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昨非:生成一副清寒骨

作者: 钱开胜 钱永欣

蒋昨非(1899—1974),原名泽鹤,字仙禽,号子安,化名剑涵。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早期中共党员,曾任中共湘西南特别委员会宣传部部长,是较早在广西资源县活动的共产党员之一,也是“马日事变”后中共湘西南特委幸存者。

早年求学毕业于湖南一师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十四日,蒋昨非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府五峰铺新甲山村(今属邵阳县下花桥区),祖父蒋毓岳为清代秀才,一生开馆授课;父亲蒋尧廷为清末廪膳生员。蒋昨非出生后,家道逐渐中落,年幼的他常常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拾稻穗,10岁才上私塾。

1916年,17岁的蒋昨非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湖南一师”),他广交好友,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熏陶,参与进步组织的各种活动,尤其是结识了毛泽东、彭钟泽等许多具有进步思想的校友,受到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的影响,拓宽了视野,思想发生巨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蒋昨非对中国的时局和发展有了更多思考,改名为昨非,以表达对自己的过去不断检讨,对将来谋求新生和立志求学报国的意愿。

1921年冬,蒋昨非从湖南一师毕业,已被国立北平高等师范录取的他原本打算继续求学,但此时父母已相继去世,家中更加困难,只得返回宝庆谋求生路。在叔父们和兄嫂的张罗下,蒋昨非与邻村的曾秀英完婚。曾秀英贤淑善良,蒋昨非帮其改名为曾曼。

由于从小受祖父与父亲教书育人的影响,自己又毕业于湖南一师,执鞭从教便成为蒋昨非谋求生路的头号选择。1922年春,蒋昨非在宝庆县立高等小学担任国文教员,兼任班主任。当时,国内各界要求废除“二十一条”,解决山东问题,反对四国协定,湖南等地纷纷响应,各地学校不断发生学潮,宝庆县立高等小学也不例外。蒋昨非在学校因反对校长曾克诚弹压学生的决策,受到埋怨和排挤。学期结束后,蒋昨非与该校的教师、湖南一师的同学蒋俊一起离开了该校。

蒋昨非:生成一副清寒骨0

为了不受当局限制,蒋昨非与蒋俊商议自立门户。1922年秋季学期,二人在宝庆南郊祭旗坡附近的铜铃庵创办“新人”补习学校,因教学质量良好,生源激增。第二年春,蒋昨非在“新人”补习学校的基础上租借药王庙为校址创建私立邵陵中学,又在东门口武庙创办蔷露女校,为当地女子接受教育开了先河。

参加革命双重党员身份

1925年,蒋昨非邀请宝庆劝学所所长贺民范担任邵陵中学校长。此时,宝庆县立高等小学改组,原校长辞职离去,彭钟泽出任校长。彭钟泽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毕业于湖南一师,他积极邀请蒋昨非归校。

蒋昨非回到县立高等小学任教员,结识了越来越多的革命人和共产党人。1925年10月,在贺培真、向暄的介绍下,蒋昨非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宝庆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宝庆党小组(五台山党小组)在该校秘密成立,成员有彭钟泽、蒋昨非、罗卓云、向暄、蒋砚田和唐竹溪等,彭钟泽任组长。

1926年4月,中共宝庆特别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宝庆特委”)成立,彭钟泽任书记。7月,宝庆接连建立了17个党支部,地下党员增加到260多人。10月,中共宝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蒋昨非任宣传部部长。随后,按照组织的安排,蒋昨非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兼任国民党宝庆县党部执行委员、青年部部长,蒋昨非与刘惊涛(中共湖南区委农运特派员)公开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公示于国民党宝庆县党部机关刊物《勇往》。在当时国共合作的形势下,蒋昨非的双重党员身份众所周知,其间,他撰写多篇文章,刊发于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

1926年底,蒋昨非接替彭钟泽成为中共宝庆党小组的负责人,并接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蒋昨非利用学校阵地鼓励学生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开展农民运动,还鼓动大哥蒋子钦和二哥蒋子明参与农运工作。1927年春,蒋昨非出任爱莲女师校长后,鼓励学生开展妇女运动,掀起剪辫子、放小脚、打土豪劣绅的热潮。蒋昨非的一系列活动,对宝庆的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共产主义思潮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当地国民党政府的恐慌。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叛变革命,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员。5月1日,蒋昨非以中共宝庆地方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公开上街发表演讲,揭穿和抨击了蒋介石与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引起国民党当局的警觉。5月21日,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指使驻长沙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随后组建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6月24日,中共中央任命毛泽东为湖南省委书记,去长沙组织新的湖南省委。毛泽东到湖南后指出,“马日事变”是上海事件的继续,随之而来的将是无数个“马日事变”在全国发生,对不能合作、反动的国民党分子要严加处置。各县工农武装一律迅速集中,不要分散,要用武力来对付反动军队,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不要再徘徊观望。

