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之旅

作者: 胡朋蕾

幼儿几乎都有和家长一起逛动物园的经历,他们会不会和绘本中的小女孩有相同的感受?他们能不能发现绘本中的两个世界?他们可不可以通过图画为自己的论断寻找可靠的依据?作者在图画中留下的小心思幼儿能不能发现?请和我一起来看看幼儿在绘本《动物园》中读出了什么吧!

考虑到绘本中文字特别少、图画细节特别多的特点,本次共读分三步走:第一步,略读,了解绘本内容;第二步,精读,随时叫停;第三步,启发,引导孩子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略读

我跟小朋友们一起看。我翻页很慢,当我读到“我们先参观大猩猩的家”时,晨晨小朋友说:“这里哪有大猩猩呀?”经她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看得更仔细了。当翻到彩色的页面时,她又第一个发现原来动物们都跑这儿来了。

在第一遍共读结束后,我问小朋友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小朋友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冉冉说:“我觉得很奇怪,小女孩怎么飞起来了。”

儒儒回应说:“是做梦吧!”

萱萱说:“有一只孔雀,怎么其他人都没有看见呢?”

晨晨说:“那个小女孩少了一只鞋,这只鞋在大猩猩手里,是不是大猩猩偷的呢?”

宇宇说:“小女孩和大熊一起玩,她不害怕吗?”

穿梭于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之旅0

儒儒再次回应:“我就说她是在做梦吧!你看她周围全是动物。”

带着这些疑问,我提议再仔细来看看书。

二、精读

在前环衬,幼儿发现大猩猩出逃了,小猴子和大象在召唤大猩猩。

它为什么要逃出来呢?

萱萱说:“它们在笼子里就像在监狱里一样,不自由。”

晨晨反驳道:“这可不是监狱,它们又不是犯人。”

我问道:“动物园和监狱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萱萱说:“都有笼子,犯人也是在一个大牢笼里。”

“有笼子的地方能够随便出来吗?”

“不能!”

“动物们愿意待在笼子里吗?”

冉冉说:“不愿意待,所以它逃出来了。”

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同意这个想法。

晨晨也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看不见动物,原来都跑了。”

在扉页上有一根羽毛,这是谁的呢?

“孔雀的!”提到孔雀,小朋友们发现第一页就有孔雀,孔雀就站在门上。

“孔雀在看什么呢?”

“看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手里还有个气球鸟。”

穿梭于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之旅1

“那是一只什么鸟呢?”

“孔雀!”

小朋友对孔雀很感兴趣。

不过紧接着就有疑问了:“为什么只有小女孩能看到孔雀,其他人看不到呢?”

晨晨抢答道:“他们俩一样。”

我忙追问:“他们什么一样?”

晨晨指着图画中孔雀的羽毛和小女孩脸上的那一抹橘色说:“看!他们的颜色一样!”

大家全部关注起了颜色,快速地用眼睛去搜索,发现只有小女孩和孔雀有彩色。

“小女孩手里的气球是孔雀,说明小女孩非常喜欢孔雀!”

“因为她很喜欢孔雀,脸上也有和孔雀一样的颜色,所以她能看到孔雀。”我和孩子击了一个掌:“分析得有道理,我赞同!”

因为只有孔雀是温暖的彩色,所以每一页中孔雀都不自觉地成为幼儿关注的焦点。他们发现在看熊山的时候,小女孩松开了爸爸的手,追着孔雀走了。翻开下一页,他们立刻指着小女孩的衣服喊道:

“看!变颜色了!”

“这真是太神奇了!”

孔雀把小女孩引到哪里呢?大家急迫地翻开下一页。

“看!这里有河马。”

“还有猴子呢!”

“还有一条鳄鱼。”

穿梭于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之旅2

萱萱有点儿担心地说:“会不会想把小女孩吃掉呢?”

我提示萱萱看看动物们的表情。

晨晨果断地说:“不会的,它们都是微笑的。”

“鳄鱼还躲起来了。”

“哈哈……”

宇宇发现,小女孩在和长颈鹿一起玩的时候,孔雀气球飞进来了。冉冉提问:“为什么气球到了这里没有变颜色?”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还没有想到这一点,我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晨晨说:“气球是假的,假的怎么能变颜色呢?”

