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桂林江头古村落文化挖掘与传承
作者: 黎格兰
桂林古村落文化是桂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头古村以古建筑文化、爱莲文化、民俗文化著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以制作版画文创产品为突破点,保护和传承桂林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一是建立高校版画工作室与桂林古村落文化的联系;二是将桂林古村落文化资源与版画文创形式进行多元融合;三是建立桂林古村落文化与版画文创产品的合作推广机制。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传承不仅是当下学者的研究热点,更是推进优秀传统古村落建设的重要举措。李艳琼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桂林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基于江头村的考察分析》中针对桂林江头古村落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困境,提出保留地域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多元共治发展等建设性的观点,论述了传统古村落发展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在联系。吕华鲜的《桂林江头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浅议》从古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推行市场化运作、建立科学协调机制、建立保护服务机制的整体设想,并阐明了优秀传统古村资源对古村振兴的重要性,为江头古村落文化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的内涵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桂林古村落形成了独特且宝贵的传统古村落文化。作为桂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其涵盖桂林自然风光、民间工艺、乡土风情、道德礼教、建筑美学等诸多方面,具有种类丰富、区域面广、底蕴深厚等特点,反映了桂林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在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对推动古村落文化发展、焕发古村落文化活力、实现文化深层价值的转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点明如何推动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成为“带得走的文化”的研究路径。
江头古村落文化元素的挖掘
江头村又称为江头洲村,其凭借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及深厚的爱莲文化,成为桂林百来个传统古村落中最具特色的古村之一。江头村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和现实依据,有利于挖掘更深的优秀传统古村的文化内涵。
悠久的古民居建筑元素
江头村建村千年,历史悠久,人文独特,古迹众多。其古建筑特征表现为纵横交错的方位、奇妙的布局、青色的砖瓦、千姿百态的花鸟人物、工艺精湛的窗柩房宇以及栩栩如生的石雕木刻。建筑内部勾勒着精致的雕刻、彩绘、镂花、门楣封匾等元素。爱莲家祠、字厨塔、古桥、古井、巷道构成了古建筑的重要部分。
江头村里每一种古建筑都有特别的含义。集博大精深的理学文化为一体的爱莲家祠;强烈突出“科举仕宦文化”的官宅建筑,如太史第,解元第;散发着浓厚“官家文化气息”的进士街、举人街、秀才街等纵横交错的街道建筑;还有以奇特著称的“闺女楼”和“公子床”等。江头古村房宇建筑的完整性,呈现出千年来江头村的历史变化,形成了江头村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
独特的爱莲文化元素
江头村是我国北宋时期理学大家周敦颐的后裔之村,爱莲文化是江头村的重要标志之一。“爱莲家祠”取名先祖周敦颐的《爱莲说》,意在教育族人秉承和弘扬爱莲文化。“贤”“慎言”“的秀”等文字是周氏族人专门篆刻在爱莲家祠的窗柩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后人。爱莲家祠简练而博学的文字精髓,是江头古村最具特色的爱莲文化元素之一。另外,古民居建筑上200余片诰封的牌匾文字也是爱莲文化深入周氏族人工作生活的文字佐证。这些文字遗存,一方面传承着深厚的理学文化,另一方面作为江头村历史发展的“见证者”默默述说。也正因江头村文化的特殊性,这里被作为党的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各类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用于党员学习先民尊师重教、执政为民、清白做人的高尚品质。
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
江头古村在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江头村民俗活动广泛,以“姑娘节”为妙。传说,江头村有一个叫满姑的姑娘,满姑心灵手巧、美丽善良,她教会村民种植和纺织的知识,后来姑娘羽化成仙,后人称她为“东山姑”。为了缅怀“东山姑”,每年的夏季村民都会包粽子、杀鸡宰鸭来祭拜仙姑。村里会举行花灯舞、莲花舞、舞龙狮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同时,好善乐施、尊老爱幼的美德通过“姑娘节”得以传承。“姑娘节”也在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丰富了文化内涵。特色的民俗活动增添了江头古村落文化的丰富性及多样性,构成了江头古村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
乡村振兴进程中桂林古村落文化文创的现状和创新传承路径
桂林古村落文化文创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旅游业发展日渐迅速,桂林的旅游特色产品行业也发展起来。然而,能够代表我市古村落特色文化的艺术文创品却相对匮乏。由于缺乏合适的引导和合理的开发,目前市面上的文创产品良莠混杂,缺乏文化层次和文化特色,且表现形式单一、包装过于陈旧,不符合消费者需求,难以吸引消费者目光。随着游客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创作、生产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能够表现我市古村落历史文化的艺术文创品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来我市旅游的游客可知,大多数人对桂林山水和风土乡情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兴趣,而对我市古村落历史文化了解甚少。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文化符号被挖掘和发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逐渐丰富,吸引更多的国人去了解古村落传统优秀文化的深远意义。
桂林古村落文化文创的创新传承路径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古村落文化不仅是重燃传统古村生机、焕发传统古村活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振兴乡村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是复苏传统古村落文化的必然途径,因此需要建立高校版画工作室与桂林古村落文化的纽带联系,促进桂林古村落文化资源与版画文创形式的多元融合,带动桂林古村与版画文创产品的合作推广机制。
1.建立高校版画工作室与桂林古村落文化的纽带联系
