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同:在千寻之外,我依然存在

作者: 仇广宇

方大同:在千寻之外,我依然存在0
2019年3月27日,方大同香港演唱会彩排。图/视觉中国

“我在这里,试图抚平我的愧疚,无人回应我的祈求……”

2024年10月,歌手方大同推出了一张新专辑,在其中一首叫作《回留》的歌中,他这样吟唱着。细心的歌迷发现,他在歌中的嗓音异常沙哑,歌曲中透露出以往不常见的哀伤情绪,似乎在向谁告别。他曾发微博提到,这首歌的伴奏,是他在亲戚家治病时,用一架老旧的施坦威三角钢琴演奏的。很多人因此开始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但他都没有进行过多的正面回复。2025年3月1日,方大同的公司“赋音乐”突然宣布,他已经于2025年2月21日“平静而安详地”离开。有人猜测,他是因为气胸的旧疾离世,但官方一直没有公布他真正的死因。

这个消息令乐迷们感到震惊,毕竟出生于1983年的“80后”方大同,还没度过自己的42岁生日,而且,他的新专辑才刚刚推出。在华语乐坛,方大同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流行男歌手,他把R&B、灵魂乐(Soul)等西方音乐风格融入中文歌,创作、演唱了很多风格前卫的作品,在2005到2015年之间,这些作品影响了相当一批热爱R&B音乐的歌手和歌迷。张学友、陈奕迅、张惠妹、王心凌等知名歌手都在专辑中选用过他的作品,很多由他创作的歌曲也反复被人在综艺中翻唱。可以说,他是一位“歌手中的歌手”,代表了华语流行音乐在作曲、编曲等领域的高水平。

不过,对于大众而言,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就的方大同,并不算是一个面目清晰的歌手。他的不少歌曲因为难度太大,无法唱到街知巷闻,他的人也一直躲在黑框眼镜的后面,一副内敛温和的样子,极少出镜,即使受访也说不出太多的言语。但就在这短短四十一年的生命中,他用音乐本身作为语言,实现了和世界最大程度的沟通。

华语乐坛的独特存在

唱片封面上,瘦削的男歌手穿着黑色条纹上衣,戴着和他气质并不相符的变色眼镜,微微低头,脸上没有表情,似乎在应唱片公司的要求,尽量摆出冷酷的造型。这是方大同在2006年出版的专辑《爱爱爱》。他的歌曲旋律复杂、前卫,歌词和配器却典雅、怀旧,形成了一种清新的反差。正如他那首颇受欢迎的《春风吹》中所唱到的那样:“吹过玉门关,吹过南泥湾……吹皱了河水,吹散了云堆……”歌声如一阵清风在人们的耳旁掠过。

很多人说不清自己是如何喜欢上方大同的,尤其是对于从小听着陶喆、周杰伦等人创作的R&B歌曲长大的“80后”“90后”“00后”乐迷而言,方大同的音乐,给了他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快,这些歌迷将他视为华语R&B音乐领域的一位新星。不过,那时绝大多数的人并不清楚,方大同的曲风属于灵魂乐(Soul)的一种,它和“九曲十八弯”,布满转音的R&B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并不完全一样。

很快,在《爱爱爱》专辑推出之后,方大同的歌曲开始被一些有独特想法的选秀歌手不断翻唱。2007年“快乐男声”的亚军苏醒、2006年中国台湾节目《快乐星期天》的歌唱冠军韦礼安,都翻唱过当时还未那么流行的方大同的作品。有意思的是,日后,这两位歌手也成了知名的创作歌手,即便如此,他们还会不断提到方大同的音乐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从专业层面看,方大同的歌曲,在华语乐坛也是颇具开创性的存在。乐评人“爱地人”提到,方大同是出生于夏威夷的华人,从小受到黑人灵魂乐的浸染,本质上是在用英语思维去表现中文作品,而他把这种中英文“转换”做得恰到好处。“他有很多中文歌,断句非常特别,富有自己的韵味,一听就能被人记住。”“爱地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此外,他还认为,方大同纯正的灵魂乐曲风对中文的灵魂乐有着启蒙意义,他的唱腔和音乐,还影响了不少活跃在歌坛的中文歌手,比如以转音优美著称的袁娅维、单依纯,喜欢爵士乐和灵魂乐的黄宣等人,都能很明显地看出受了方大同的影响。