我进一步阐释了晨晨的观点:“这里的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活着的,都是有生命的,小女孩也有生命的,所以来到这就有了色彩,而气球没有生命,所以气球变不了颜色,你是这个意思吗?”晨晨用力地点点头,其他小朋友也同意这个观点。

小女孩在天空和其他鸟一起飞的时候,孩子们都发出了“哇”的羡慕声,接着宇宇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女孩少了一只鞋。”

“还真是!少的鞋跑哪里了?”

“在这里,你看!红鞋掉下来了。”

“看!下面还有一双手!”

穿梭于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之旅3

我赶紧追问:“这是谁的手呢?”

“大猩猩的。”

晨晨让我翻到封底,她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大猩猩偷小女孩的鞋,原来是它接住了掉下来的鞋。”

我笑着说:“所以,这个绘本得仔细看图,图画里有你想要的答案,你在第一遍的阅读中只发现了大猩猩手里有鞋子,这一遍你终于看到鞋子是怎么来的了!”

在后环衬,萱萱指着图画笑着说:“小猴子正在推大猩猩的屁股!”大家看了也都笑了起来。

“它为什么要推大猩猩呢?”

“大猩猩太大了,进不去,得使劲推进去才行。”

“它出来的时候可是自己走出来的,请想一想是因为太大了吗?”我提示道。

“是不想进!”

“为什么呢?”

“外面多好啊,多自由啊!里面就是笼子,它不喜欢。”

看!小朋友解释得真到位!

三、启发

第二遍精读结束后,有一些问题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探讨了。

穿梭于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之旅4

1. 绘本中有彩色的图画,也有灰蓝色的图画,你们更喜欢哪个呢?为什么呢?

毫无疑问,幼儿都喜欢彩色的图画,不过理由却不尽相同:

“彩色的好看。”

“小女孩和动物们玩得很开心。”

“它们自由了,不用关在笼子里了。”

2.你们观察到在什么情况下画面是彩色的了吗?

“有河马的那一页;有大象的那一页;有长颈鹿的那一页……”(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点吗?)

“动物在的时候。”

“小女孩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候。”

“孔雀去哪里,哪里就是彩色。”

3.小女孩所在的彩色世界和爸爸妈妈所在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吗?

孩子们一致认为小女孩和家长不是在同一个世界。而对彩色世界的真实性存在分歧。

儒儒坚定地认为彩色世界是假的,因为小女孩飞起来了,人是飞不起来的,这是她在做梦,是她梦到的世界。儒儒的理由很充分,我鼓励认为彩色世界是真实的小朋友去反驳儒儒的观点。

晨晨先说:“如果是做的梦,她怎么能把梦里的气球也拿回来呢?”

宇宇接着说:“如果是做的梦,她衣服的颜色怎么在醒了之后还有红色呢?”

冉冉继续说:“如果是做的梦,她的鞋子怎么会丢呢?鞋子在大猩猩那儿呢。”

大家又把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萱萱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动物园里的动物怎么没有在动物园呢?”是呀!大人们在看动物,但是动物园的动物都逃出来了,它们和女孩在一起,这里还是动物园吗?小朋友们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但是却说不出准确的理由。

时机成熟了,我引导小朋友说:“看来我们得去绘本里找答案了,我们一起看看小女孩是怎么进入到这个彩色世界的吧!”我翻到小女孩从灰蓝世界走向彩色世界的那个跨页,请小朋友观察:“是孔雀把小女孩带进彩色世界的,而且一进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这里的世界五彩斑斓,动物们都很快乐,小女孩也跟着有了颜色,她还能和动物愉快地交流……”萱萱突然站起来说:“我知道了,这是想象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你可以飞吗?”“可以。”“可以和动物们一起玩吗?”“可以。”大家觉得这个解释还是能够接受的……

这就是苏西·李绘本的魅力,她喜欢用图画来讲故事。在共读时,我们可以从图画中找依据和答案,读图就是幼儿一步步发现惊喜和宝藏的过程,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