风云突变十余次死里逃生

“马日事变”后,中共宝庆执委在青云街玉皇阁召开全体党员紧急会议,部署农民自卫队和工人纠察队准备援攻长沙。1927年5月,湘军陈光中自称“反共先遣军司令”(1928年被蒋介石委任为“湘东剿共司令”),从益阳、新化突袭宝庆县城,解除了工农自卫武装,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宝庆的共产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蒋昨非兄弟3人也被列入通缉追捕名单。蒋子钦远去甘肃天水,蒋子明先后在宝庆和邻近的武冈、新宁以及西延等地隐蔽,蒋昨非则从追捕险境中脱身,隐蔽于新甲山。

6月15日,湖南省主席唐生智发布全省“清乡”命令,宝庆县组成宝庆国民党改组委员会开展“清乡反共”行动。此次行动,宝庆城内被公开杀害的革命志士达139人。蒋昨非在新甲山得悉彭钟泽与唐竹溪等尚在县城无法脱身时,冒险进城将二人接应到北塔庵院中隐蔽。8月,蒋昨非护送彭钟泽前往衡阳开展地下工作(次年3月,彭钟泽在江华沱江就义),不久,与唐竹溪先后转移到宝庆桑蚕局、黄株坪和新化高桥隐蔽。这段时间,蒋昨非得到了彭松涛和他的女儿彭彦菊以及许多老乡的帮助与掩护。

9月,贺旭(又名贺煦)秘密来到宝庆,接替彭钟泽担任宝庆特委负责人,重新召集留存的共产党员,恢复组织建设。10月24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湘南特委、中共湘西特委和中共湘西南特委。11月中旬,中共湘西南特委在宝庆组建成立,贺旭任书记,蒋昨非任宣传部部长。中共湘西南特委决定在宝庆、新宁、武冈等县发动年关暴动。蒋昨非与彭梅荪(彭松涛之子)受命前往新宁县“集中原有力量,成立党小组,徐图发展”,择时暴动。蒋昨非和彭梅荪到达新宁后,将犁头街蒋南方伙铺店作为联络点,相继找到当地的林昌松、何石农、曹秉和、李达生和蒋能得等失散党员,发展了蒋松青等人入党。12月,中共湘西南特委派傅若愚为特派员,携带“八七”会议文件来到新宁与蒋昨非取得联系,商议重建新宁党组织。1928年1月,中共湘西南特委直辖新宁党小组成立,蒋昨非为组长,开始筹划暴动。不料,彭梅荪在返回宝庆汇报工作时被捕遇害,中共宝庆县委机关和湘西南特委相继被查获。蒋昨非得到紧急情报,立即转移至东乡窑市的蒋松太和蒋竹太兄弟店铺隐蔽。1月26日,蒋竹太从新宁县城打探消息回来,得知蒋南方伙铺店联络点已被查封,店主因“通共”罪名被捕。当天,在蒋松太的护送下,蒋昨非翻山越岭转移到广西全县大里溪(今属广西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村),隐蔽于一名李姓农户家中。

蒋昨非:生成一副清寒骨1

1928年2月底,蒋昨非担忧新创建的新宁党组织安危,让李家人前往新宁窑市打探消息,得悉白色恐怖越来越严峻,蒋松太和蒋竹太也因“通共”被捕,店铺被查抄。为了不连累李家人,蒋昨非再次翻山越岭转移到西延随滩(今资源县梅溪镇随滩村),沿着资江来到梅溪口。这里是一个三岔路口,往左是繁华的梅溪街(今梅溪集镇)和通往广西的大道,往右则可以返回湖南新宁南乡,转到湖南武冈。蒋昨非思考了半天,决定不能再逃亡,必须返回湖南寻找中共党组织,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重返湖南大瑶山组织暴动