不过,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听着英语灵魂乐长大的男孩,究竟是如何像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一样,赤手空拳地闯入华语乐坛的。有意思的是,在2016年,已经成为华语歌坛一线歌手的方大同发行了一张名为《JTW西游记》的专辑,其中的主打歌《悟空》,是他2003年创作录制,但没有正式发表的作品。在歌中,这个当时只有20岁的男孩也把自己比作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他在其中唱道:“现在我有一千年修炼,别想破我的阵七十二变,什么凡人或灵魂或妖孽,别想阻止我看守着师傅,他的命。”

十几岁时,在辗转了几个地方后,方大同举家迁到香港定居,从此,这个从小在当鼓手的父亲影响下玩音乐的少年,就开始践行自己做歌手的理想。他性格内向,但对理想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为了做音乐,他一直在网上学习音乐课程,也自学了吉他、钢琴。十几岁时,他就开始向各大唱片公司寄送小样,即使很多人以他“年纪太小”为由把他挡在门外,他也不气馁。早熟的他已经给自己规划了一条完整的人生路线:能签约,就去做歌手,不能签约,就去上大学,读音乐系。总之,他的人生就要和音乐紧紧绑定在一起。

执着或许真的是有用的。戏剧化的一幕发生在2000年,不断受挫的方大同偶然在华纳唱片的办公室里看到了自己未拆封的歌曲小样,他鼓起勇气,要求唱片公司的人当场聆听、评价他的音乐,结果,他就这样获得了从天而降的一纸合约。不过,一开始,他的音乐生涯依旧不顺利。面对周杰伦、王力宏等相似类型的歌手在市场上的强大影响力,公司对这个刚刚出道的男孩并没有信心。他们先安排他做幕后的创作、制作的工作,一直到了五年后的2005年,才正式发行他的第一张专辑《Soul Boy》。在刚刚推出专辑时,公司还觉得他的形象太一般,采取了先出歌,再曝光人的稳妥方式去推广他的歌曲。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未来的走向。凭着前两张专辑在专业乐迷和职业音乐人中的好口碑,歌曲又不断被选秀歌手选唱、传播,商业价值并不被看好的方大同,居然迅速积累了口碑和热度。到了2007年,方大同的运气更上一层楼。他出版了第三张专辑《未来》,在其中写下了一首名为《Love Song》的主打歌,在歌里,他略带幽默地唱道:“我写了这首歌,是一首简单的,不复杂也不难唱的那一种歌。这不是那种‘童话里会遇见’的歌,也不是那种‘真真切切爱我’的歌。”如今听来,这样的表达,似乎是在借用当红的情歌金曲,反讽着自己的音乐过于复杂,无法被大众所青睐的尴尬。结果,这首歌因为比他的其他歌曲都要简单好记,真的成为传唱一时的热门金曲。从这张专辑开始,他开始不断受到业内奖项的青睐,作品甚至可以与王力宏、陶喆等前辈相提并论。就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之下,这个非要闯进乐坛的、执拗而内向的男孩,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

21世纪的“新文艺青年”

“你是我爱的女孩,爱的女孩,带我到温柔的默片时代,你那白的裙摆,黑的刘海,教我说美丽的一句对白。”

这是2008年,方大同《橙月》专辑里的一首名为《黑白》的歌曲。此时的方大同终于获得了成名后的安全感。在这张专辑里,他在不得志时那些隐晦的愤怒与幽默都淡了下去,浮上来的则是符合他本性的平静、温柔和内敛。专辑封面的照片是他特意在上海绍兴路取的景,以纪念他童年在上海度过的短暂时光,其中很多歌曲也是轻松愉悦的小情歌。用歌迷们的话说,这张专辑甚至有些太“甜腻”了。不过,乐评人“爱地人”认为:“他把流行性和专业结合得非常好,音乐中包含了很多技巧,很多吉他的和弦也是非常难的,变化很多。”

那几年,经常帮方大同写词的香港词人周耀辉,曾将这样一个幸福状态下的方大同形容为“21世纪的文艺青年”,认为他好像“光靠音乐就能生活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个形容是十分贴切传神的。

内向的方大同成名后依然足不出户地工作,很少社交,但还是因为才华出众,性格温和,结交了很多性格类似的朋友。萧敬腾、徐佳莹、邓紫棋等创作歌手都和他有着深厚的友谊。好友萧敬腾曾在访谈节目中提到,他和方大同关系亲密却很少闲聊,除了玩音乐,两个人光是靠着“五子棋”和“变魔术”的共同爱好,也能维持多年的友谊。这段讲述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这就是他们之间真实的相处状态,在方大同去世后,萧敬腾还第一时间用“一起下过的棋”这样的句子怀念这位曾经的好朋友。

