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图书资料室导读之策

作者: 张玉香

资料导读是资料室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唤醒读者的阅读意识,激活读者的阅读兴趣,是使读者获取有益成果的基础。现通过阐述高校经管类资料室读者查阅资料的特点、资料室资料的分类、导读的概念、导读的必要及导读的现状,进而提出对我国高校经管类资料室导读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经管类资料室馆员提供借鉴。

高校各图书资料室具有专业性强、资料更新快、与读者联系紧密,查阅便利等优点。设有经济管理类学院的高校在高校总数中占比较大,笔者通过查询2022年147所“双一流”高校网站的各学院设置得出,设有经济管理类学院(其中包括“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的高校有61所,另外设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或与经济相关的学院如商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的有61所,且在这些高校中共查询到51个资料室(其中包括资料室、图书分馆、信息资料中心、图书室,图书资料中心、图书资讯中心、图书文献中心、数字图书馆、情报资料中心、图书电教中心,笔者暂且将以上名称都视为资料室),在网站上不显示的没有记录在内。所以对经管类图书资料室的工作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经管类高校读者查阅资料的特点

王旭在研究中发现,人文社科学科和理工科读者在阅读资料的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1]。经管类属于人文社科学科,其读者在查阅资料时同样具有人文社科学科的特点。第一,在对学科资源的需求上,读者往往需要一整套的文献或一系列的数据资料,如经济管理丛书、某个地区的多个指标或跨越多年的某一项或多项指标等。第二,在学科服务的内容上,读者经常需要馆员介绍数据的来源、使用方法,如各数据出自哪本资料、哪个数据库,纸质版统计年鉴自带光盘的打开方法,各种数据库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等。第三,在学科服务的方式上,需要每年针对大四本科生、研究生举办各种数据库应用的线上或线下培训,需要读者亲自到资料室查阅资料。第四,对电子资源的需求上,除了知网、维普、Science、Nature等期刊数据库外,经管类的读者在科研项目或教学中常常需要查阅各种数据,因此他们对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RESSET、WIND、CSMAR、CEIC等综合或特色数据库的需求更高。

经管类资料室资料的分类

以河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为例,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会计硕士(MPAcc)和农村发展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工商管理(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经济与金融、财务管理、数字经济6个本科专业。针对这些设置以及读者对资料需求的特点,资料室典藏的资料有现刊、过刊、教材、专著、统计资料、研究生毕业论文等。专著包括本学院教师的著作和各学者的著作以及各学科教材。研究生论文则收集了各年本学院的硕、博士生的纸质版毕业论文。由于本学院的学生毕业时都是以完成毕业论文为必要条件,而不是像理工科学生一样需要毕业设计;本学院的教师发表文章、做项目一般也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所以统计资料、工具书在资料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除了纸质版的统计资料外,读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国家、各省、市统计局、各部委网站上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数据。

导读的概念

在资料室的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导读。关于导读的概念,尽管何婷[2]、周金林[3]、王迎春[4]、刘振西[5]、何志鹏[6]、高金晶[7]、张琼珠[8]、任美林[9]、王伟伟[10]等人已经进行了研究,但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见解,笔者与何婷[2]的观点相同,认为导读就是一方面指导读者“读什么,如何读”,另一方面解决读者有限的读书时间和无限无序的文献信息资源之间的矛盾,通过科学、有效地引导,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导读包括引导读者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两部分,按照媒介的不同又分为传统导读和网络导读。

导读的必要性

一方面,对于大四本科生和低年级的研究生而言,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需要查询哪些资料,如何使用这些资料都处于懵懂状态,这就需要资料室馆员的引导。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虽然对科研方法比较熟悉,但对资料室新购进了哪些资料可能并不清楚,这也需要资料室馆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另外,虽然各种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层出不穷,使得资料室的纸质版统计资料已不再受读者的青睐,CNKI、维普等电子期刊,超星电子书等也让纸质版期刊和图书等使用频率下降,但由于统计资料数据库的数据基本上是按照指标、地区、时间分列的,与纸质资料相比缺少直观性,所以纸质版的统计资料不会被完全代替,而且纸质版的统计资料出版一般会早于其登录数据库的时间,从时效上看纸质图书仍然具有其必要性。

经管类资料室导读的现状及问题

资料室馆员对导读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读形式

单一、深度不够

部分资料室馆员的思想还是坐等读者上门,止于被动地服务,有读者来阅读就接待,没读者来就忙其他事情;导读的形式也停留在宣传资料名称、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以及回答读者的咨询等简单工作上,缺乏对资料使用方法的主动指导。

资料室馆员导读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新技术的出现给馆员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导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馆员们必须与时俱进,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导读工作。

资料室馆员对导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某些资料室馆员只是对读者群发统一的宣传资料,缺乏对读者个体的关注、了解和沟通,不明确各个读者的研究方向,不知道每位读者所需的具体资料,或是应该提供怎样的帮助。这就使得馆员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馆员在采购时只是一味选取符合大众需求的资料,很多资料在购买后也束之高阁,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另外,一些资料室还存在着学院(系)领导不够重视,资金不充足,资料室空间布局不分明,资料摆放混乱等问题。