1928年3月初,蒋昨非从广西西延梅溪口转道,抵达黄沙江(今属梅溪镇大坨村)。黄沙江位于八角寨山脚,是湘桂交界处的偏僻山间小村街,这里的伙铺店与商铺见他形迹可疑,不愿让他留宿。蒋昨非只得在西街头寿佛大庙里歇息下来,为了安全,躲藏在大殿神龛壁柜中。断黑时分,一群地方团防局人员端着枪闯入大庙内搜查,但没有找到蒋昨非。蒋昨非乘着夜色迅速离开大庙,翻过山坳来到一间破旧的小茅屋,屋里有一名农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农妇烧了热茶,热了剩菜剩饭让他吃。正在此时,团防局人员也赶到了,说是搜捕共产党员。好在农妇非常机灵,说蒋昨非是前来投亲的表哥。他们离开后,蒋昨非听说这里离新宁县南乡不远,便让农妇送他前往。农妇连夜点着竹子火把将他送到南乡铺门前,在这里,蒋昨非找到了他在湖南一师的同学李兴鸣。

李兴鸣共三兄弟,大弟李凤鸣是新宁团防总局负责人,因为同情革命人士,也不想受到陈光中的打压,“马日事变”后拉着700多人的队伍驻扎在八峒瑶山(今新宁县麻林一带)。二弟李凤藻是共青团员。蒋昨非在李家住了一天后,由李兴鸣护送到八峒。八峒地处新宁县西部,与武冈、城步和广西西延交界,地势险要。在这里,蒋昨非遇到共产党员李秋涛(中共武冈特别支部书记)与尧文玉夫妇,得悉李秋涛带着暴动队伍遭伏击失败,撤离到八峒瑶山修整。为了及时将暴动情况向上级汇报,蒋昨非将长沙湖南总部联络地址告知李秋涛。而后,蒋昨非留在八峒继续组织暴动力量反抗陈光中,李秋涛赴长沙汇报地方组织被破坏的情况。1928年3月,李秋涛与欧阳东(武冈特别支部组织委员)、邓中宇(武冈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和夏时(武冈县农协建设部部长)等到达长沙小吴门东亚旅社秘密集会时被敌发觉,欧阳东和邓中宇被捕,李秋涛脱险回到新宁隐蔽。9月,李秋涛夫妇在新宁遇难。

蒋昨非:生成一副清寒骨2

蒋昨非得到李秋涛遇难前转来的湖南省委《关于利用宁汉战争之机,发动年关起义的指示》,决定在八峒瑶山采取策动敌军起义、武装夺取团防、购买散枪、整修残枪、招安小股土匪等措施,扩大武装力量,组织暴动。蒋昨非与钟标(原陈光中部属)、李荣植(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湖南省委委员)、王国藩(李凤藻部属)等人组织来自新宁、武冈、城步一带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农运人员,联合李凤鸣地方团防武装,计划在1928年清明节期间举行湘桂边界武装暴动。但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在南庙木山战役中寡不敌众,队伍被打散,暴动再次失败,蒋昨非在战斗中死里逃生。

1928年夏,蒋昨非在八峒瑶山组织暴动失利后,潜回家乡邵阳(是年宝庆复名邵阳),联络上罗卓云、欧阳秋曝(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唐竹溪等失散的党员,商议夺取团防局的枪支,组织西乡暴动团,以响应湖南省委号召的秋收起义。当时湘西南特委机关已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查获破坏,大部分党团骨干、农运骨干和进步人士被捕杀害,县委书记王璇以及中共党组织骨干张炯、罗琦、申毅、刘继先、李芬、邓益等均已牺牲,工农武装已不复存在,与中共长沙省委的联络也已中断。1928年9月,西乡暴动团尚未组建成功,罗卓云遭“挨户团”围捕后被杀害。上级再次发出紧急指令,要求邵阳停止党的所有活动,幸存党员尽快分散隐蔽。蒋昨非与蒋子明遂转移到武冈大屋岭莫国耀的蒙馆中,后转移到黄塘蒋楚善(共产党员)家中。

1928年10月,湖南全省各地均张贴有缉捕蒋昨非兄弟的悬赏布告,蒋昨非与蒋子明、蒋訚如(邵阳县第十区团支部书记)在蒋其升(蒋俊之弟)的带领下决定离开湖南。蒋昨非化名蒋剑涵,蒋子明化名蒋六遂,蒋訚如化名蒋剑白,翻山越岭走了七八天,来到广西全县万乡。蒋其升在此开过锅炉厂,对此地比较熟悉。随后,蒋子明经广西公路局局长蒋伯文介绍,前往荔浦协助广西公路局的道路修建工作,蒋昨非留在西林小学以临时教员身份隐藏下来,蒋訚如则在一家伙铺帮忙打理生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