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总统”这一年

作者: 冯璐 刘玉婷

“电锯总统”这一年0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2日,米莱出席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活动前,向人群挥手致意。

欢呼声中,一头蓬乱卷发的哈维尔·米莱举着一把镀金电锯登场。他大步走到舞台中央,将电锯递给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兴致勃勃地接过礼物,举起电锯大声喊:“这是砍向官僚主义的电锯!”引来台下观众阵阵喝彩。这是当地时间2025年2月20日,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活动现场。

早在2023年,一把类似的电锯就出现过。当时,米莱穿一身皮衣,高举电锯,将“砍预算、削冗员”的竞选口号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那年12月,米莱赢下阿根廷大选,如愿以偿搬到总统府。上任近400天,他推出一系列堪称激进的改革措施,震惊了世界。

这些天,一向“疯狂”的米莱陷入了政治危机,原因是他推广的加密货币价格崩盘,上万名投资者血本无归,累计损失超过40亿美元。阿根廷反腐机构已就此对他展开调查。如果被证实从中获益,米莱将面临监禁。与此同时,他还面临多个弹劾请求。

然而,米莱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此次访美,他除了和马斯克碰头,还与刚刚开启新任期的特朗普会了面。

“古怪”的经济“改革者”

任期尚未过半,米莱就多次以夸张、反叛、高调的姿态登上世界各国的新闻头条。美国《时代周刊》称其为“全球最古怪的国家元首”。

米莱有个外号——“阿根廷特朗普”。特朗普本人得知后,似乎对此颇为认可,因为两人不仅外形相似,连口头禅都如出一辙。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米莱也经常将“让阿根廷再次伟大”挂在嘴边。有一次米莱访美,刚见到“偶像”特朗普,便大喊一声“总统!”随后两人紧紧拥抱。特朗普也经常称赞米莱的工作:“我为你感到骄傲,应让阿根廷再次伟大!”

“电锯总统”这一年1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0日,米莱(右)在访美期间向马斯克赠送了一把镀金电锯。

当特朗普今年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后,媒体送给他一个新外号——“美国米莱”。宣誓就职当日,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宣布成立政府效率部,并由马斯克担任负责人。其精简机构、削减开支的措施,几乎与米莱上台后推进的政策一模一样。

“除了休克,别无选择!”在就职演说中,米莱向民众表明决心。上任一年多来,米莱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即所谓“休克疗法”:国家部委数量从18个减少至9个;裁撤大量国家公务员;终止公共工程项目;取消经济补贴;削减能源和交通补贴……据相关机构计算,阿根廷2024年政府公共支出减少约26%。

“休克疗法”似乎取得了一些成绩:阿根廷实现了连续9个月的财政盈余,通货膨胀率从2023年的211.4%下降到2024年的84.5%,经济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国际社会对此的态度,也从最初的“绝对质疑”变为如今“某种程度上的认可”。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阿根廷在经济稳定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但改革也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自米莱上任以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铁票价上涨了300%以上,电费、燃气费涨了5倍。许多家庭不得不削减开支,甚至卖掉车辆,以节省大幅上涨的停车费、燃油费和汽车保险费等。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阿根廷2024年上半年的贫困率为52.9%,赤贫率为18.1%,为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也是在这一年多,阿根廷街头罢工运动“野蛮生长”,各种游行几乎随处可见。米莱签署的两项法案将员工工作试用期从3个月延长至8个月,并削减遣散赔偿费,甚至允许企业解雇参与抗议活动的员工。这使得民众的反抗情绪愈加高涨。对此,米莱本人则称:“罢工将向你展示两个阿根廷,一个被困在过去,另一个让我们走上成为发达国家的道路。”

“与其称米莱是阿根廷经济的‘拯救者’,不如称他为‘改革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阿根廷研究中心秘书长林华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从竞选到执政,米莱始终野心勃勃。改革虽遇阻力,但他坚持推行。数据表明,阿根廷在控制通胀、实现财政盈余方面确有进展,但经济增长仍为负值,民生问题也愈发突出。“不过,米莱任总统仅一年有余,如果他的总统任期不受弹劾影响,现阶段对其执政成绩下结论为时尚早。”

挥电锯的“退群达人”