对经管类资料室导读提出的建议与策略

多渠道宣传和培训、深度指导

首先,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宣传。对于纸质版现刊,可以关注各个现刊的微信公众号。在登记完各本期刊后,通过公众号查找该期刊的本期目录(公众号的目录一般都比纸质版提前一段时间)并转发到读者群中,但要掌握每天的转发量,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建议每天发送两到三本期刊的目录。一方面,教师们可以查看各期刊当期目录,对感兴趣的文章在知网等网站中下载或直接阅读,或者到资料室阅读纸质版期刊;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该期刊的公众号,了解更多关于该期刊的内容或审稿进度等情况,有的期刊公众号还会公开部分文章的全文供读者阅读。对于统计资料等图书,馆员在登记、上架后应及时发送新书通报,有电子版的,可直接复制电子版并转发到读者群;没有电子版的,可将目录扫描下来再进行转发;对于目录比较笼统的,可以扫描部分内容页面,一并转发;资料室馆员还应随时关注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的动态,比如新上传的数据、期刊等,并转告本学院(系)读者,做到及时推送,积极发挥资料室馆员的主动性。其次,由于资料室的读者数量不是很大,除了点对面的网络宣传外,还可以点对点进行线下宣传。对于来资料室查资料的读者,应当面推荐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嵌入式二次宣传,让他们了解资料室的文献资源结构、查阅文献的方法以及如何对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再者,资料室可以协同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进行导读。各高校图书馆每年会在线上或线下不定期地举办各数据库或软件的应用培训会,线下培训可组织本学院(系)的读者积极参加,不能及时参加的,可由资料室馆员对教师进行培训;线上培训除要求本学院(系)读者参加外,培训方还可以设置回放,方便读者多次观看,但要注意避免产生知识产权纠纷。除了宣传资料内容以外,资料室馆员还应对读者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比如介绍统计资料光盘的使用方法,各种数据库查询、分析的方法等。

加强资料室馆员信息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的同时,馆员本身也应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首先,资料室馆员应熟悉自身的职责,了解导读的重要性。资料室馆员的职责包括制定资料的订购计划、领取资料、登记资料、上架、宣传导读、下架装订资料等,其中导读是引导读者进行研究、教学等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活读者的阅读意识,也是读者获取有益成果的基础。了解这一点后,资料室馆员才能有开展导读的动力和激情。其次,资料室馆员应积极参加与图书馆学专业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多关注图书馆界的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和期刊的培训信息,如知网、CALIS网站,中国图书馆学会、《农业图书情报学报》等图书馆类相关杂志、e线图情等微信公众号以及本校图书馆的培训通知,并积极报名参加,与业内人士多交流、多沟通,以获得更多的业务知识和信息。第三是及时了解期刊、统计资料等的目录、内容。很多读者只知道所需要的具体数据,但不知道从哪本统计资料或数据库中查找,这就要求馆员平时做足功课,经常性地翻阅统计资料的目录及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读者需要的时候能帮助读者及时找到相应的资料。馆员还要认识到导读不等于给读者指定资料,而是在提供引导的前提下,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资料中有用的内容,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第四是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经管专业有关的课程,了解教师研究领域。大多数资料室馆员并非经管专业,这就需要馆员除具备图书馆学等信息管理和服务知识外,还应自觉学习一些经管专业方面的主干课程,如微观、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农业经济学以及各领域的经管课程,这有助于引导读者阅读相关的期刊和统计资料。第五是确定好资料室馆员的角色定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资料室虽然规模小,但其承载的任务并不比图书馆少。资料室馆员应既是广告策划者、阅读推广活动者,也应熟练掌握和应用Web2.0、3.0工具,为读者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还应是学科采访服务者、学科信息采集整理者、信息咨询服务者、信息素质教育者、学科服务的带头人[11]。只有充分认识并扮演好馆员的角色,才能出色地完成导读任务。第七是要积极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选择与图书馆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

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导读工作

紧密联系读者,建立读者服务群,积极听取读者的心声和要求,充分了解他们的研究意向,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深入到读者群中,多参加学生和教师举行的科研、教学活动,与读者共同参加各单位组织的研讨会、培训会等,和读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只有这样馆员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导读工作。

争取院(系)领导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资料室的建设关系着整个学院(系)学生以及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院(系)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建立资料室的服务网站、移动App,开放以MOOC为主的在线课程,入驻抖音、建立数据资源库等,这些都需要学校领导对资料室的重视和支持。院(系)领导的支持是建设好资料室的基础,是提供更优质的导读服务的基石。没有学院(系)领导的支持,导读工作就会成为无米之炊、空中楼阁。

做好资料的空间布局及资料的摆放工作

目前的资料室大多采用开架式管理,资料的空间布局合理与否影响着导读工作的优劣,为保证导读工作顺利进行,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资料室的各种资料应做好分区,使读者一眼便能找到所需资料的所在区域;二是每种资料都应按照顺序排列,如现刊、教材、统计资料按图书分类法排列,同一种类的资料摆放在一起,将期刊按影响因子的大小进行二次排列,对于同一出版社的教材或专著,还可以设置专柜区域进行存放。合理的资料空间布局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导读,它能使读者快速地自助查找到所需的资料,让读者在资料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尽享查阅之乐。

导读是一项贯穿馆员工作始终的重要任务,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资料的作用,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资料室馆员只有认真对待,本着主动、科学、长期、多样、交互性的原则开展导读工作,才能完成馆员的使命,才能使经管类学科的读者取得丰硕的成果。

[2]和婷.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新思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0):254-256+260.

[3]周金林.导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王迎春.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5]刘振西,吴天松.加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期刊导读工作[J].现代情报,2008(03):198-200.

[6]何志鹏.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20.

[7]高金晶,于成华.基于设计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策略研究[J].晋图学刊,2021(04):48-53.

[8]张琼珠.高校图书馆优质导读服务的策略分析与研究[J].兰台内外,2021(08):58-60.

[9]任美林.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举措[J].办公室业务,2021(23):161-163.

[10]王伟伟.数字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探析[J].科技资讯,2022,20(08):193-195.

[11]王旭.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