这种简单和内敛,让这群“21世纪文艺青年”的人际关系和精神世界变得纯净,但也给他们的创作带来了一些短板。作为创作歌手,他们大都拥有突出的音乐才能,但他们中很多人的歌词写作都太过直白、浅显,没有明确的表达,更无法触及更深层次的思想和社会问题。乐评人丁太升在方大同去世后指出,方大同的去世令人惋惜,但他的很多作品在词作方面还是缺少思想性,这是连周耀辉这样的中文歌词大家,也没能帮他弥补的遗憾。

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所创造的内容。因为这个短板,方大同的音乐,在获得了高口碑之后,就无法再往更宏大的方向走了。不过,这种轻松随意的状态,也让他享受了几年幸福的日子。那个时期,人们看到的他,不是埋首于乐器和器材之间搞创作,就是轻松地享受美食和友谊,专辑也是一张张地推出,生活顺遂,连瘦瘦的脸颊都显得比过去丰满一些。不过在专辑的角落里,他也曾努力尝试描写单亲妈妈、人心善恶这样的社会议题,虽然依旧词不达意,但也在为他未来的改变和成熟做着准备。

告白和告别

2017年,当方大同以专辑《JTW西游记》获得中国台湾金曲奖“最佳男歌手”的荣誉时,他除了对工作人员和唱片公司表示感谢之外,也只是简单地说:“音乐给了我很多,所以,我也想还给音乐一些什么。”那种一贯的简洁和质朴,反而相当令人动容。而在这张专辑里,人们惊讶地发现,方大同变得成熟起来了,他开始和杭盖乐队等风格迥异的音乐人合作,也开始在歌词里唱日月山川,唱理想抱负,唱音乐本身。而令人惊喜的是,那首在2003年没有面世的、充满质疑和愤怒的《悟空》被重新编曲,成为这张新专辑的主打歌。人们发现,那个自比孙悟空的年轻人,内心还是葆有热血,也还有“七十二变”一样的丰富创意,可以无穷无尽地放在音乐当中,可以到更广阔的天地遨游。

即使有了可喜的变化,方大同依旧不肯停歇,想要达到他心中的完美状态。一首歌,他可以拿着吉他弹数个小时不厌倦;一段旋律,他可以不厌其烦地改个三十几遍。他为听众们挑选着最好的麦克风和乐器,寻找着最精细美妙的音色,永不厌倦。他依旧过着简单的日子,极少参加综艺,没有不良嗜好,没有绯闻,只是经常被外界调侃和合作伙伴、歌手薛凯琪之间若有似无的暧昧关系。但大家也明白,社交网站上,他发布的内容大都是关于“吃饭、睡觉、薛凯琪”,可能仅仅是因为他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和合作伙伴。一直没有婚恋消息的他,多年前也曾感叹,自己从小就向往婚姻与家庭,只是因为工作太忙,久而久之就耽搁了下来。

可惜的是,从领完“金曲奖”的那一刻起,上天似乎没有再给这个年轻的音乐人好运,他的身体迅速衰弱。早在2010年,方大同就因为气胸而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后来几年,他的身体一直处于比较孱弱的状态。不善表达的他,也偶尔会在访谈节目中透露一点自己的身体状况,却又不肯说得太多。直到2024年10月,在“HOPICO”周杨的节目中,他才透露,其实在201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本想转战幕后,为乐坛打造新人,但几年后,他的身体状况变差,只能一边休养一边工作,这才造成了他之后几年在乐坛的“半隐退”状态,很少出现在镜头前。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放弃“给了他很多”的音乐。在病中完成的最后一张专辑《The Dreamer》的宣传文字里,他提到,只要身体状态允许,他就会拿起麦克风,随时记录,“不管窗外是否下雨,邻居是否在装修”。他在新专辑里尝试了武侠话题的中文说唱歌《江湖中人》,把自己小时候在上海学到的方言梗写成歌,还在《我不是农人》里调侃地唱着“他们说我买房了,变胖了,你们别上当”。生前,他也曾惆怅地说,自己由于身体原因,嗓音变差,或许未来只能做一些没有人声的纯音乐,听到这些话的歌迷忧心忡忡,不再催他写歌,希望他只要“活着”“长命百岁”就好。但最终,一切定格在2025年寒冷的初春,命运收回了对这个年轻人短暂的慷慨。

他在临终前发行的那首名为《才二十三》的歌中这样唱道:“放下那曾经,留下那痕迹,前方的你,别忘了自己,成长是永远,离别是空悬,在千寻之外,我依然存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