毫无疑问,米莱绝对不是一个传统政客。他造型夸张、语出惊人,甚至常表现出暴躁的一面。有人称他为“行为艺术政治家”。

米莱从小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父亲是公交车司机,后来经商,生意越做越大。虽然家境优渥,但米莱的童年并不快乐。传记作者冈萨雷兹写道,他天性活泼好动,但父母强势,对其管束很严。上学后,米莱又遭校园霸凌,这造就了他“不稳定的性格特征”。米莱刚上任总统时,他的老同学曾这样对媒体说:“比起他那些治国的点子,我更担心米莱的心理状态。”

米莱那蓬乱的头发,同样自青年时期就有了。他曾公开表示,自己自中学后便不再打理头发,以保持发型的“凌乱和随意”。现如今,米莱的古怪发型被下属们形容为他身上“最独特之处”。

步入政界前,米莱当过脱口秀主持人、摇滚乐手,后投身经济学领域,成为教授和“网红经济学家”。2021年,51岁的米莱以国会议员的身份闯入政坛。在林华看来,张扬的个性与极具煽动性的演讲风格,都曾帮助他迅速在政界“出圈”。炸中央银行、废阿根廷比索、实行全面美元化、允许自由购买武器、实行人体器官交易合法化……上台后的米莱更是频频爆出惊人言论。

有一次,一名女记者指出,米莱的观点属于“极权主义”。米莱则反斥对方是“一头驴”,并坚决拒绝为此道歉。媒体随即控诉他对女记者施加性别暴力。还有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走红。米莱在画着阿根廷政府架构的白板旁,将印有部委名称的卡片一张张扔掉,嘴里念念有词:“旅游和体育部?废掉!环境和可持续部?废掉!妇女、多元化和性别平等部?废掉!通通毫无用处!”在另外一次竞选活动中,米莱用电锯砸碎了中央银行模型,并高举印有自己头像的巨型百元大钞。

“电锯总统”这一年2
2024年3月,阿根廷民众抗议米莱在贫困地区削减开支的政策。

或许只有跟在特朗普身后时,米莱才是亦步亦趋的“小迷弟”。

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米莱紧随其后,以“不允许国际组织干涉阿根廷的主权和公共卫生政策”为由,宣布阿根廷也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在米莱的主张下,阿根廷已退出金砖国家组织。他还声称,阿根廷计划退出“南方共同市场”,考虑退出《巴黎协定》。

今年2月14日,在特朗普推出加密货币“特朗普币”后,米莱也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名为“$LIBRA”加密货币的贴子,目的是为“阿根廷小企业和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半小时后,LIBRA“市值”飙升至43亿美元。又过了几个小时,LIBRA突然崩盘。“LIBRA团队已套现1.07亿美元!”阿根廷一家情报公司称。对此,米莱赶紧发文,试图撇清与这场金融灾难的关系:“我之前支持了一家所谓的私营企业,但我与这家企业没有任何关系。我当时并不知道该项目的细节,现在我决定不再推广。”目前,相关调查还在进行中。

“电锯总统”这一年3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2日,特朗普在美国马里兰州会见米莱(左)。

“刺客”还是伙伴?

2023年底,米莱参加竞选时大打“中国牌”,扬言要与中国“脱钩”。去年8月,米莱仍宣称,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就像与“刺客”做交易。

到了去年10月,米莱的对华态度突然“大转弯”。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采访时,米莱自曝“将访华”,并称中国是“非常有趣的贸易伙伴”。今年1月底,在参加完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后,米莱从美国飞往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其间,米莱被询问对中国的看法。他表示:“阿根廷和中国拥有互补的经济,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一起去做,希望加深双边商务关系。”这一次,中国在他口中成了“伟大的贸易伙伴”。

当被问及为何转变对华态度时,米莱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说:“嗯,有时候人必须学习。”这番坦诚的回答引发了全场的笑声和掌声。随后米莱补充:“如果我不学习,就会伤害阿根廷民众。我需要快速地学习,为此我很有压力。”

在林华看来,米莱执政后对华政策转向务实,主要是因为他逐渐意识到中国在阿根廷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阿根廷的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产品出口为主,需要足够大的市场。而中国庞大的市场,对急于恢复经济的阿根廷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这一点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此外,中国还在阿根廷能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华说,中阿目前的互动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如果米莱未来访华或参加中拉论坛,或许会释放更多信号。

米莱这一任期的“总统日子”还有近三年时光。对于他个人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挺过那场“加密货币风波”。而对于阿根廷,米莱是否能成为那个“拯救者”,还需要更长的观察周期。

编辑 毛予菲 / 美编 徐雪梅 / 编审 张培

哈维尔·米莱

1970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学家,2023年当选阿根廷总统,推行“休克疗法”。近日陷入弹劾危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