动课程,让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带来了无穷的力量,教师工作热情高,肯花心思,各项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各种比赛取得喜人的成绩。我校连续两年获番禺区办学绩效三等奖;金鳌社团、绳彩飞扬社团等多次获番禺区品牌和优秀社团称号,其中绳彩飞扬社团多次参加区、市、省以及全国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金鳌社团多次在区级以上重大活动上演出,学校的品牌效应得到张扬。

(二)提高了科组建设的竞争力

在番禺区近三届小学优秀科组评比活动中,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体育与健康科组、语文、英语和艺术科组先后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声誉提高了,办学效益好了,学校整体实力与日俱增。我校前任校长撰写的《风物化人  多彩人生》被发表在《学校品牌管理》期刊;番禺区原文化馆馆长也以《鳌鱼文化,励志育人》对我校以鳌鱼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给予高度的评价;石碁教育指导中心陈老师更是以《坚定特色  阔步前行》对我校开展特色课程给予了莫大的信心。

(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和活动,广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坚定的志向,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

“弘扬本土文化  培养鳌乡学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把本土文化与德育课程有机结合,使我校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最终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