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优秀传统古村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各个不同属性的社会组织承担起保护和传承传统古村落文化的使命。建立高校版画工作室与桂林古村落文化的纽带联系,需要当地政府和高校搭建沟通古村落文化的桥梁。桂林不仅是国际闻名的旅游胜地,更是高校云集的山水城市。前者为古村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后者为古村落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众多的人才智力支撑,为古村落文化的输出提供了两大必要条件。通过对灵川县江头村古村落文化的调查、分析、整合可知,江头古村具有三大类特色元素,分别是种类多样的古建筑元素、底蕴深厚的爱莲文化元素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多元化的元素种类,为实现古村落文化和版画文创产品的应用,以及激发传统村落的内部文化生产力奠定了文创基础。并且,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依托于桂林高校版画工作室,积极参与桂林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体现了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对地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对地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中。
2.建立桂林古村落文化资源与版画文创形式的多元融合
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版画文创也越来越趋于平民化、个性化。版画是木刻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发展,版画凸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桂林古村落文化资源通过版画艺术的形式呈现,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价值转化及传播。版画版种众多,在不同材料和不同媒介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效果,并具有一版多用、复制性强的特点。版画文创产品作为古村旅游文创纪念品,多运用于生活用品、空间装饰以及艺术收藏等方面,可以成为桂文化的“新名片”,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村落文化的传统魅力。因此,刻凿、印刷古村旅游文创产品是传播、发扬优秀古村落文化,实现古村落文化资源与版画文创形式多元融合的重要途径及手段。
3.建立桂林古村落文化与版画文创产品合作推广机制
为响应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文化符号被挖掘和发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但人们对传统古村落文化仍缺乏一定的认知,因此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意义深远。究其本源,人们了解得匮乏是由于缺少一定合理及有效的推广机制。因此需要在县文化局或文化产业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一个从资源到创新实践、从创新实践到产品成型、从产品成型到运营推广的整体机制,形成一套适合古村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通过分析来江头村旅游的游客可知,悠久的古建筑群及浓厚的爱莲文化、民俗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江头古村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暨桂林市思政教育阵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制作版画文创产品作为桂文化的“新名片”,不仅具有推广和宣传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的作用,还具有教化作用。此外,在传统古村中开设文化体验馆及展览馆,不仅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江头古村的历史文化,体验版画的特殊魅力,还能提高游客对版画文创产品的热情,增加游客对传统古村的印象和喜爱程度(如图)。
版画文创产品作为古村落文创产品的意义
在如今互联网、电商尤为强势的时代,大工厂生产的物品质量参差不齐,而珍贵的手工艺品在做工、质量、质感等方面更加讲究传统工艺的韵味。版画文创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基本的藏书票和小型版画,江头村的古民居、爱莲家祠、古井、古桥、巷道等古建筑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制作成为小型版画和藏书票;二是版画文创产品,江头村一些极具特色的民居形状和风景形状等可以制作成为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例如笔架山、古井可以制作成为笔架、笔筒等学习用品,而爱莲元素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制作成文化衫等生活用品;三是农特产品、工艺品的美化加工,江头村的农特产品有江头粽、江头圆子、周氏豆腐等,经过版画艺术的美化包装,使旅游纪念品不再是单一的纪念品,而是包含了美观、文化韵味、实用价值等多种属性的融合产品。版画类文创产品是传统木刻工艺与传统古村落文化的“强强”结合,不仅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手艺,更凝结了千年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古法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完美契合,体现了版画文创产品的时代意义。版画文创产品作为古村落旅游文创产品,一是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以多元创新的形式激发中华优秀传统古村的文化活力,有效保护、重视传承,让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焕然一新;二是有利于进行对传统古村落文化由点到面多维度的价值开发,是实现创新型乡村、开放型乡村、文化型乡村等多融合乡村模式的动力来源;三是有利于实现优秀传统古村落文化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对提高村民生活收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桂林传统古村落文化资源种类丰富,是“桂文化”的重要内容。挖掘传统古村落文化底蕴,是对“桂文化”内容的补充和提炼,多样化的传统古村资源为文创产品的研发赋予了创作来源、文化来源。针对桂林传统古村落文化进行版画文创产品的开发探析能够深入地挖掘传统古村落文化底蕴,丰富我市传统古村落旅游的文化内涵,宣传我市古村落文化遗产,传承优秀古村落文化,提高我市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更多的游客群体了解我市传统古村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2]李艳琼.乡村振兴视角下桂林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基于江头村的考察分析[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0,20(02):32-35.
[3]吕华鲜.桂林江头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7(27):199-200.
[4]吴忠军,周密.“爱莲(廉)”文化资源旅游价值转换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02):14-17.
[5]赵吉成,陈叶活.广西故事版画文创产品的创作与传播[J].包装世界,2018(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